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隔热釜盖锻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69431发布日期:2024-03-01 12:1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隔热釜盖锻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釜盖,尤其涉及一种高隔热釜盖锻件。


背景技术:

1、釜盖是指覆盖在釜(一种大型容器或锅炉)顶部的盖子或盖板,它通常用于封闭釜的顶部,以确保釜内的物质或液体不外溢或外界物质不进入釜内。釜盖的选择和使用需要考虑到釜的工作压力、温度、介质性质以及安全要求等因素。

2、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背景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现有釜盖锻件结构简单,仅为单纯的垫层结构,隔热效果不佳,隔热质量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高隔热釜盖锻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隔热釜盖锻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隔热釜盖锻件,包括釜盖本体,所述釜盖本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板,多个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硅胶垫环,所述釜盖本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密封垫环,所述釜盖本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滑动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槽的一侧内壁上螺纹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柄,所述螺杆与对应的弧形板转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釜盖本体包括基板层,所述基板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涂层。

5、优选的,所述基板层的材质设置为镍钛合金,所述隔热层的材质设置为岩棉,所述内涂层的材质设置为氧化铝涂料。

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横向槽,所述横向槽内滑动安装有l型夹板,所述l型夹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梯形板。

7、优选的,所述横向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对应的l型夹板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釜盖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散热板,多个所述散热板呈圆周排列。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高隔热釜盖锻件,通过多个固定板和硅胶垫环,以及密封垫环的设置,不仅提升釜盖本体的密封性,且避免釜盖本体直接与釜体接触,减少热量传递的途径;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高隔热釜盖锻件,通过基板层、隔热层和内涂层的多层设置,增加釜盖的隔热层厚度,提高其隔热性能,且通过多个散热板的设置,增大釜盖本体的散热面积,使得热量快速散发,防止热量积聚在釜盖本体上;

1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多个固定板和硅胶垫环,以及密封垫环的设置,避免釜盖本体直接与釜体接触,减少热量传递的途径,且通过釜盖本体结构多层设置,提高其隔热性能,可靠性高。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隔热釜盖锻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釜盖本体(1),所述釜盖本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板(2),多个所述固定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硅胶垫环(3),所述釜盖本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密封垫环(4),所述釜盖本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滑动安装有弧形板(6),所述弧形槽的一侧内壁上螺纹安装有螺杆(5),所述螺杆(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柄(7),所述螺杆(5)与对应的弧形板(6)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隔热釜盖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本体(1)包括基板层(8),所述基板层(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热层(9),所述隔热层(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涂层(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隔热釜盖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层(8)的材质设置为镍钛合金,所述隔热层(9)的材质设置为岩棉,所述内涂层(10)的材质设置为氧化铝涂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隔热釜盖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开设有横向槽,所述横向槽内滑动安装有l型夹板(11),所述l型夹板(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梯形板(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隔热釜盖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3),所述复位弹簧(13)的一端与对应的l型夹板(1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隔热釜盖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散热板(14),多个所述散热板(14)呈圆周排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釜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隔热釜盖锻件,针对现有釜盖锻件结构简单,仅为单纯的垫层结构,隔热效果不佳,隔热质量差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釜盖本体,所述釜盖本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板,多个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硅胶垫环,所述釜盖本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密封垫环,所述釜盖本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滑动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槽的一侧内壁上螺纹安装有螺杆。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多个固定板和硅胶垫环,以及密封垫环的设置,避免釜盖本体直接与釜体接触,减少热量传递的途径,且通过釜盖本体结构多层设置,提高其隔热性能,可靠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郭兴儒,智强,陈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成业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