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过滤杂质的喷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77617发布日期:2024-12-31 12:4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过滤杂质的喷头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喷头泵相关,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过滤杂质的喷头泵。


背景技术:

1、喷头泵是一种用于精确输送液体的设备,通常用于实验室、制药和化工等领域,内部设计有过滤装置,能够有效过滤液体中的杂质和颗粒物,保证输送的液体的纯净度,但是在过滤器将液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时,直下的液体在通过滤芯时,易将滤芯表面堵塞,需要进行频繁的更换进行清洁,才能够保持良好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过滤杂质的喷头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直下的液体在通过滤芯时,易将滤芯表面堵塞,需要进行频繁的更换进行清洁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过滤杂质的喷头泵,包括喷头泵主体以及安装在喷头泵主体下端的过滤器;

3、所述喷头泵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阀杆;

4、所述阀杆的上侧开设有出水口;

5、所述过滤器的下侧开设进水口,所述喷头泵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下道弹簧,所述下道弹簧的下侧设置有玻璃珠,所述下道弹簧的上端外壁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的上端外壁设置有上道弹簧,所述过滤器的内部从上到下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以过滤液体中的杂质;

6、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上侧分别设置有引导板c、引导板b和引导板a,所述引导板a、引导板b和引导板c的上端外壁内部均开设有上下开口的通口以供液体通过。

7、优选的,所述引导板a、引导板b和引导板c的下端外壁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加厚板,多个所述加厚板的下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

8、优选的,多个所述定位杆的下端外壁和过滤器的左右两端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十字框架以限制定位杆的位置,多个所述通口的网孔直径之间大小不同。

9、优选的,多个所述通口的网孔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小于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网孔直径,所述引导板a、引导板b和引导板c为倾斜状。

10、优选的,所述阀杆的左右两端外壁靠近下侧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喷头泵主体的上端外壁套接有固定盖。

11、优选的,所述固定盖的上端外壁且分别靠近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向下贯穿的螺栓以和外界安装位置之间进行连接,两个所述螺栓的另一侧均螺合连接有螺母。

12、优选的,所述过滤器的内壁设置有螺纹以和喷头泵主体之间进行螺合连接固定,所述阀芯的上侧设置有阀圈,所述第一过滤层的内部设置有无纺布。

13、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内部设置有反渗透膜,所述第三过滤层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过滤杂质的喷头泵,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通过安装引导板a、引导板b、引导板c和通口,在过滤器内部流通液体并经过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时,会被倾斜状的引导板c、引导板b和引导板a将液体中含带的杂质向引导板a、引导板b和引导板c内部凹陷处进行引导并进行收纳,且引导板c引导板b和引导板a上开设的通口分别小于对应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网孔直径,从而在保持液体经过的同时,将杂质进行引导收纳,避免杂质堆积堵塞在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表面的情况发生,保持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中心处处在杂质较少的环境下供液体通过,降低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堵塞的情况发生,增加过滤器的使用时长。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过滤杂质的喷头泵,包括喷头泵主体(1)以及安装在喷头泵主体(1)下端的过滤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过滤杂质的喷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a(19)、引导板b(20)和引导板c(21)的下端外壁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加厚板(23),多个所述加厚板(23)的下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过滤杂质的喷头泵,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杆(24)的下端外壁和过滤器(13)的左右两端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十字框架(25)以限制定位杆(24)的位置,多个所述通口(22)的网孔直径之间大小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过滤杂质的喷头泵,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口(22)的网孔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小于第一过滤层(16)、第二过滤层(17)和第三过滤层(18)的网孔直径,所述引导板a(19)、引导板b(20)和引导板c(21)为倾斜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过滤杂质的喷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6)的左右两端外壁靠近下侧套接有密封圈(7),所述喷头泵主体(1)的上端外壁套接有固定盖(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过滤杂质的喷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5)的上端外壁且分别靠近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向下贯穿的螺栓(4)以和外界安装位置之间进行连接,两个所述螺栓(4)的另一侧均螺合连接有螺母(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过滤杂质的喷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13)的内壁设置有螺纹(15)以和喷头泵主体(1)之间进行螺合连接固定,所述阀芯(10)的上侧设置有阀圈(9),所述第一过滤层(16)的内部设置有无纺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过滤杂质的喷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层(17)的内部设置有反渗透膜,所述第三过滤层(18)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过滤杂质的喷头泵,包括喷头泵主体以及安装在喷头泵主体下端的过滤器,所述喷头泵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的上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过滤器的下侧开设进水口,所述喷头泵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下道弹簧,所述下道弹簧的下侧设置有玻璃珠,所述下道弹簧的上端外壁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的上端外壁设置有上道弹簧,所述过滤器的内部从上到下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以过滤液体中的杂质,通过安装引导板a、引导板b、引导板c和通口,在保持液体经过的同时,将杂质引导收纳,避免杂质堆积堵塞在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情况发生,增加过滤器的使用时长。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华,宋文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市昕烨日化喷雾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09
技术公布日:2024/12/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