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破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再生破碎设备。
背景技术:
1、沥青再生是指将旧沥青路重新进行翻挖、回收、破碎、筛分等一系列操作。将旧沥青回收,与新沥青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以后,就可以形成混合料,重新在路面上铺设使用。
2、沥青再生可以增加沥青材料的粘稠度和混合效果,增加道路的使用寿命以及平整度。沥青再生料破碎设备可以提供优秀的搅拌、破碎作用,让旧沥青得到充分的破碎、搅拌,在不破坏原有材料性能的基础上,增加沥青的可调节性。
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沥青再生破碎设备,在完成对旧沥青块破碎后,未能自动、及时地将破碎后物料转送至新沥青的输送带上,以实现二者混合,而是要通过人工将破碎后物料加入至新沥青的输送带上,使得沥青再生过程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再生破碎设备,其能够自动、及时地对破碎后的旧沥青进行转送,以提高沥青再生过程的生产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沥青再生破碎设备,包括底座和斜桁架,底座固接有四条支承腿,四条支承腿的顶端共同固接有基座,基座包括相互固接的上框体和下框体,上框体与下框体沿竖向分层设置,上框体固接有破碎机,下框体固接有出料斗,斜桁架设置有输送带,斜桁架的下端位于出料斗的下侧,斜桁架的底侧中部设有支撑架,斜桁架的顶端设有输送电机,输送电机用于驱动输送带运动,斜桁架设有若干对翻边滚筒,各对翻边滚筒沿斜桁架的长度方向排列,同属一对的两条翻边滚筒沿横向对称分布,且均自外而内倾斜朝下,同属一对的两条翻边滚筒贴靠着输送带上侧带段的横向两侧边缘,以使上侧带段的横向两侧边缘均朝上倾斜折弯。
4、具体地,出料斗的上斗部的水平截面呈矩形,上斗部的顶侧开口与下框体固接,出料斗的下斗部的底壁纵截面呈v字型,下斗部的底壁中部设有出料口。
5、具体地,支承腿的中部与下框体的侧梁之间连接有加固斜撑条,支承腿的底端通过工字型座与底座固接,工字型座设有工字型柱段,工字型柱段的上、下两端均焊接有方形法兰。
6、具体地,斜桁架的上端可转动地设有上滚筒,斜桁架的下端可转动地设有下滚筒,输送带绕设于上滚筒及下滚筒,输送电机用于驱动上滚筒转动。
7、具体地,翻边滚筒与输送带的带面所成的角度为20°-40°。
8、具体地,斜桁架的下段顶侧设有挡料围栏,挡料围栏的截面呈凵字状,挡料围栏位于输送带的后端上侧。
9、具体地,上框体的外围固接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呈回字型状,操作平台的外围设有护栏,操作平台的一角固接有楼梯。
10、具体地,上框体固接有两条安装横梁,两条安装横梁固接有驱动电机,上框体固接有破碎基座,破碎基座固接有破碎腔,破碎腔可转动地设有两条转轴,上框体的一条侧梁固接有变速箱,驱动电机通过变速箱与转轴连接。
11、具体地,两条转轴均套设有多个破碎棘轮,相邻两个破碎棘轮之间设有隔套,破碎棘轮与隔套均与转轴通过键连接,隔套的轴向宽度与破碎棘轮相应,两条转轴的破碎棘轮交错设置。
12、具体地,破碎棘轮的棘齿通过螺纹与破碎棘轮的主体固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将公路上旧的沥青铲出成块,并放入破碎腔的开口。两条转轴的破碎棘轮交错设置,驱动电机驱动两条转轴的破碎棘轮反向转动,从而对旧的沥青块进行破碎,破碎后的旧沥青粒经出料口落入输送带的上带段下段,随即被输送带往上输送至混合输送带,该混合输送带同时接受新沥青的送料,从而将新、旧沥青颗粒混合,并输送至熔融设备进行熔融再生。输送带的设置能够提高旧沥青颗粒输送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从而能够提高沥青再生的生产效率。
15、同属一对的两条翻边滚筒贴靠着输送带上侧带段的横向两侧边缘,以使上侧带段的横向两侧边缘均朝上倾斜折弯,使上侧带段形成槽状,从而能够避免旧沥青颗粒在被输送带输送的过程中朝外洒落。
1.一种沥青再生破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斜桁架(2),底座(1)固接有四条支承腿(11),四条支承腿(11)的顶端共同固接有基座,基座包括相互固接的上框体(12)和下框体(13),上框体(12)与下框体(13)沿竖向分层设置,上框体(12)固接有破碎机(3),下框体(13)固接有出料斗(14),斜桁架(2)设置有输送带(21),斜桁架(2)的下端位于出料斗(14)的下侧,斜桁架(2)的底侧中部设有支撑架(25),斜桁架(2)的顶端设有输送电机(22),输送电机(22)用于驱动输送带(21)运动,斜桁架(2)设有若干对翻边滚筒(23),各对翻边滚筒(23)沿斜桁架(2)的长度方向排列,同属一对的两条翻边滚筒(23)沿横向对称分布,且均自外而内倾斜朝下,同属一对的两条翻边滚筒(23)贴靠着输送带(21)上侧带段的横向两侧边缘,以使上侧带段的横向两侧边缘均朝上倾斜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再生破碎设备,其特征在于:出料斗(14)的上斗部的水平截面呈矩形,上斗部的顶侧开口与下框体(13)固接,出料斗(14)的下斗部的底壁纵截面呈v字型,下斗部的底壁中部设有出料口(1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再生破碎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承腿(11)的中部与下框体(13)的侧梁之间连接有加固斜撑条,支承腿(11)的底端通过工字型座与底座(1)固接,工字型座设有工字型柱段(15),工字型柱段(15)的上、下两端均焊接有方形法兰(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再生破碎设备,其特征在于:斜桁架(2)的上端可转动地设有上滚筒,斜桁架(2)的下端可转动地设有下滚筒,输送带(21)绕设于上滚筒及下滚筒,输送电机(22)用于驱动上滚筒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再生破碎设备,其特征在于:翻边滚筒(23)与输送带(21)的带面所成的角度为20°-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再生破碎设备,其特征在于:斜桁架(2)的下段顶侧设有挡料围栏(24),挡料围栏(24)的截面呈凵字状,挡料围栏(24)位于输送带(21)的后端上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再生破碎设备,其特征在于:上框体(12)的外围固接有操作平台(16),操作平台(16)呈回字型状,操作平台(16)的外围设有护栏,操作平台(16)的一角固接有楼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再生破碎设备,其特征在于:上框体(12)固接有两条安装横梁(121),两条安装横梁(121)固接有驱动电机(17),上框体(12)固接有破碎基座(31),破碎基座(31)固接有破碎腔(32),破碎腔(32)可转动地设有两条转轴(33),上框体(12)的一条侧梁固接有变速箱(4),驱动电机(17)通过变速箱(4)与转轴(3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再生破碎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条转轴(33)均套设有多个破碎棘轮(34),相邻两个破碎棘轮(34)之间设有隔套(35),破碎棘轮(34)与隔套(35)均与转轴(33)通过键连接,隔套(35)的轴向宽度与破碎棘轮(34)相应,两条转轴(33)的破碎棘轮(34)交错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再生破碎设备,其特征在于:破碎棘轮(34)的棘齿(341)通过螺纹与破碎棘轮(34)的主体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