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塔复合肥返料熔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27047发布日期:2025-04-15 15:42阅读: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塔复合肥返料熔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化肥生产的,具体涉及一种高塔复合肥返料熔融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高塔空冷制取复合肥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生产的复合肥成品中会有一部分不合格产品。这些不合格产品会返回到生产系统中作为原料的一部分进行二次生产,称为返料。而高塔空冷制取复合肥的生产工艺过程中,所有的固体颗粒原料都要融化为液态浆状,才能进行造粒成为成品复合肥。目前的生产工艺基本上是将这些返料分批次进入熔融槽、一级混合槽和二级混合槽。但是,这些返料因为是颗粒状态,在进入上述设备后,小粒子会融化成为液态浆状,大颗粒则较难融化,需要再次返回到生产系统进行下一次生产,循环往复,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得不合格产品越来越多,最多的不合格产品粒子可高达30%左右。由于返料粒子量较大,如果全部进入熔融槽内, 熔融槽也不能全部融化,还会影响系统的正常生产。

2、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塔复合肥返料熔融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塔复合肥返料熔融装置,包括:

4、熔融腔,所述熔融腔一端的上方设有进料口,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出料口;

5、空心轴,所述空心轴对应进料口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疏水端,所述空心轴外壁均匀分布有空心桨叶,所述空心桨叶远离所述空心轴的一端设有刮料板;

6、均混器,所述均混器对应连接所述熔融腔的出料口,均混器内部设有柱状均混腔,所述均混腔周向设有多个导料口, 均混轴沿均混腔轴向分布,在混腔轴周向设有多个转子,所述转子末端与所述均混腔内壁之间设有粉碎间隙。

7、优选的,所述熔融腔外壁设有空心夹层,所述夹层的一端设有蒸汽进口,另一端设有冷凝水出口。

8、优选的,所述熔融腔为圆柱状,所述熔融腔的对应出料口的一端向下倾斜,所述空心轴沿所述熔融腔的轴线延伸。

9、优选的,所述刮料板倾斜于所述熔融腔的轴线,并贴近所述熔融腔的内壁。

10、优选的,所述均混器包括:

11、定子,所述定子为筒状结构,在所述定子的两端设有端板,其中一个所述端板上设有延伸至出料口的进料管;

12、密封槽,所述定子外部设有对应所述导料口的环状密封槽,以连通多个所述导料口,所述密封槽下方设有出料管。

13、优选的,所述刮料板对应所述均混腔内壁的一端向均混腔的两端延伸,形成宽度与均混腔的轴向长度相适配的梯形结构。

14、优选的,空心轴的两端穿出所述熔融腔的两端,并与所述熔融腔转动密封连接。

15、有益效果:熔融器采用单轴空心桨叶式,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设置较大的加热面积,不仅通过夹层保温,还可以通过空心轴和空心桨叶的加热,可以提供较大的热量,提高了生产能力, 熔融过程中未完全被融化的块状物料通过均混器进行二次粉碎,可以将难以融化的块状物料粉碎为小颗粒状和液态料浆一起进入下一道工序。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塔复合肥返料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塔复合肥返料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腔外壁设有空心夹层,所述夹层的一端设有蒸汽进口,另一端设有冷凝水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塔复合肥返料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腔为圆柱状,所述熔融腔的对应出料口的一端向下倾斜,所述空心轴沿所述熔融腔的轴线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塔复合肥返料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板倾斜于所述熔融腔的轴线,并贴近所述熔融腔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塔复合肥返料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混器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塔复合肥返料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板对应所述均混腔内壁的一端向均混腔的两端延伸,形成宽度与均混腔的轴向长度相适配的梯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塔复合肥返料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轴的两端穿出所述熔融腔的两端,并与所述熔融腔转动密封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塔复合肥返料熔融装置,熔融腔一端的上方设有进料口,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出料口;空心轴对应进料口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疏水端,空心轴外壁均匀分布有空心桨叶,均混器对应连接熔融腔的出料口,均混腔周向设有多个导料口,在混腔轴周向设有多个转子,转子末端与均混腔内壁之间设有粉碎间隙。熔融器采用单轴空心桨叶式,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设置较大的加热面积,不仅通过夹层保温,还可以通过空心轴和空心桨叶的加热,可以提供较大的热量,提高了生产能力,熔融过程中未完全被融化的块状物料通过均混器进行二次粉碎,可以将难以融化的块状物料粉碎为小颗粒状和液态料浆一起进入下一道工序。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民,尹俊东,梁金亚,杨富春,闫稳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门峡昊博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627
技术公布日:2025/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