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油胶恒温分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42834发布日期:2024-12-18 13:20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甲油胶恒温分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甲油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油胶恒温分散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甲油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化学剂进行混合,而且会产生气泡,影响甲油胶的品质;目前一般采用分散机进行真空除泡,将各种化学剂承载在容器中,通过抽真空,同时进行搅拌,实现除泡;

2、申请号为202223564433.9的一种甲油胶生产用恒温分散装置,包括底板、分散组件及搅拌组件,分散组件包括支座、承载箱、升降轴、转轴及固定件,支座安装于底板,升降轴滑设于支座,承载箱安装于升降轴上,转轴转动连接于承载箱,固定件安装于支座的一侧;搅拌组件包括外桶、内桶、加热件、安装座及紧固件;

3、然而,目前对甲油胶的混合及除泡过程中,甲油胶大多是出于混合呈体积较大的一块,导致除泡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甲油胶恒温分散装置。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甲油胶恒温分散装置,包括外壳体和数显控制面板,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能够对原料进行混合的混料筒结构,位于混料筒结构下方的所述外壳体内部设置有能够对原料摊平向下导料的第一导料转筒结构和第二导料转筒结构,外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向混料筒结构内进行供料进行混合的供料组件,所述外壳体上还设置有温控结构;

6、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对混料筒结构进行驱动旋转的旋转驱动组件;

7、所述外壳体的底侧设置有排料管,排料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8、在供料组件处于封闭状态以及排料管处于封闭状态下,外壳体内部形成封闭腔室,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对封闭腔室形成真空负压环境的真空泵。

9、进一步,所述混料筒结构包括外形呈圆柱体形状的混料筒,所述混料筒的内部形成有混料腔室,所述混料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呈一字型且延伸方向与混料筒的轴向彼此一致。

10、进一步,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混料筒一端的齿圈,所述齿圈内侧啮合连接有齿轮,外壳体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对齿圈驱动转动的第四电机,所述数显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第四电机的输入端。

11、进一步,所述供料组件设置有分布在混料筒沿其轴向两端的两个,供料组件包括供料管道,所述混料筒的两端设置有套筒,所述供料管道的一端依次穿过外壳体和套筒延伸至混料筒内,所述供料管道与外壳体彼此固定连接,供料管道通过轴承与套筒彼此转动连接,位于轴承和混料筒内部之间的供料管道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密封环。

12、进一步,所述供料管道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输料轴杆,所述输料轴杆上固定设置有螺旋肋板,所述输料轴杆的端部由固定设置在供料管道端部的第一电机驱动转动,第一电机与输料轴杆之间设置有减速器,所述数显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第一电机的输入端。

13、进一步,所述供料管道上设置有供料罐,供料罐的底端开口并与供料管道彼此连通,供料罐的上侧设置有加料管道,所述供料罐通过固定架固定设置在外壳体上。

14、进一步,所述混料筒的内部设置有分散结构,分散结构包括设置在混料筒内部底侧的分散压辊,所述分散压辊通过吊杆固定设置在供料管道上。

15、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料转筒结构包括第一转筒,所述第一转筒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外壳体内,所述第一转筒沿其轴向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数显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第二电机的输入端。

16、进一步,所述第二导料转筒结构包括第二转筒,所述第二转筒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外壳体内,所述第二转筒沿其轴向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数显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第三电机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的轴线彼此水平设置且彼此上下对应,所述第二转筒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一转筒的外径尺寸。

17、进一步,所述温控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壳体上的用于对外壳体内部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数显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电加热器的输入端,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数显控制面板的输入端。

18、(三)有益效果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0、1、通过外壳体、供料组件、混料筒结构、第一导料转筒结构、第二导料转筒结构、分散结构和旋转驱动组件之间彼此相互协同、相互配合,可以实现混合和除泡的一体化,并在除泡时实现对甲油胶的分散摊薄,大大提高除泡效果;

21、2、供料组件既可以起到对混料筒结构内的供料作用,也可以起到对生产甲油胶原料的预混合作用;

22、3、混料筒转动情况下,可以带动其内部的甲油胶,而静止的分散压辊可以对甲油胶进行分散混合;

23、4、第二转筒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一转筒的外径尺寸,可以保证从第一转筒上落下来的甲油胶完全落在第二转筒上,避免直接落入到外壳体内部底面,导致因为落差太大再次形成气泡。



技术特征:

1.一种甲油胶恒温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和数显控制面板(10),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能够对原料进行混合的混料筒结构(5),位于混料筒结构(5)下方的所述外壳体(1)内部设置有能够对原料摊平向下导料的第一导料转筒结构(6)和第二导料转筒结构(7),外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向混料筒结构(5)内进行供料进行混合的供料组件(2),所述外壳体(1)上还设置有温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甲油胶恒温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结构(5)包括外形呈圆柱体形状的混料筒(501),所述混料筒(501)的内部形成有混料腔室,所述混料筒(50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502),所述出料口(502)呈一字型且延伸方向与混料筒(501)的轴向彼此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甲油胶恒温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9)包括固定设置在混料筒(501)一端的齿圈(902),所述齿圈(902)内侧啮合连接有齿轮(903),外壳体(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对齿圈(902)驱动转动的第四电机(901),所述数显控制面板(10)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第四电机(901)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甲油胶恒温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组件(2)设置有分布在混料筒(501)沿其轴向两端的两个,供料组件(2)包括供料管道(202),所述混料筒(501)的两端设置有套筒(503),所述供料管道(202)的一端依次穿过外壳体(1)和套筒(503)延伸至混料筒(501)内,所述供料管道(202)与外壳体(1)彼此固定连接,供料管道(202)通过轴承(504)与套筒(503)彼此转动连接,位于轴承(504)和混料筒(501)内部之间的供料管道(202)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密封环(5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甲油胶恒温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管道(202)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输料轴杆(207),所述输料轴杆(207)上固定设置有螺旋肋板(208),所述输料轴杆(207)的端部由固定设置在供料管道(202)端部的第一电机(203)驱动转动,第一电机(203)与输料轴杆(207)之间设置有减速器(206),所述数显控制面板(10)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第一电机(203)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甲油胶恒温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管道(202)上设置有供料罐(201),供料罐(201)的底端开口并与供料管道(202)彼此连通,供料罐(201)的上侧设置有加料管道(205),所述供料罐(201)通过固定架(204)固定设置在外壳体(1)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甲油胶恒温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501)的内部设置有分散结构(8),分散结构(8)包括设置在混料筒(501)内部底侧的分散压辊(802),所述分散压辊(802)通过吊杆(801)固定设置在供料管道(20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甲油胶恒温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转筒结构(6)包括第一转筒(601),所述第一转筒(601)通过第一转轴(603)转动设置在外壳体(1)内,所述第一转筒(601)沿其轴向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二电机(602),所述数显控制面板(10)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第二电机(602)的输入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甲油胶恒温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料转筒结构(7)包括第二转筒(701),所述第二转筒(701)通过第二转轴(703)转动设置在外壳体(1)内,所述第二转筒(701)沿其轴向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三电机(702),所述数显控制面板(10)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第三电机(702)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转筒(601)和第二转筒(701)的轴线彼此水平设置且彼此上下对应,所述第二转筒(701)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一转筒(601)的外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甲油胶恒温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壳体(1)上的用于对外壳体(1)内部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11),所述外壳体(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数显控制面板(10)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电加热器(11)的输入端,所述温度传感器(12)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数显控制面板(10)的输入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甲油胶恒温分散装置,包括外壳体和数显控制面板,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能够对原料进行混合的混料筒结构,位于混料筒结构下方的所述外壳体内部设置有能够对原料摊平向下导料的第一导料转筒结构和第二导料转筒结构,外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向混料筒结构内进行供料进行混合的供料组件,所述外壳体上还设置有温控结构;通过外壳体、供料组件、混料筒结构、第一导料转筒结构、第二导料转筒结构、分散结构和旋转驱动组件之间彼此相互协同、相互配合,可以实现混合和除泡的一体化,并在除泡时实现对甲油胶的分散摊薄,大大提高除泡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兰,陈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柏芝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