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控制捕集器液位高度的捕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9653发布日期:2024-04-08 11:21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控制捕集器液位高度的捕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粗苯加氢,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控制捕集器液位高度的捕集系统。


背景技术:

1、粗苯加氢工序中高压分离器是进行气、油、水有效分离的结构,分离的气体进入循环气体捕集器中,经捕集器捕集雾滴后气体经压缩升压后在系统中循环使用,捕集的液体排至原料缓冲槽中回收利用。此处循环气体捕集器的液位控制至关重要,如果捕集器中的液位过高不能够及时降低捕集器中的液位,将会造成捕集的液体进入压缩机气缸,造成循环压缩机损坏,严重时会发生爆缸事故,严重影响生产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控制捕集器液位高度的捕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捕集器中的液位不方便控制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控制捕集器液位高度的捕集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便于控制捕集器液位高度的捕集系统,包括:

4、捕集器:捕集器包括捕集罐,捕集罐设有中空内腔;

5、进气口:开设在捕集罐的上部,用于与高压分离器的出气口连通,以使高压分离器分离出的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捕集罐;

6、排气口:设置在捕集罐的顶部,排气口与循环压缩机连接,以便通过循环压缩机将气体排出;

7、第一排液口:设置在捕集罐的底部,第一排液口通过第一排液管段与原料缓冲槽连通,第一排液管段上连接有第一阀门;

8、第二排液口:设置在捕集罐的下部,第二排液口设置在第一排液口的上方;

9、第二排液口通过第二排液管段连接有暂存罐;

10、暂存罐的出液口通过第三排液管段与第一排液管段连通;

11、第二排液管段上连接有第二阀门,第三排液管段上连接有第三阀门。

12、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控制捕集器液位高度的捕集系统在捕集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液口,第一排液口通过第一排液管段与原料缓冲罐连通,在捕集罐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排液口,第二排液口通过第二排液管段连接暂存罐,暂存罐的出液口通过第三排液管段与第一排液管段连通,从而,在捕集罐中液体较少的情况下,保持第二阀门与第三阀门关闭,保持第一阀门处于打开状态,通过第一排液口将捕集器中的液体排出;当捕集罐中的液体收集速率较大或者捕集罐中存储有较多液体时,为了使捕集罐中的液面高度快速下降,保持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保持第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通过第一排液管段将捕集罐中的液体向原料缓冲槽排放,同时通过第二排液管段将捕集罐中的液体向暂存罐中排放,从而实现捕集罐中的液面快速下降;也即,实用新型的捕集系统能够方便实现捕集罐中液面高度的控制。

13、进一步的,所述捕集罐的中空内腔中固定有开口朝下的集液筒,所述集液筒的上端间隔设置在捕集罐顶部下方,所述进气口伸入集液筒的内部;集液筒的下端间隔设置在捕集罐底部的上方。

14、有益效果:集液筒的设置能够增加气体从进气口至排气口的流经路径,从而便于捕集气体中的液体。

15、进一步的,所述集液筒为圆柱筒,所述集液筒中沿上下方向间隔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为从上向下、沿集液筒半径向内设置的倾斜板。

16、有益效果:隔板的设置能够增加气体与隔板之间的碰撞从而便于捕集罐收集气体中的液体,最大化实现液体的回收利用。

17、所述捕集罐中固定有挡板,挡板将捕集罐中空内腔分隔为气体流经区和液体收集区,挡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连通气体流经区与液体收集区的通孔,所述第二排液口位于挡板下方。

18、有益效果:挡板的设置将捕集罐进行气体与液体的区域进行划分,空间设置更加合理。

19、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分别与控制器控制连接,在挡板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控制连接。

20、有益效果:液位传感器用来检测捕集罐中的液面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递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阀门的启闭,从而根据情况实现第一排液管排液或者第一排液管与第二排液管同时排液。

21、所述捕集罐的底部呈圆锥状,所述第一排液口设置在圆锥状底部的底端。

22、有益效果:圆锥状底部便于实现对液体的收集。

23、所述集液筒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捕集罐的内壁。

24、有益效果:保证集液筒的安装稳定性。

25、所述第一排液管段的靠近原料缓冲槽的端部连接有第四阀门,所述第四阀门为切断阀。

26、有益效果:第四阀门的设置增加了从捕集罐向原料缓冲槽排液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控制捕集器液位高度的捕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捕集器液位高度的捕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捕集罐的中空内腔中固定有开口朝下的集液筒,所述集液筒的上端间隔设置在捕集罐顶部下方,所述进气口伸入集液筒的内部;集液筒的下端间隔设置在捕集罐底部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捕集器液位高度的捕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集液筒为圆柱筒,所述集液筒中沿上下方向间隔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为从上向下、沿集液筒半径向内设置的倾斜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捕集器液位高度的捕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捕集罐中固定有挡板,挡板将捕集罐中空内腔分隔为气体流经区和液体收集区,挡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连通气体流经区与液体收集区的通孔,所述第二排液口位于挡板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捕集器液位高度的捕集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分别与控制器控制连接,在挡板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控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捕集器液位高度的捕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捕集罐的底部呈圆锥状,所述第一排液口设置在圆锥状底部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捕集器液位高度的捕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集液筒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捕集罐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捕集器液位高度的捕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排液管段的靠近原料缓冲槽的端部连接有第四阀门,所述第四阀门为切断阀。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控制捕集器液位高度的捕集系统,捕集器包括捕集罐,捕集罐设有中空内腔;进气口开设在捕集罐的上部,用于与高压分离器的出气口连通;排气口设置在捕集罐的顶部,排气口与循环压缩机连接,以便通过循环压缩机将气体排出;第一排液口设置在捕集罐的底部,第一排液口通过第一排液管段与原料缓冲槽连通,第一排液管段上连接有第一阀门;第二排液口设置在捕集罐的下部,第二排液口设置在第一排液口的上方;第二排液口通过第二排液管段连接有暂存罐;暂存罐的出液口通过第三排液管段与第一排液管段连通;第二排液管段上连接有第二阀门,第三排液管段上连接有第三阀门;能够方便实现捕集罐中液面高度的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光,李合宝,王志超,尚分亮,卢海燕,王高峰,张玉,武小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金源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7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