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14877发布日期:2024-02-02 21:4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学元件胶合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胶合工装。


背景技术:

1、光学器件中有很多胶合结构,如两个棱镜和一个滤光片胶合而成的类似三明治结构的光学器件。在制备这类型的光学器件时,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到胶合工装,现有的胶合装置在胶合后需要清理大量的残胶,清胶动作繁琐,对胶合厚度的管控也存在一定难度,胶合产品合格率都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胶合工装,所述胶合工装可以吸收胶合过程中四溢的胶水,避免产生大量残胶,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胶合工艺的速率。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胶合工装,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和围绕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设置的第一平台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纳第一光学元件;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和围绕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设置的第二平台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纳第二光学元件;吸胶部件,所述吸胶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部和所述第二平台部,用于吸收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和所述第二光学元件胶合时溢出的胶水。

3、在一些实施例中,胶合工装还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分别于与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转动连接。

4、在一些实施例中,胶合工装还包括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上均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孔中,以实现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的定位。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通过所述第二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定位。

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有第一挡墙,所述第一挡墙凸出所述第一平台部设置;所述第二基座上设置有第二挡墙,所述第二挡墙凸出所述第二平台部设置,所述第一挡墙和所述第二挡墙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挡墙和所述第二挡墙用于对所述吸胶部件限位。

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吸胶部件包括第一吸胶部件和第二吸胶部件,所述第一吸胶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部,所述第二吸胶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台部。

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设置有第三平台部,所述第三平台部、所述第一平台部和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呈阶梯设置,所述第三平台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部远离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一侧;所述第二基座设置有第四平台部,所述第四平台部、所述第二平台部和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呈阶梯设置,所述第二平台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台部远离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一侧,所述第三平台部与第四平台部用于容纳功能膜片。

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有第三挡墙,所述第三挡墙凸出所述第三平台部设置;所述第二基座上设置有第四挡墙,所述第四挡墙凸出所述第四平台部设置,所述第三挡墙和所述第四挡墙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的同一侧,所述第三挡墙和所述第四挡墙用于对所述功能膜片限位。

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开设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挡墙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座开设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挡墙相对设置;所述吸胶部件包括吸胶部和凸起部,所述吸胶部与所述凸起部连接,所述凸起部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伸出。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胶合工装还包括加热平台,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设置于所述加热平台上,以在胶合时对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和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加热。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胶合装置,通过在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周围设置第一平台部和第二平台部,并且在第一平台部和第二平台部设置吸胶部件,在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胶合的过程中,吸胶部件可以将溢出的胶水吸收,从而防止胶合工装发生粘连,提升胶合工艺的效率,并且由于吸胶部件吸收了溢出的胶水,从而使得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形成的胶合光学元件表面的残胶少,避免后续对胶合光学元件进行清胶时产生的不良,提升胶合工艺的产品良率。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胶合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上均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孔中,以实现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的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通过所述第二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胶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有第一挡墙,所述第一挡墙凸出所述第一平台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胶部件包括第一吸胶部件和第二吸胶部件,所述第一吸胶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部,所述第二吸胶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台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设置有第三平台部,所述第三平台部、所述第一平台部和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呈阶梯设置,所述第三平台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部远离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有第三挡墙,所述第三挡墙凸出所述第三平台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胶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开设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挡墙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平台,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设置于所述加热平台上,以在胶合时对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和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加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合工装,所述胶合工装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和围绕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设置的第一平台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纳第一光学元件;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和围绕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设置的第二平台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纳第二光学元件;吸胶部件,所述吸胶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部和所述第二平台部,用于吸收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和所述第二光学元件胶合时溢出的胶水。根据本技术的胶合工装,通过设置吸胶部件,从而防止胶合工装发生粘连,提升胶合工艺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姜志新,张元蕾,郑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灵犀微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