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水土治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1、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在治理具体实施上,可以采取治理装置等工程措施,合理调整土地土壤利用结构。
2、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276100u,公开了名为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土分离装置,包括取土口、蓄土池、脱水室、水土分离桶和排水管,所述脱水室底部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的顶部通过轴杆安装有水土分离桶,所述水土分离桶的内部安装有泥浆脱水桶,所述泥浆脱水桶顶部的中央位置处通过导管与脱水室一侧的泥浆入口连接,所述集水池远离集土池的一侧安装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其将泥浆分离桶和旋转电机结合,将水土混合后的泥浆通过旋转的方式进行脱水,提高了水土分离的效率,使得水土分离更加彻底,保存了土壤成分,设置的集土池和排水管使得泥浆的水土分离能够持续进行,提高了水土分离的速度。
3、该申请通过脱水桶的转动来实现水土分离,但是因重力作用使得原料多堆积在脱水桶的最下方,使得脱水桶的中上方无法与原料保持有效接触,经常出现脱水桶下方使用过度而上方轻微使用的情况,无法实现脱水桶的有效利用,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分离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原料可与脱水桶上方和下方均有效接触的水土流失治理用分离装置。
3、基于上述思路,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脱水的滤管,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滤管内壁活动贴合的移动组件和与滤管固定连接且与移动组件滑动卡合的控制组件;启动控制组件可带动移动组件沿滤管的内壁往复升降若干次,且其中一次升降过程中移动组件可从滤管的顶部伸出。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与滤管内壁活动贴合的圆锥台,圆锥台的顶部形成有锥面,圆锥台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与控制组件滑动卡合的滑块。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圆锥台的直径尺寸与滤管内壁的直径尺寸适配,圆锥台沿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大于滤管沿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圆柱,圆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滤管固定连接的支架,圆柱的外表面开设有以供滑块滑动卡合的引导槽;当圆柱转动时通过引导槽可实现滑块的往复升降。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引导槽包括第三斜槽、第四斜槽、若干个第一斜槽和若干个第二斜槽,若干个第一斜槽和若干个第二斜槽一一对应接通,其中一个第一斜槽与第四斜槽接通,且其中一个第二斜槽与第三斜槽接通。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斜槽与第三斜槽的倾斜方向以及第二斜槽与第四斜槽的倾斜方向相同,且第一斜槽与第二斜槽的倾斜方向相反。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斜槽与第四斜槽的交接处高于第一斜槽与第二斜槽的上方交接处,第一斜槽与第四斜槽的交接处、第二斜槽与第三斜槽的交接处以及第一斜槽与第二斜槽的下方交接处齐平。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圆锥台包括与滤管内壁活动贴合的锥盖和与锥盖转动配合的底座,底座的直径尺寸与锥盖的直径尺寸适配,且滑块固定安装在底座上。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圆柱包括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套筒,支架和引导槽设置在套筒的外表面,套筒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与锥盖固定连接的立柱,套筒与立柱之间采用键轴式装配。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部且对应滤管外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流环,壳体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与两个导流环位置对应的两个开口。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移动组件、滤管和控制组件等之间的配合,既可带动滤管转动对原料进行脱水,实现水土分离便于后续利用;也可带动移动组件沿滤管内壁往复升降,在升降过程中使得原料可与滤管沿上下方向的全部区域均形成有效接触,可实现对滤管整体的更有效利用,保证滤管长期稳定的分离效果,避免出现下方使用过度而上方轻微使用的情况;还可带动移动组件自滤管顶部伸出,实现对脱水后原料的自动排出,且自动排料过程利用了移动组件的升降过程,使其达到多功能的目的;并且移动组件在往复升降过程中还可实现对滤管内壁的有效刮除,避免滤管内壁积留原料影响后续使用,使得原料可被移动组件完全送出实现更有效利用,实用性更高。
1.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脱水的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滤管内壁活动贴合的移动组件和与滤管固定连接且与移动组件滑动卡合的控制组件;启动控制组件可带动移动组件沿滤管的内壁往复升降若干次,且其中一次升降过程中移动组件可从滤管的顶部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流失治理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与滤管内壁活动贴合的圆锥台,圆锥台的顶部形成有锥面,圆锥台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与控制组件滑动卡合的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土流失治理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台的直径尺寸与滤管内壁的直径尺寸适配,圆锥台沿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大于滤管沿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土流失治理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圆柱,圆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滤管固定连接的支架,圆柱的外表面开设有以供滑块滑动卡合的引导槽;当圆柱转动时通过引导槽可实现滑块的往复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土流失治理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包括第三斜槽、第四斜槽、若干个第一斜槽和若干个第二斜槽,若干个第一斜槽和若干个第二斜槽一一对应接通,其中一个第一斜槽与第四斜槽接通,且其中一个第二斜槽与第三斜槽接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土流失治理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槽与第三斜槽的倾斜方向以及第二斜槽与第四斜槽的倾斜方向相同,且第一斜槽与第二斜槽的倾斜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土流失治理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斜槽与第四斜槽的交接处高于第一斜槽与第二斜槽的上方交接处,第一斜槽与第四斜槽的交接处、第二斜槽与第三斜槽的交接处以及第一斜槽与第二斜槽的下方交接处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土流失治理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台包括与滤管内壁活动贴合的锥盖和与锥盖转动配合的底座,底座的直径尺寸与锥盖的直径尺寸适配,且滑块固定安装在底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土流失治理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包括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套筒,支架和引导槽设置在套筒的外表面,套筒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与锥盖固定连接的立柱,套筒与立柱之间采用键轴式装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土流失治理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对应滤管外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流环,壳体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与两个导流环位置对应的两个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