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小麦粉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加工设备

文档序号:36760500发布日期:2024-01-23 10:4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提高小麦粉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抗性淀粉生产,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小麦粉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大多数的抗性淀粉是由化学改性、物理改性、酶法改性和复合改性等方法制备得到的,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化学改性法在得到抗性淀粉过程中加入了化学试剂,存在一定的食用安全隐患;物理处理法操作简单,但是抗性淀粉得率较低,得到的抗性淀粉稳定性不高;酶法改性法,工艺复杂,制备时间长,价格昂贵,市场投入率低,难于工业化生产;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复合改性法,是通过淀粉、蛋白质、脂肪酸复合制备三元复合物抗性淀粉。

2、小麦粉中含有蛋白质和淀粉,但如何将小麦粉中的蛋白质、淀粉与脂肪酸复合制备含有较高抗性淀粉的小麦粉,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目前还没有一种加工设备或加工方法能有效提高小麦粉中抗性淀粉的含量,因此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基于上述问题,目前亟待设计一种用于提高小麦粉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加工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小麦粉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加工设备,采用此设备使卵清蛋白粉、油酸与小麦粉充分混合,促进油酸渗透进淀粉中,提高面筋蛋白、卵清蛋白、淀粉和油酸复合率,从而制备高含量抗性淀粉的小麦粉。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小麦粉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层层混匀装置、搅拌室、制坯室、干坯室和制粉室;所述层层混匀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中设置有第一搅拌器,所述罐体的外壁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罐体外部左侧设置有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顶部开设有装粉料斗,所述进料管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倾斜布置的阀门插板,所述进料管道在每个所述阀门插板上方的位置均设置有与所述罐体连通的出料口,每个所述出料口中均设置有第一喂料器,所述罐体右侧壁上从上到下设置有多个喷嘴组,每个所述喷嘴组包括食用卵清蛋白粉喷嘴和食用油酸喷嘴,每个所述喷嘴组与所述出料口互相一一对应,所述食用卵清蛋白粉喷嘴和所述食用油酸喷嘴间隔布置,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泄压口;所述搅拌室与所述层层混匀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下料阀门,所述搅拌室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温控装置,所述搅拌室内部设置有第二搅拌器和水喷嘴,所述第二搅拌器横向布置,所述水喷嘴位于所述第二搅拌器的上方;所述制坯室与所述搅拌室之间设置有第二下料阀门,所述搅拌室中设置有锥形出料口,所述锥形出料口中设置有两个转动方向相向的制坯滚轮;所述干坯室采用漏斗型结构,所述干坯室内部设置有两个可以将面坯切成面坯条的干坯滚筒,所述干坯室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真空管阀门;所述制粉室的顶部设有第二喂料器,底部右侧设置有出粉口,所述第二喂料器的下方设置有粉碎机。

4、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器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罐体中,所述搅拌轴的顶部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

5、优选地,所述搅拌叶片分4层固定在所述搅拌轴的不同高度上。

6、优选地,所述阀门插板的个数为6个,所述出料口和所述喷嘴组的个数均为7个。

7、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为有盘管式的加热蒸汽管道,所述温控装置包括盘管式的加热蒸汽管道和冷却水管道。

8、优选地,所述干坯滚筒包括传动架,所述传动架的一端固定在传动轴上,另一端固定在滚筒外圈上,所述滚筒外圈上设置有切碎齿,所述传动轴还与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滚筒内圈连接,所述滚筒内圈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根用于给所述干坯滚筒加热的电加热棒。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0、本实用新型能使卵清蛋白粉、油酸与小麦粉充分混合,使二者更好的透进淀粉中,提高面筋蛋白、卵清蛋白、淀粉和油酸复合率,从而制备高含量抗性淀粉的小麦粉,同时本设备还具有操作简单、处理量大、抗性淀粉转化率高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提高小麦粉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层层混匀装置(1)、搅拌室(2)、制坯室(3)、干坯室(4)和制粉室(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小麦粉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器(102)包括搅拌轴(102-1),所述搅拌轴(102-1)位于所述罐体(101)中,所述搅拌轴(102-1)的顶部与电机(10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102-2)固定于所述罐体(101)的顶部,所述搅拌轴(102-1)上设置有搅拌叶片(10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提高小麦粉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102-3)分4层固定在所述搅拌轴(102-1)的不同高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小麦粉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插板(104-2)的个数为6个,所述出料口(104-3)和所述喷嘴组的个数均为7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小麦粉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103)设置为有盘管式的加热蒸汽管道,所述温控装置(201)包括盘管式的加热蒸汽管道和冷却水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小麦粉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坯滚筒(401)包括传动架(401-1),所述传动架(401-1)的一端固定在传动轴(401-2)上,另一端固定在滚筒外圈(401-3)上,所述滚筒外圈(401-3)上设置有切碎齿(401-4),所述传动轴(401-2)还与支撑架(401-5)连接,所述支撑架(401-5)与滚筒内圈(401-6)连接,所述滚筒内圈(401-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根用于给所述干坯滚筒(401)加热的电加热棒(40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小麦粉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加工设备,涉及抗性淀粉生产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层层混匀装置、搅拌室、制坯室、干坯室和制粉室;层层混匀装置包括罐体,罐体中设置有第一搅拌器,罐体左侧设置有进料管道,罐体右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喷嘴组;搅拌室中设有温控装置和搅拌器;制坯室内设置有两个转动方向相向的制坯滚轮;干坯室内部设置有两个干坯滚筒;制粉室中设有粉碎机。本技术能使卵清蛋白粉、油酸与小麦粉充分混合,使二者更好的透进淀粉中,提高面筋蛋白、卵清蛋白、淀粉和油酸复合率,从而制备高含量抗性淀粉的小麦粉。

技术研发人员:杜静,郑双翼,王学东,张海龙,胡先勤,孙静,肖甚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轻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