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氮吸附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67586发布日期:2025-04-08 18:20阅读: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氮吸附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制氮吸附筒安装,尤其涉及一种制氮吸附筒。


背景技术:

1、变压吸附式制氮机是采用高品质的碳分子筛作为吸附剂,在一定的力学效应,氧在碳分子筛微孔中扩散速率远大于氮,在吸附未达到平衡时,氮在气相中被富集起来,形成成品氮气,然后减压至常压,吸附剂脱附所吸附的氧气等其它杂质,实现再生,是一种运用广泛的制氮设备,吸附筒则是制氮设备中的核心组件之一;

2、现有的制氮吸附筒在安装使用时存在以下弊端:制氮吸附筒是制氮设备的配套组件之一,制氮设备还包括氮气缓冲器,在安装时需要将其移动至合适安装位置并与氮气缓冲器管路对接,由于制氮吸附筒的体积较大,无法一次精准投放制氮吸附筒,因此导致制氮吸附筒与氮气缓冲器之间的连接口处,无法精准的对接,需要人工对其位置进行微调,使得接口处对接;

3、但是由于现有的氮气缓冲器较重,人工移动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制氮吸附筒,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制氮吸附筒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制氮吸附筒。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制氮吸附筒,包括吸附筒本体、氮气缓冲器和电机,所述吸附筒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套设有矩形框,且矩形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矩形框的内部插设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左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前后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前后表面抵触有支撑护板。

5、优选的,所述支撑护板的顶端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内部安装有滚轴,所述固定框的底端开设有下料孔,且下料孔位于滚轴的上方。

6、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条,且支撑条之间插设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板。

7、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杆,且拉杆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

8、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中心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杆插设在螺纹槽的内部,所述螺纹杆与限位块为螺纹滑动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1、该装置通过设置螺纹杆带动限位块在其表面移动,进而便于调节吸附筒本体与氮气缓冲器之间的距离,便于吸附筒本体右侧的接口,与氮气缓冲器左侧接口处连接,并通过滚轴可以辅助固定框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11、2、该装置通过拉动拉杆,第二密封板与支撑条之间产生缝隙,润滑油从缝隙中滴落至固定框的底部,通过固定框底部开设有下料孔滴落至滚轴的表面,当滚轴在滚动时,均匀的涂抹在其表面,从而可以起到润滑作用,辅助固定框的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制氮吸附筒,包括吸附筒本体(1)、氮气缓冲器(2)和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筒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且连接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的表面套设有矩形框(9),且矩形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矩形框(9)的内部插设有螺纹杆(13),且螺纹杆(13)的左端与转动杆(10)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0)与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氮吸附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的前后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框(6),且固定框(6)的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的前后表面抵触有支撑护板(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氮吸附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护板(7)的顶端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内部安装有滚轴(12),所述固定框(6)的底端开设有下料孔,且下料孔位于滚轴(12)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氮吸附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6)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条(18),且支撑条(18)之间插设有第二密封板(17),所述第二密封板(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板(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氮吸附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板(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杆(8),且拉杆(8)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氮吸附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4)的中心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杆(13)插设在螺纹槽的内部,所述螺纹杆(13)与限位块(14)为螺纹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制氮吸附筒,包括吸附筒本体、氮气缓冲器和电机,所述吸附筒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套设有矩形框,且矩形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矩形框的内部插设有螺纹杆。本技术通过设置螺纹杆带动限位块在其表面移动,进而便于调节吸附筒本体与氮气缓冲器之间的距离,便于吸附筒本体右侧的接口,与氮气缓冲器左侧接口处连接,并通过滚轴可以辅助固定框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第二密封板与支撑条之间产生缝隙,润滑油从缝隙中滴落至固定框的底部,通过下料孔滴落至滚轴的表面,均匀的涂抹在其表面,从而可以起到润滑作用,辅助固定框的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盛小月,王玉团,史敬山,方梦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宏博气体装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21
技术公布日:2025/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