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堆场抑尘机构

文档序号:37577258发布日期:2024-04-18 11:5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垃圾堆场抑尘机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堆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堆场抑尘机构。


背景技术:

1、建筑垃圾是指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在工地内规划一片区域作为建筑垃圾的暂存点,即建筑垃圾堆场。

2、建筑垃圾堆场中以混凝土废料为最多,废料车倾倒时激起大量扬尘,影响工地的空气环境,如果是设置喷淋抑尘装置,浪费大量水资源,还会造成堆场附近污水横流,尤其喷淋后产生的污水带有大量的混凝土粉末,干燥后被车辆碾压仍旧会激起扬尘,故而提出一种建筑垃圾堆场抑尘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堆场抑尘机构,能够循环利用抑尘的喷淋水,将喷淋出的污水收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对污水中的混凝土粉末进行收集。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垃圾堆场抑尘机构,包括设在地面上的集水池和循环喷淋组件,所述集水池的内底壁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右侧开设有贯穿到隔板左侧的过水口,所述隔板用于将集水池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空间;

4、所述隔板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分别位于过水口下方和上方的第二过滤板与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的顶部与地面齐平,所述第二过滤板的顶部为右侧高左侧低的斜面;

5、所述循环喷淋组件用于抽取第二过滤板下方的水后从第一过滤板的上方进行喷淋。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的左侧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与地面齐平。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过滤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孔的内径大于第二过滤孔的内径。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循环喷淋组件包括水泵、抽水管、竖板、衔接管、纵管、横管、喷头和送水管,其中,

9、所述抽水管连通在水泵的抽水端,其另一端延伸到集水池的内部,且其位于第二过滤板的下方;

10、两个所述竖板均设置在集水池的顶部,衔接管设置在右侧所述竖板上;

11、纵管,连通在衔接管的左侧,多个所述横管连通在纵管的左侧,多个所述喷头连通在横管的底部;

12、送水管,连通在水泵的出水端,其另一端与衔接管相连通。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水池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位于抽水管外部的过滤罩。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集水池、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和循环喷淋组件,在倾倒建筑垃圾时,循环喷淋组件进行喷淋抑尘,喷淋产生的污水回流到集水池内,污水中携带的混凝土粉末同样被收集,避免污水流淌到工地内造成环境脏乱;第二过滤板对污水进行过滤之后,循环喷淋组件中的水泵不易被堵塞,含有大颗粒混凝土碎末的污水进入隔板的左侧,可定时打开盖板进行清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垃圾堆场抑尘机构,包括设在地面(2)上的集水池(1)和循环喷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1)的内底壁固定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的右侧开设有贯穿到隔板(3)左侧的过水口(31),所述隔板(3)用于将集水池(1)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堆场抑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的左侧放置有盖板(6),所述盖板(6)的顶部与地面(2)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堆场抑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板(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板(5)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孔的内径大于第二过滤孔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堆场抑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喷淋组件包括水泵(7)、抽水管(8)、竖板(10)、衔接管(11)、纵管(12)、横管(13)、喷头(14)和送水管(15),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堆场抑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位于抽水管(8)外部的过滤罩(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堆场抑尘机构,包括设在地面上的集水池和循环喷淋组件,所述集水池的内底壁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右侧开设有贯穿到隔板左侧的过水口,所述隔板用于将集水池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空间。本技术通过设置集水池、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和循环喷淋组件,在倾倒建筑垃圾时,循环喷淋组件进行喷淋抑尘,喷淋产生的污水回流到集水池内,污水中携带的混凝土粉末同样被收集,避免污水流淌到工地内造成环境脏乱;第二过滤板对污水进行过滤之后,循环喷淋组件中的水泵不易被堵塞,含有大颗粒混凝土碎末的污水进入隔板的左侧,可定时打开盖板进行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汪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803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