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36260发布日期:2024-10-25 13:0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分析化学,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


背景技术:

1、在湿法提取过程中,需要将化学物质放在反应釜中进行反应,以便化学物料能够融化均匀,以便更好对其内部物质进行分解,因此,人们对反应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现有公开号为cn205462201u所公开的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以及位于釜体顶部的搅拌装置,所述釜体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有进料阀,所述出料口设置有出料阀,所述釜体上还开设有冷却口,所述冷却口密封连接有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相通连接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位于釜体外部且釜体内的气体通过减压阀通入至冷却装置内进行冷却后回流到釜体内。

3、上述文件中的反应釜釜体虽然空间利用率高、降温范围大、效果好;但上述反应釜内部的搅拌组件为传统简单的搅拌机构,而化学分析对物料充分混合的要求较高,简单的搅拌难以满足混合需求。

4、现有公开号为cn220111060u所公开的一种防粘料的聚羧酸减水剂加工用反应釜,包括内釜体、外釜体、原料进口和出料口,内釜体和外釜体之间设置有隔热层,安装板的上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升降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第一刮板安装架上安装有第一刮板,第二刮板安装架上安装有第二刮板,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均与内釜体的内壁相贴合。

5、上述文件中虽能够对粘附在反应釜内壁上的原料进行清理,还能够对物料搅拌更加充分,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便于推广应用,但反应釜内壁的刮板工作会出现磨损,不易刮板磨损后的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反应釜,一方面,可以提高化学物料混合的均匀度,进而提高釜内化学物料的混合效果,以便开展化学物料的分析工作,另一方面,在方便清理刮条对反应釜内壁进行刮理的同时,也方便快速对磨损后的清理刮条进行更换,最终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效果。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反应釜,包括上釜体、下釜体、液压杆和减速电机;

4、所述上釜体的下方设置有下釜体,所述上釜体侧面上方固定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下方固定在下釜体的表面;

5、所述上釜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且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动轴,所述上釜体的内部上方固定有隔板,且第一转动轴贯穿隔板,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表面位于隔板下方均匀固定有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表面位于隔板的上方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隔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且第二转动轴的顶部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上的第二齿轮均与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齿轮构成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表面位于隔板下方均匀固定有第二搅拌叶;

6、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且连接套的表面卡合式拆卸连接有清理刮条,所述连接套的表面呈螺纹状设置,且连接套与第一转动轴的底部为螺纹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下釜体的内部上方可拆卸设置有滤板。

8、进一步的,所述下釜体的上方两端开设有卡槽,所述滤板的两端固定有连接卡块,所述滤板的两端通过连接卡块与下釜体上表面两端的卡槽构成卡合式拆卸安装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清理刮条呈“l”字形设置,所述清理刮条上“l”型的侧面与上釜体的内表面相贴合设置,且清理刮条上“l”型的底部与滤板的上端面相齐平。

10、进一步的,所述清理刮条在连接套的表面设置有三组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轴表面的第一搅拌叶与第二转动轴表面的第二搅拌叶相互交错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动轴在隔板上等角度设置有三组。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该反应釜能够通过第一转动轴及其表面的第一搅拌叶配合第二转动轴及其表面的第二搅拌叶,可以提高化学物料混合的均匀度,进而提高釜内化学物料的混合效果,以便开展化学物料的分析工作;

15、2、该反应釜还能够通过连接套将清理刮条可拆卸设置在第一转动轴底部,在方便清理刮条对反应釜内壁进行刮理的同时,也方便快速对磨损后的清理刮条进行更换,最终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釜体、下釜体、液压杆和减速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釜体的内部上方可拆卸设置有滤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釜体的上方两端开设有卡槽,所述滤板的两端固定有连接卡块,所述滤板的两端通过连接卡块与下釜体上表面两端的卡槽构成卡合式拆卸安装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刮条呈“l”字形设置,所述清理刮条上“l”型的侧面与上釜体的内表面相贴合设置,且清理刮条上“l”型的底部与滤板的上端面相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刮条在连接套的表面设置有三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表面的第一搅拌叶与第二转动轴表面的第二搅拌叶相互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轴在隔板上等角度设置有三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该反应釜包括上釜体、下釜体、液压杆和减速电机,上釜体的下方设置有下釜体,上釜体侧面上方固定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下方固定在下釜体的表面,上釜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且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动轴。该反应釜能够通过第一转动轴及其表面的第一搅拌叶配合第二转动轴及其表面的第二搅拌叶,可以提高化学物料混合的均匀度,进而提高釜内化学物料的混合效果,以便开展化学物料的分析工作;该反应釜还能够通过连接套将清理刮条可拆卸设置在第一转动轴底部,在方便清理刮条对反应釜内壁进行刮理的同时,也方便快速对磨损后的清理刮条进行更换,最终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曾美云,王清,夏金龙,王宁涛,陈燕波,李梦茹,刘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40308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