一种用于膳食纤维提取的超临界萃取机

文档序号:36839594发布日期:2024-01-26 22:53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膳食纤维提取的超临界萃取机

本技术涉及膳食纤维萃取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膳食纤维提取的超临界萃取机。


背景技术:

1、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马铃薯残渣内部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这些膳食纤维的提取需要通过专用的纤维提取装置完成;

2、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马铃薯残渣中膳食纤维在快速提取方面存在不足,在超临界萃取机内部,通入超临界介质与马铃薯残渣液进行混合的时候,超临界介质与马铃薯残渣液之间无法进行均匀且充分的接触,直接降低马铃薯残渣液中膳食纤维的提取产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膳食纤维提取的超临界萃取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缺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用于膳食纤维提取的超临界萃取机,包括萃取机本体,所述萃取机本体上的萃取罐通过排料管与萃余物收集罐连通,且萃取罐通过逸出管与精馏柱连通设置,同时精馏柱上通过管道与溶剂分离罐连接,并且精馏柱顶部的管道上安装电动控制阀,溶剂分离罐底部出口通过管道与产物收集罐连通设置;

3、萃取罐的内部上侧固定安装固定板,且固定板上螺接固定电机,同时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进行固定,并且转轴的外侧均匀安装多组搅拌叶,萃取罐底部左侧安装超临界介质进管,且超临界介质进管上安装单向阀,同时萃取罐的左上侧安装原料管,固定板表面均匀开设四组开口。

4、优选的,所述萃取罐的外侧固定设置夹套,且夹套在萃取罐的外侧为螺旋形设置。

5、优选的,所述转轴为中空设置,且转轴与多组搅拌叶组合在一起构成鱼骨形。

6、优选的,所述搅拌叶为金属材质制造而成的弧形结构,且搅拌叶为中空设置,同时搅拌叶与转轴连通设置。

7、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的底部均匀开设多组排气口,且超临界介质通过超临界介质进管、转轴进入到搅拌叶内部并自搅拌叶底部开设的排气口进行排出。

8、优选的,所述超临界介质进管端部安装在转轴的底部,且超临界介质进管与转轴之间通过密封轴承、密封填料进行密封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搅拌叶在对原料液进行搅拌的同时,超临界二氧化碳可自搅拌叶进行喷出,使得原料液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可进行充分且均匀的接触反应,提高马铃薯残渣中膳食纤维的产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膳食纤维提取的超临界萃取机,包括萃取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机本体(1)上的萃取罐(11)通过排料管(14)与萃余物收集罐(2)连通,且萃取罐(11)通过逸出管(12)与精馏柱(3)连通设置,同时精馏柱(3)上通过管道与溶剂分离罐(5)连接,并且精馏柱(3)顶部的管道上安装电动控制阀(4),溶剂分离罐(5)底部出口通过管道与产物收集罐(6)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膳食纤维提取的超临界萃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罐(11)的外侧固定设置夹套(13),且夹套(13)在萃取罐(11)的外侧为螺旋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膳食纤维提取的超临界萃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9)为中空设置,且转轴(19)与多组搅拌叶(20)组合在一起构成鱼骨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膳食纤维提取的超临界萃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20)为金属材质制造而成的弧形结构,且搅拌叶(20)为中空设置,同时搅拌叶(20)与转轴(19)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膳食纤维提取的超临界萃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20)的底部均匀开设多组排气口(22),且超临界介质通过超临界介质进管(21)、转轴(19)进入到搅拌叶(20)内部并自搅拌叶(20)底部开设的排气口(22)进行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膳食纤维提取的超临界萃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介质进管(21)端部安装在转轴(19)的底部,且超临界介质进管(21)与转轴(19)之间通过密封轴承(23)、密封填料(24)进行密封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膳食纤维提取的超临界萃取机,包括萃取机本体,所述萃取机本体上的萃取罐通过排料管与萃余物收集罐连通,且萃取罐通过逸出管与精馏柱连通设置,同时精馏柱上通过管道与溶剂分离罐连接,并且精馏柱顶部的管道上安装电动控制阀,溶剂分离罐底部出口通过管道与产物收集罐连通设置;萃取罐的内部上侧固定安装固定板,且固定板上螺接固定电机,同时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进行固定。该用于膳食纤维提取的超临界萃取机,搅拌叶在对原料液进行搅拌的同时,超临界二氧化碳可自搅拌叶进行喷出,使得原料液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可进行充分且均匀的接触反应,提高马铃薯残渣中膳食纤维的产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莹,唐宇杰,黄春秋,田明佳,罗秀丹,谢雨彤,刘佩瑶,黄乙露,黄怡霏,卢红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