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检验科用待检液试剂吸管。
背景技术:
1、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
2、经检索,现有专利(申请号:201320213802.1)公开了一种检验科用待检液试剂吸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前端部是锥形结构;所述管体后端部设置有吸引装置;所述的吸引装置包括设置在管体内部的活塞和设置在管体外部的推杆;所述活塞内设置有内磁铁,所述推杆内设置有与所述内磁铁相吸引的外磁铁;所述推杆两端设置有弧形把手,所述弧形把手开口向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内设置有可上下自由移动的活塞,在倒出试剂时同时清除了管体内壁上的残留试剂,使得测量和检验更精确,同时在管体上设置有刻度线和温度计,使用时不仅测量准确,还可以同时测量试管内溶液的温度,功能性更强。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3、此类试剂吸管装置功能性较差,其虽然通过活塞的移动清除了管体内壁的残留试剂,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但缺乏外部按压块板或类似结构,可能导致操作不够便捷,其次,该装置在管体上设置了刻度线和温度计,虽然功能性更强,但可能增加了制造成本和复杂性,此外,该装置缺乏对折叠软管和夹持腔等结构的考虑,可能影响其实用性和稳定性;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检验科用待检液试剂吸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验科用待检液试剂吸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验科用待检液试剂吸管,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表面一侧紧密贴合有刻度尺;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嵌套连接有按压件,所述按压件表面嵌套连接有外接按压块板,所述外接按压块板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内嵌滑动活塞,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液囊,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管,所述吸管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管体盖,所述管体盖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嵌套镂空腔,所述嵌套镂空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腔。
3、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折叠软管。
4、优选的,所述管体盖的底部搭接相连有立座。
5、优选的,所述吸液囊、装置主体、吸管呈上下分布结构,且吸管的表面嵌套有管体盖。
6、优选的,所述内嵌滑动活塞呈圆环形态,且嵌套分布至装置主体的上半部位内壁,衔接外接按压块板呈活动结构。
7、优选的,所述吸管呈上大小下形态,且与管体盖内部的嵌套镂空腔嵌套衔接。
8、优选的,所述折叠软管呈折叠波纹形态,灵活的进行上下折叠重合。
9、优选的,所述立座底部呈圆盘底座形态,且顶部与管体盖的底部相接,呈上下结构分布。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检验科用待检液试剂吸管在使用时,装置主体作为整个吸管的核心部分,为其他组件提供了稳定的支撑,紧密贴合在装置主体一侧的刻度尺,使得用户可以精确测量所吸取的待检液试剂的体积,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按压件与外接按压块板的嵌套连接,使得用户可以轻松控制吸液囊的扩张和收缩,从而方便吸取和释放待检液试剂,内嵌滑动活塞则确保了待检液试剂在吸管内的顺畅流动,装置主体底部的吸管用于输送待检液试剂,而活动连接的管体盖则有效防止了试剂的泄漏,嵌套镂空腔和夹持腔的设计,不仅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还便于用户固定和携带吸管,折叠软管的加入,为吸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耐用性,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功能性强,既确保了实验的准确性,又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1.一种检验科用待检液试剂吸管,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表面一侧紧密贴合有刻度尺(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科用待检液试剂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折叠软管(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科用待检液试剂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盖(9)的底部搭接相连有立座(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科用待检液试剂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囊(3)、装置主体(1)、吸管(7)呈上下分布结构,且吸管(7)的表面嵌套有管体盖(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科用待检液试剂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滑动活塞(6)呈圆环形态,且嵌套分布至装置主体(1)的上半部位内壁,衔接外接按压块板(5)呈活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科用待检液试剂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7)呈上大小下形态,且与管体盖(9)内部的嵌套镂空腔(10)嵌套衔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验科用待检液试剂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软管(8)呈折叠波纹形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验科用待检液试剂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座(11)底部呈圆盘底座形态,且顶部与管体盖(9)的底部相接,呈上下结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