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反洗平板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33958发布日期:2024-12-18 13:11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反洗平板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基于过滤膜的固液分离工艺,特别是具备抗污损、耐清洗的过滤膜组件。


背景技术:

1、当前有关市政污水、农工业废水等污水处理,主要采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膜工艺;然而,这两种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出水质量不足等问题;污水处理领域中,涉及大量的固液分离工艺,其中,以mbr膜(membrane bio-reactor膜生物反应器)过滤工艺为核心的动态膜处理为该领域中的焦点工艺。

2、mbr膜是模仿生物半透膜的概念,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分离水体及污染物,既有的mbr膜过滤系统将mbr膜组件配合抽吸泵、真空泵、化学清洗装置、加药装置、管配件和自控系统等,以分周期连续运行的方式,包括抽吸过滤和停抽步骤循环产水,直至产水通量下降;一般而言,mbr膜过滤系统需经过停抽、曝气等方式使附着于膜表面的污染物脱落,以恢复其固液分离及产水性能。

3、经过连续周期循环运行,随着时间延长,固态污染物会累积在膜表面及膜孔中,此时为了保证膜组件的产水量,会提高过滤压差,而当跨膜压差达到膜组件规定上限时,则必须实施反洗机制以去除堆积于膜表面的固态污染物,恢复跨膜压差;然而,持续运行一段时间并周期性的反洗后,mbr膜组件的跨膜压差仍然会持续增加,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化学清洗以去除膜表面和膜孔内的污垢。

4、具体而言,mbr膜组件有以下几种形式:1).传统平板膜,以久保田款的结构为主,其膜片安装、拆卸方便,但构件的配置并无法实现在线反洗,需要依靠离线清洗才能有效去除;2).柔性平板膜,具有5层结构(膜-导流网-支撑板-导流网-膜),然而柔性平板膜是由多个小尺寸膜片(约0.1㎡)所构成,并无法单独安装,膜组件安装复杂,膜片破损更换不便;3).复合柔性平板膜,同样具有5层结构(膜-网纹胶-3d织物-网纹胶-膜),其填充密度高,网纹胶提升了膜片与3d织物的黏固性,使膜组件在高压差下维持完整性,但也导致膜片夹泥后的清理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技术手段的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面向是提供一种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反洗平板膜包括:支撑板,其中心部位形成有一产水空间,所述产水空间连通所述支撑板两侧并分别形成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其中,所述产水空间中设置有一或多层之多孔性结构,且任一层所述多孔性结构包含多孔性纤维材料或聚烯烃发泡材料;第一多孔膜,覆盖于所述第一开口上;第二多孔膜,覆盖于所述第二开口上;及产水口,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并连通所述产水空间,其中,任一层所述多孔性结构之孔隙率大于所述第一多孔膜之孔隙率及所述第二多孔膜之孔隙率。

2、如前所述之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任一层所述多孔性结构之孔隙率为60至90%,所述第一多孔膜之孔隙率为35至55%,所述第二多孔膜之孔隙率为35至55%,其中,所述第一多孔膜之孔隙率相同或不相同于所述第二多孔膜之孔隙率。

3、如前所述之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任一层所述多孔性结构为所述多孔性纤维材料或所述聚烯烃发泡材料构成之多孔性板材。

4、如前所述之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纤维材料包括聚乙烯纤维(polyethylene,pe)、聚丙烯(pp)纤维、pva纤维(poly vinyl alcohol)、pvc纤维(polyvinyl chloride)、尼隆纤维(nylon)、丙烯腈纤维(pan)、嫘萦纤维(rayon)、eva纤维(ethylene vinyl acetate copolymer)或聚酯纤维(polyester);所述聚烯烃发泡材料包括聚乙烯(polyethylene,pe)泡沫板、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泡沫板、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泡沫板、聚氨酯(polyurethane,pu)泡沫板、或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泡沫板。

5、如前所述之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多孔膜及所述第二多孔膜之侧边对齐,并以热熔焊、胶粘或螺锁使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多孔膜及所述第二多孔膜相互接合,其中,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多孔膜及所述第二多孔膜对应于所述产水空间之中心部位不接合。

6、如前所述之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任一层所述多孔性结构之外周部与所述第一开口之内周部、所述第二开口之内周部尺寸相应,并以热熔焊或胶粘密封任一层所述多孔性结构之外周部与所述第一开口之内周部、所述第二开口之内周部之间的间隙。

7、如前所述之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反洗平板膜更包括:第一导流网,设置于所述第一多孔膜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及/或第二导流网,设置于所述第二多孔膜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其中,任一层所述多孔性结构之孔隙率小于所述第一导流网之孔隙率及所述第二导流网之孔隙率。

8、如前所述之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网之孔隙率为90

9、至100%,所述第二导流网之孔隙率为90至100%,其中,所述第一导流网之孔隙率相同或不相同于所述第二导流网之孔隙率。

10、如前所述之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导流网及所述第二导流网之侧边对齐,并以热熔焊、胶粘或螺锁使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导流网及所述第二导流网相互接合,其中,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导流网及所述第二导流网对应于所述产水空间之中心部位不接合。

11、如前所述之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水口包括多个子产水口,该些个子产水口为等距或不等距的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反洗平板膜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任一层所述多孔性结构之孔隙率为60至90%,所述第一多孔膜之孔隙率为35至55%,所述第二多孔膜之孔隙率为35至55%,其中,所述第一多孔膜之孔隙率相同或不相同于所述第二多孔膜之孔隙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任一层所述多孔性结构为所述多孔性纤维材料或所述聚烯烃发泡材料构成之多孔性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纤维材料为聚乙烯(polyethylene,pe)纤维、聚丙烯(pp)纤维、pva(polyvinyl alcohol)纤维、pvc(polyvinylchloride)纤维、尼隆(nylon)纤维、丙烯腈(pan)纤维、嫘萦(rayon)纤维、eva(ethylene vinylacetate copolymer)纤维或聚酯(polyester)纤维;所述聚烯烃发泡材料为聚乙烯(polyethylene,pe)泡沫板、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泡沫板、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泡沫板、聚氨酯(polyurethane,pu)泡沫板、或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多孔膜及所述第二多孔膜之侧边对齐,并以热熔焊、胶粘或螺锁使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多孔膜及所述第二多孔膜相互接合,其中,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多孔膜及所述第二多孔膜对应于所述产水空间之中心部位不接合。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任一层所述多孔性结构之外周部与所述第一开口之内周部、所述第二开口之内周部尺寸相应,并以热熔焊或胶粘密封任一层所述多孔性结构之外周部与所述第一开口之内周部、所述第二开口之内周部之间的间隙。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反洗平板膜更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网之孔隙率为90至100%,所述第二导流网之孔隙率为90至100%,其中,所述第一导流网之孔隙率相同或不相同于所述第二导流网之孔隙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导流网及所述第二导流网之侧边对齐,并以热熔焊、胶粘或螺锁使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导流网及所述第二导流网相互接合,其中,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导流网及所述第二导流网对应于所述产水空间之中心部位不接合。

10.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可反洗平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水口包括多个子产水口,该些个子产水口为等距或不等距的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可反洗平板膜,其包括:支撑板,其中心部位形成有一产水空间,所述产水空间连通所述支撑板两侧并分别形成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其中,所述产水空间中设置有一或多层之多孔性结构,且任一层所述多孔性结构包含多孔性纤维材料或聚烯烃发泡材料;第一多孔膜,覆盖于所述第一开口上;第二多孔膜,覆盖于所述第二开口上;及产水口,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并连通所述产水空间;基于所述支撑板使用具备抗腐蚀效果之材料所构成,结合发泡注塑工艺形成之多孔性结构,使可反洗平板膜内部得存储清水及药液,并提高其支撑强度高,足以抵抗高频次的过滤除污及反复的在线清洗。

技术研发人员:邱长泉,袁起程,侯顺利,贾远超,庄志,程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07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