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控制内部压力的反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2929发布日期:2024-03-22 10:3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控制内部压力的反应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碳酸钙生产,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便于控制内部压力的反应机构。


背景技术:

1、碳酸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有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之分,广泛用于造纸、冶金、玻璃、制碱、橡胶、医药、颜料、化工、建筑等领域。

2、碳酸钙的生产常常会使用到反应釜搅拌反应,生产加工完成后,反应釜的内壁通常会粘着一些碳酸钙原料,内壁会加厚,并影响温度的传导,导致温度传导效率降低,目前的反应釜大部分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少量反应釜虽然具有清理功能,但是其刮板始终与内壁贴合,正常搅拌时(高速转动)也与内壁接触摩擦刮除,磨损程度较大,使用寿命低,需要频繁的更换。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控制内部压力的反应机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便于控制内部压力的反应机构,包括反应釜外壳,所述反应釜外壳的内部设有反应釜内壳,所述反应釜外壳的顶面设有多个接管,其中两个所述接管上分别安装有背压阀与减压阀,所述反应釜外壳的顶面设有延伸至其内部的驱动组件,所述反应釜外壳的顶端中部设有液压缸,所述反应釜内壳的顶面设有延伸至其内部的自清理搅拌组件。

4、优选的,所述自清理搅拌组件包括与所述反应釜内壳轴承转动连接的竖管,所述竖管的外壁焊接有多组搅拌管,其中一组所述搅拌管的内部上方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齿杆,其中一组所述搅拌管的内部下方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齿杆,其中一组所述搅拌管的内部设有与其内壁转动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一齿杆以及所述第二齿杆啮合连接,所述竖管的内部设有升降杆,所述第一齿杆与所述升降杆之间连接有拉绳,所述升降杆焊接有套圈,所述套圈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竖管下方内壁相连接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齿杆远离所述竖管的一端设有密封延长杆,多个所述密封延长杆之间连接有长形刮片。

5、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的底端中部设有万向球,所述升降杆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万向球相匹配的凹点。

6、优选的,所述第一齿杆与所述搅拌管内壁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升降杆套设有多个与所述竖管内壁相连接的固定圈,所述升降杆横截面为方形结构。

7、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对同步轮,其中一个所述同步轮安装在所述竖管上,两个所述同步轮之间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同步带,所述反应釜外壳的顶面安装有与其中另一个所述同步轮传动连接的电机。

8、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外壳与所述反应釜内壳的外壁均开设有检修口,每个检修口均螺栓密封安装有密封盖板。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特定的驱动组件以及自清理搅拌组件,在正常使用时,长形刮片与反应釜内壳的内壁保持适当的间距,搅拌管可高速转动,整体搅拌流畅,碳酸钙(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原料搅拌效果好,当需要进行内壁清理时,此时搅拌管低速转动,同时液压缸带动升降杆下移,此时密封延长杆会水平滑动,并使得长形刮片贴合在反应釜内壳的内壁上,此时长形刮片缓缓圆周移动,从而能够对内壁起到良好的清理,且能够保证长形刮片具有较小的磨损,使用安全性大大提高,不需要频繁的更换。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控制内部压力的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外壳(1),所述反应釜外壳(1)的内部设有反应釜内壳(2),所述反应釜外壳(1)的顶面设有多个接管(3),其中两个所述接管(3)上分别安装有背压阀(4)与减压阀(5),所述反应釜外壳(1)的顶面设有延伸至其内部的驱动组件,所述反应釜外壳(1)的顶端中部设有液压缸(6),所述反应釜内壳(2)的顶面设有延伸至其内部的自清理搅拌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内部压力的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理搅拌组件包括与所述反应釜内壳(2)轴承转动连接的竖管(7),所述竖管(7)的外壁焊接有多组搅拌管(8),其中一组所述搅拌管(8)的内部上方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齿杆(9),其中一组所述搅拌管(8)的内部下方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齿杆(10),其中一组所述搅拌管(8)的内部设有与其内壁转动连接的齿轮(11),所述齿轮(11)同时与所述第一齿杆(9)以及所述第二齿杆(10)啮合连接,所述竖管(7)的内部设有升降杆(12),所述第一齿杆(9)与所述升降杆(12)之间连接有拉绳(13),所述升降杆(12)焊接有套圈(14),所述套圈(14)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竖管(7)下方内壁相连接的第一弹簧(15),所述第二齿杆(10)远离所述竖管(7)的一端设有密封延长杆(17),多个所述密封延长杆(17)之间连接有长形刮片(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内部压力的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6)的底端中部设有万向球(16),所述升降杆(12)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万向球(16)相匹配的凹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内部压力的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杆(9)与所述搅拌管(8)内壁连接有第二弹簧(19),所述升降杆(12)套设有多个与所述竖管(7)内壁相连接的固定圈,所述升降杆(12)横截面为方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内部压力的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对同步轮(20),其中一个所述同步轮(20)安装在所述竖管(7)上,两个所述同步轮(20)之间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同步带(21),所述反应釜外壳(1)的顶面安装有与其中另一个所述同步轮(20)传动连接的电机(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内部压力的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外壳(1)与所述反应釜内壳(2)的外壁均开设有检修口,每个检修口均螺栓密封安装有密封盖板(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控制内部压力的反应机构,包括反应釜外壳,所述反应釜外壳的内部设有反应釜内壳,所述反应釜外壳的顶面设有多个接管,其中两个所述接管上分别安装有背压阀与减压阀;有益效果为:长形刮片与反应釜内壳的内壁保持适当的间距,搅拌管可高速转动,整体搅拌流畅,碳酸钙(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原料搅拌效果好,当需要进行内壁清理时,此时搅拌管低速转动,同时液压缸带动升降杆下移,此时密封延长杆会水平滑动,并使得长形刮片贴合在反应釜内壳的内壁上,此时长形刮片缓缓圆周移动,从而能够对内壁起到良好的清理,且能够保证长形刮片具有较小的磨损,使用安全性大大提高,不需要频繁的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罗成,李建忠,莫志发,冉启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东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