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装置和淋浴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89882发布日期:2025-01-29 01:5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水装置和淋浴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卫浴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水装置和淋浴柱。


背景技术:

1、出水装置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目前,常规的出水装置,如淋浴柱的腰喷,只具有一般的出水功能,在整体功能上过于单一,给用户以较差的使用体验。为此,需要丰富出水装置的出水功能,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出水装置和淋浴柱。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出水装置,其中,包括:本体,其设有容置腔和连通所述容置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转动件,其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其适于受通过所述进水口的水流作用以转动;出水件,其装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其设有正对于所述出水口的出水孔,其适于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联动件,其绕平行于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其适于受所述转动件作用以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出水件转动,以使所述出水孔转动。

4、第二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其中,所述本体设有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分隔部从而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进水腔和过水腔,所述转动件和所述联动件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分隔部;所述转动件设有传动部和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位于所述进水腔内从而适于受通过所述进水口的水流作用以转动,所述传动部位于所述过水腔内并适于随所述转动部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出水件位于所述过水腔内,所述联动件适于受所述传动部作用以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出水件转动。

5、第三技术方案基于第二技术方案,其中,所述传动部设有齿部,所述出水件设有第一齿部,所述联动件设有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均位于所述过水腔内,所述第二齿部啮合于所述第一齿部和传动部。

6、第四技术方案基于第三技术方案,其中,所述传动部的齿数少于所述第二齿部的齿数。

7、第五技术方案基于第二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出水件设有承水部,所述承水部的外径略小于所述过水腔的内径以使所述承水部与所述过水腔的腔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承水部与所述分隔部之间形成出水腔,所述进水腔连通所述出水腔,所述出水孔连通所述出水腔。

8、第六技术方案基于第五技术方案,其中,所述本体在所述出水口处向出水口内凸起形成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适于顶抵于所述出水件,位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承水部之间且位于所述出水件外壁之外的过水腔形成容水空间,所述承水部还设有连通所述出水腔和所述容水空间的贯通孔。

9、第七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出水孔不位于所述出水件的转动轴线处。

10、第八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其中,还包括壳体,所述本体为球头,其设有球面部和出水头,所述球面部球面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出水头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水头伸出所述壳体。

11、第九技术方案基于第八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壳体设有连通所述进水口的入水口,所述入水口不正对于所述本体。

12、第十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淋浴柱,其中,采用如技术方案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

13、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4、由于出水孔正对于出水口,因此从出水孔流出的水能够不受影响地直接经由出水口流至外界,又由于转动件位于容置腔内并适于受通过进水口的水流作用转动,联动件适于受转动件作用以转动从而带动出水件转动,以使出水孔转动,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设置出水孔的数量、出水孔的在出水件上的位置、出水孔的延伸方向等,从而配合出水孔的转动以使出水装置能够出不同的水型,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由于转动件并非直接驱动出水件转动而是经由联动件驱动出水件转动,因此可以使得转动件与出水件均绕同一转动轴线转动,令出水装置的整体大小主要取决于转动件或出水件的大小,故可以同步缩小转动件和出水件的大小从而缩小出水装置的整体大小。

15、通过设置分隔部将容置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进水腔和过水腔,并且使转动部位于进水腔内,传动部、出水件位于过水腔内,联动件适于受传动部作用以转动从而带动出水件转动,因此可以使通过进水口的水流主要用于驱动转动部,避免其影响传动部、联动件和出水件之间的联动。

16、通过采用啮合的方式,可以使得传动部、联动件和出水件之间的联动更为可靠。

17、通过使传动部的齿数少于第二齿部的齿数,可以减小出水件的转动速度。

18、通过使承水部的外径略小于过水腔的内径以使承水部与过水腔的腔壁之间形成间隙,在不影响出水件转动的前提下,使得水流通过通孔后能够进入出水腔从而由出水孔流出。

19、通过使本体在出水口处形成限位部,限位部适于顶抵于出水件,便于将出水件装设于过水腔内。并且由于承水部设有连通出水腔和容水空间的贯通孔,使得水流还能够经由贯通孔流入容水空间,从而平衡容水空间与出水腔的水压以减小限位部对出水件转动所造成的阻碍。

20、通过使出水孔不位于出水件的转动轴线处,以便出水孔出水时水流也能够绕出水件的转动轴线旋转。

21、通过将本体设置为球头,并且使本体至少部分露出于壳体,因此可以通过拨动本体露出于壳体的部分从而控制出水口的朝向继而控制出水孔的朝向,而在本体为球头的情况下,设置壳体可以方便地将出水装置连接于外部设备上,例如可以将出水装置作为腰喷连接于淋浴柱。

22、通过使入水口不正对于本体,避免通过入水口的水流直接冲击球头,影响球头的万向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设有位于所述容置腔(2)内的分隔部(11)从而将所述容置腔(2)分隔为相互连通的进水腔(12)和过水腔(13),所述转动件(5)和所述联动件(8)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分隔部(11);所述转动件(5)设有传动部(14)和转动部(15),所述转动部(15)位于所述进水腔(12)内从而适于受通过所述进水口(3)的水流作用以转动,所述传动部(14)位于所述过水腔(13)内并适于随所述转动部(15)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出水件(6)位于所述过水腔(13)内,所述联动件(8)适于受所述传动部(14)作用以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出水件(6)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14)设有齿部,所述出水件(6)设有第一齿部(16),所述联动件(8)设有第二齿部(17),所述第一齿部(16)和第二齿部(17)均位于所述过水腔(13)内,所述第二齿部(17)啮合于所述第一齿部(16)和传动部(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14)的齿数少于所述第二齿部(17)的齿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件(6)设有承水部(18),所述承水部(18)的外径略小于所述过水腔(13)的内径以使所述承水部(18)与所述过水腔(13)的腔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承水部(18)与所述分隔部(11)之间形成出水腔(19),所述进水腔(12)连通所述出水腔(19),所述出水孔(7)连通所述出水腔(1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在所述出水口(4)处向出水口(4)内凸起形成限位部(20),所述限位部(20)适于顶抵于所述出水件(6),位于所述限位部(20)与所述承水部(18)之间且位于所述出水件(6)外壁之外的过水腔(13)形成容水空间(21),所述承水部(18)还设有连通所述出水腔(19)和所述容水空间(21)的贯通孔(2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7)不位于所述出水件(6)的转动轴线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23),所述本体(1)为球头,其设有球面部(26)和出水头(27),所述球面部(26)球面连接于所述壳体(23),所述出水头(27)设有所述出水口(4),所述出水头(27)伸出所述壳体(2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3)设有连通所述进水口(3)的入水口(24),所述入水口(24)不正对于所述本体(1)。

10.一种淋浴柱,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出水装置和淋浴柱,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其设有容置腔和连通容置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转动件,其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本体并位于容置腔内,其适于受通过进水口的水流作用以转动;出水件,其装设于容置腔内,其设有正对于出水口的出水孔;联动件,其绕平行于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于本体并位于容置腔内,其适于受转动件作用以转动从而带动出水件转动,以使出水孔转动。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出水装置能够出不同的水型,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体积较小。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陈志伟,梁泮生,邓小清,刘启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德牧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3
技术公布日:2025/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