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提篮格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62068发布日期:2024-08-02 02:32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提篮格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提篮格栅,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提篮格栅。


背景技术:

1、提篮格栅是用于水流掌控和沉淀物拦截的装置。它通常由水平的格栅条、斜杆和提篮构成。这些组件的设计和排列方式都是为了削减水中的沉积物和污染物。这些沉积物可以通过日常的清理程序轻松地从提篮中清理出来。

2、公开号为cn2156270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提篮格栅,通过不同弹簧的压缩拉伸解除固定板和底板之间放固定关系,使提篮箱体和底板之间便于进行拆装,进而便于对提篮箱体内部的过滤物进行清理。

3、上述专利中,无法将污水中大小不一的垃圾沉淀物分离,造成二次筛选过滤的可能;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提篮格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提篮格栅,在提篮格栅壳体的内部设置粗格栅板,粗格栅板的上方设置有弧形门,弧形门可以打开从而清理粗格栅板截留的大颗粒垃圾;粗格栅板的下方设置有细格栅板,细格栅板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当细格栅板需要清理时,可以打开底座从而清理细格栅板截留的小颗粒垃圾,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提篮格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的下方设置有进水窗口,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细格栅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粗格栅板,粗格栅板与壳体焊接连接,所述粗格栅板的上方设置有弧形门,所述弧形门的向外凸出面设置有把手。

3、优选的,所述底座与壳体通过螺钉连接。

4、优选的,所述细格栅板与壳体焊接,细格栅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环绕分布的圆形通孔。

5、优选的,所述弧形门与壳体通过水平锁紧夹钳连接。

6、优选的,所述水平锁紧夹钳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弧形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壳体通过螺钉连接。

7、优选的,所述弧形门的上方设置有弧形定位槽,弧形定位槽用来限制壳体与弧形门两者连接时的位置。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提篮格栅壳体的内部设置粗格栅板,粗格栅板的上方设置有弧形门,弧形门可以打开从而清理粗格栅板截留的大颗粒垃圾;粗格栅板的下方设置有细格栅板,细格栅板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当细格栅板需要清理时,可以打开底座从而清理细格栅板截留的小颗粒垃圾,使得污水中的垃圾颗粒按照体积大小分开处理,提高了处理污水的效率。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粗格栅板的上方设置有弧形门,弧形门与壳体通过水平锁紧夹钳连接,弧形门的上方设置有弧形定位槽,弧形定位槽用来限制壳体与弧形门两者连接时的位置,使得弧形门能够快速准确的安装与拆卸,提升了粗格栅板截留的大颗粒垃圾被清理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处理提篮格栅,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吊环(101),所述吊环(101)的下方设置有进水窗口(7),所述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底座(5),所述底座(5)的上方设置有细格栅板(4),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粗格栅板(6),粗格栅板(6)与壳体(1)焊接连接,所述粗格栅板(6)的上方设置有弧形门(3),所述弧形门(3)的向外凸出面设置有把手(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提篮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与壳体(1)通过螺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提篮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格栅板(4)与壳体(1)焊接,细格栅板(4)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环绕分布的圆形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提篮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门(3)与壳体(1)通过水平锁紧夹钳(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提篮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锁紧夹钳(2)包括第一连接件(201)和第二连接件(202),所述第一连接件(201)与弧形门(3)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02)与壳体(1)通过螺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提篮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门(3)的上方设置有弧形定位槽,弧形定位槽用来限制壳体(1)与弧形门(3)两者连接时的位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提篮格栅,属于提篮格栅技术领域。一种污水处理提篮格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的下方设置有进水窗口,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细格栅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粗格栅板,粗格栅板与壳体焊接连接,所述粗格栅板的上方设置有弧形门,所述弧形门的凸面设置有把手。为解决无法将污水中大小不一的垃圾沉淀物分离,造成二次筛选过滤的问题,通过粗格栅板和细格栅板,分别截留污水中的大颗粒垃圾和小颗粒垃圾,使得污水中的垃圾颗粒按照体积大小分开处理,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贾学东,陈传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兰贝尔(江苏)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06
技术公布日:2024/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