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高效芳香脱臭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集干燥、吸收、脱臭作用兼备的高效芳香脱臭粒,具体说来,该产品可用于汽车车内、卫生间、烟灰缸、室内、化妆室、衣兜及空调、电风扇、鞋类等场所,起干燥和脱臭两种作用。
具有干燥作用的物质以及具有脱臭作用的物质,以往都是分开使用的。就干燥剂而言,通常可用如下的物质硅胶、兰胶、硅藻土等。就脱臭剂而言,通常可用液体香精,空气清新剂等,但这一类脱臭剂都是液体易泄漏,造成污染。另一方面液体脱臭剂大部分加有酒精,长期使用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而本发明能够替代空气清新及消臭剂且不会产生污染又能替代部分即须要用干燥,又需要放香的物品,如排风扇、空调器、鞋、衣物等。然而,迄今为至,集干燥吸收、脱臭作用于一身的高效芳香脱臭粒尚未出现。
要研制一种如上面所述的具有干燥、吸收、脱臭、作用的产品,必须使用两种类型的物质,如能将两种物质集合于一体,在使用上是非常方便的,为寻求这种便利性,才有了该发明产品。例如在电风扇、空调器及鞋的包装或组装过程中放入高效芳香脱臭粒,便可在干燥的同时,还可起到用脱臭的效果,由于干燥和脱臭是两种绝然不同的作用,所以,集两种作用了一体的这种新产品的研究,以前是没有人研制的,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个研究课题。
本发明者对硅胶、液体香精、珠光粉、染料、乙二醇、聚乙烯醇的不同组合作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最后研究的结果是将具有吸附干燥作用的硅胶,6-7份放入旋转式反应容器内,加于能够脱臭作用的液体香精0.2-1.2份的50-100%,转动10-30分钟,停止转动。再将余下数量的香精,1-1.6份乙二醇溶液,0.6-1.2份聚乙烯醇水溶液(5-15%),0.03-0.1份珠光粉,0.0001-0.002份食用或工业染料,放入一容器内搅拌均匀,快速加入上述旋转式反应器内,转动反应器,直到加入的混合液被全部吸收,取出即可。
实例1在一容器内加入液体香精1Kg,珠光粉0.1Kg,乙二醇1.1Kg,聚乙烯醇(聚合度1750)10%水溶液0.798Kg,食用染料0.002Kg搅拌均匀。
再将B型硅胶(φ2-5mm),7Kg放入旋转式反应器,将上述混合液快速倒入旋转反应器内,转动20分钟,等表面干后停止旋转,取出,便得到10Kg(φ2-5mm)的高效芳香脱臭粒。
实例2在一容器内加入乙二醇2Kg,珠光粉0.3Kg,聚乙烯醇(聚合度1788)15%水溶液3.692Kg,咸性染料0.008Kg搅拌均匀。
旋转式反应器内加入A型硅胶(φ1-2mm)40Kg,香精4Kg转动20分钟,等硅胶表面干后停止转动。将上述混合液快速加入旋转反应器内,转动30分钟,待硅胶表面干后,停止转动取出,便得到,50kg(φ1-2mm)的高效芳香脱臭粒。
实例3在一容器内加入香精3Kg,珠光粉0,8Kg,乙二醇液体11Kg,聚乙烯醇(聚合度500)10%水溶液8.18Kg,咸性染料0.02Kg搅拌均匀。
另将B型硅胶(φ2-5mm)70Kg装入旋转式反应器,加香精7Kg转动20分钟停止转动再将上述混合液快速倒入旋转式反应器,转动30分钟待生成物表面干后停止转动取出。便得到,100Kg(φ2-5mm)高效芳香脱臭粒。
权利要求
1.高效芳香脱臭粒,其持征是按重量取6-7份硅胶、0.2-1.2份液体香精,1-1.6份液体乙二醇,0.6-1.2份聚乙烯醇(5-15%)水溶液,0.03-0.1份珠光粉,0.0001-0.002份的食用或工业染料(粉状)按先后填加顺序配制而成的高效芳香脱臭粒。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芳香脱臭粒,其特征是所用A型硅胶或B型硅胶。粒度φ1-2、φ1-3、φ2-5、φ4-8(m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芳香脱臭粒,其特征是所用聚乙烯醇为固体颗粒,聚合度为350-2600度,需先将其加温,溶解成(5-15%)的水溶液。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芳香脱臭粒,其特征是珠光粉为粉状,粒度为2-30微米,其主要成份是云母、二氧化钛。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芳香脱臭粒,其特征是,将香精的50-100%先加入硅胶中,待硅胶吸收后,再将混合均匀的其它料液加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效芳香干燥、吸收、脱臭领域的化工产品,具体地说是高效芳香脱臭粒的配制,它是按重量取6-7份硅胶,0.2-1.2份液体香精,1-1.6份液体乙二醇,0.6-1.2份聚乙烯醇(5-15%)水溶液,0.03-0.1份珠光粉,0.0001-0.002份的食用或工业染料,以上原料按一定比例先后填加顺序配制而成,该产品系干燥、吸收、脱臭及作用兼备的空气清新脱臭粒。具体说来可用于汽车车内、卫生间、烟灰缸、室内、化妆室、衣兜以及空调、电风扇、鞋类等场所,该发明产品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01D53/28GK1133200SQ9511942
公开日1996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27日
发明者仪秀华 申请人:仪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