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水力制浆,具体为一种用于厨余垃圾水力制浆的转子。
背景技术:
1、目前实施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规定,包括餐厨垃圾、家庭厨余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其中,餐厨垃圾是指相关企业和公共机构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等;而家庭厨余垃圾是指居民家庭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壳、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易腐垃圾;其他厨余垃圾是指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水产品、畜禽内脏等,家庭厨余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简称为厨余垃圾。
2、国内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包括采用机械制浆和水力制浆的工艺及设备,但是,在厨余垃圾处理方面,还未有稳定可靠的成熟技术,现有的厨余垃圾水力制浆工艺,由于厨余垃圾含有固体物质多、组分复杂、杂物甚多,容易导致制浆的转子磨损,使得搅碎效果变差,浆液砂石多等问题,亟需进行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厨余垃圾水力制浆的转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厨余垃圾水力制浆的转子,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厨余垃圾水力制浆的转子,包括底座、转轴、螺旋叶片和导流片,转轴固定于底座顶部表面中心位置,螺旋叶片和导流片的数量均三个,三个导流片环绕设置于底座顶部表面,三个螺旋叶片分别为螺旋叶片一、螺旋叶片二和螺旋叶片三,三个螺旋叶片的上端高度、下端高度均相同,三个螺旋叶片均沿着转轴侧壁多圈盘绕设置。
3、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三个螺旋叶片的底部横切面、端部横切面、螺旋外侧横切面均焊接固定有合金钢。
4、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底座顶部表面一体化成型有凸圆面,底座底部为水平面,底座底部表面设置有若干个耐磨条。
5、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导流片为圆弧片,导流片上端面为平整面,导流片的下端面与凸圆面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6、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导流片的一端与底座外侧边的凸出距离b设置为100mm,导流片的另一端与转轴的距离a设置为150mm。
7、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相邻两个螺旋叶片的间距均相同,三个螺旋叶片的螺距均设置为450mm,相邻两个螺旋叶片的间距为150mm。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三个多圈盘绕均衡布置的螺旋叶片,以及在螺旋叶片上设置合金钢,增大了螺旋叶片的耐磨性和与物质的切割面,增强了水力搓揉和搅拌制浆的效果,具有防缠绕功能,提升了转子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厨余垃圾水力制浆的效率。
10、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计三个导流片配合底座的凸圆面,使得停留在底座表面的物质快速甩出进行重复搅拌,耐磨条可以高效的清理水力制浆机本体的筛网,且耐磨条磨损后可更换,维修快速便捷,提升制浆机本体的使用寿命。
1.一种用于厨余垃圾水力制浆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轴(2)、螺旋叶片(3)和导流片(4),所述转轴(2)固定于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中心位置,所述螺旋叶片(3)和导流片(4)的数量均三个,三个所述导流片(4)环绕设置于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三个所述螺旋叶片(3)分别为螺旋叶片一(301)、螺旋叶片二(302)和螺旋叶片三(303),三个所述螺旋叶片(3)的上端高度、下端高度均相同,三个所述螺旋叶片(3)均沿着转轴(2)侧壁多圈盘绕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厨余垃圾水力制浆的转子,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螺旋叶片(3)的底部横切面、端部横切面、螺旋外侧横切面均焊接固定有合金钢(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厨余垃圾水力制浆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一体化成型有凸圆面(6),所述底座(1)底部为水平面,所述底座(1)底部表面设置有若干个耐磨条(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厨余垃圾水力制浆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4)为圆弧片,所述导流片(4)上端面为平整面,所述导流片(4)的下端面与凸圆面(6)紧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厨余垃圾水力制浆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4)的一端与底座(1)外侧边的凸出距离b设置为50mm~100mm,导流片(4)的另一端与转轴(2)的距离a设置为50mm~1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厨余垃圾水力制浆的转子,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叶片(3)的间距均相同,三个所述螺旋叶片(3)的螺距均设置为300mm~450mm,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叶片(3)的间距为100mm~1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