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温控高压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0574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温控高压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温控高压反应釜,属于对自动温控高压反应釜结构的进一步改进。
目前常规的自动温控高压反应釜,采用不锈钢制成,温控结构是采用温度控制仪控制升温和手工操作冷水管调节阀冷却降温。其不足之处在于1、不锈钢制成的反应釜能耐弱酸、弱碱和有机溶剂,但不耐强酸和强碱,特别是盐酸,即使在弱酸溶液中有CI存在,也会对高压反应釜产生腐蚀。然而,很多加压反应需在强酸或强碱或含CI的介质中进行,使其使用受到限制。
2、其温控结构只能自动控制单程升温,不能自动控制降温,仅适用于吸热反应。当放热反应时,常常采用两个人手动操作调节阀通入冷水降温,其灵敏度低,不能准确的将温度降到理想温度,温度控制不理想,对产品的质量和反应规律的研究都不利;放热反应放出的热不能迅速带走,温度会继续升高,特别是强放热反应时,就会使反应失控,有的反应随着温度升高压力也会迅速加大,以至超过高压反应釜的极限耐压强度,引起剧烈爆炸。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3、常规的高压反应釜上直接装有压力表,压力表与反应釜之间无隔离阀,因而不便进行负压(抽真空)操作,使高压反应釜的使用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耐腐蚀,能自动控制反应釜的升温和降温,便于进行负压(抽真空)操作,适用范围广的自动温控高压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自动温控高压反应釜,釜体由不锈钢制成,釜体盖上连接有压力表测温管和冷却管以及进出料管、进出料阀,冷却水通过调节阀由进水管进入冷却管经出水管流出,温度控制仪(17)的温度传感器置于反应釜的测温点(测温管或油浴)中,釜体由电热磁力搅拌器的加热元件加热、磁力搅拌子搅拌,釜体内表面和测温管、冷却管的外表面以及釜体内的磁力搅拌子外表面有聚四氟乙烯外衬,进(出)料管采用玻璃进(出)料管,在冷却水进口与调节阀之间是连接温度控制仪(1)继电器的电磁阀,温度控制仪(1)的温度传感器置于反应釜的测温点(测温管或油浴)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测量釜体内的反应压力的压力表与釜体之间连接有隔离阀;玻璃进(出)料管,由通孔螺帽和玻璃法兰、橡胶垫圈与釜体固定连接。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2为玻璃进(出)料管与釜体的连接结构图如图1所示由不锈钢制成的釜体(8),釜体盖上连接有压力表(23)、测温管(9)和冷却管(10)以及进出料管(11)、进出料阀(25),在压力表(23)与釜体(8)之间连接有隔离阀(22),釜体(8)内表面有聚四氟乙烯内衬(24),测温管(9)、冷却管(10)的外表面有聚四氟乙烯外衬,在冷却水(2)与调节阀(4)之间是连接温度控制仪(1)继电器的电磁阀(3),反应釜的测温点即测温管(9)内(或油浴(15)中)有温度控制仪(1)、(17)的温度传感器(7)、(16),冷却水(2)通过调节阀(4)由进水管(5)进入冷却管(10)经出水管(6)流出,釜体(8)置于油浴(15)中,底部是电热磁力搅拌器(18),釜体(8)内、隔板(14)下部分别有磁力搅拌子(12)、(13)。磁力搅拌子(12)的外表面是有聚四氟乙烯外衬。
如图2所示玻璃进(出)料管(11),由通孔螺帽(19)和玻璃法兰(20)、橡胶垫圈(21)与釜体(8)固定连接。
其工作过程是,打开调节阀(4),接通XMT101数显调节仪温度指示控制仪(1),其继电器导通使电磁阀(3)开启,自来水经电磁阀(3)、调节阀(4)流入进水管(5)、冷却管(10),由出水管(6)排出。关闭阀门(22)抽真空,用惰性气体置换空气,反应物料置入高压反应釜体(8)中,打开隔离阀(22),使釜体(8)与压力表(23)接通。
接通XMT101温度数显调节仪(1),XCT-191温度指示控制仪(17)和电热磁力搅拌器(18)的电源,打开电热磁力搅拌器(18)的搅拌开关,使搅拌子(12)、(13)对反应物料和油浴(15)中的油进行搅拌,温度控制仪(16)控制电热磁力搅拌器(18)的电热元件对其加热。
将XMT101温度数显调节仪(1)和XCT-191温度指示控制仪(17)按进行反应所需控制的温度事先设定,高压反应釜体(8)升温进入工作状态。
当加热温度达到XCT-191温度指示控制仪(17)的设定温度值时,其中的可控硅电压调整器进入工作状态,提供维持电流,使温度恒定在设定温度值上。若使用普通的继电器型温度控制仪,其继电器断开停止加热或继电器导通开始加热,使温度恒定在设定温度值上。
放热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使釜体(8)内的温度超过XMT101温度数显调节仪(1)的定温度时,其继电器导通,电磁阀(3)自动打开,自来水经电磁阀(3)、调节阀(4)流入进水管(5)、冷却管(10)、由出水管(6)排出,对釜体(8)中的物料进行冷却降温,当釜体(8)内的温度降到低于XMT101温度数显调节仪(1)的设定温度时,其继电器自动断开,电磁阀(3)自动关闭,停止通冷却水。如此往复,把釜体(8)内的温度控制在设定的温度上,从而达到自动升温和自动降温的目的。反应完毕,打开进(出)料阀(25),借助釜体(8)内反应产生的压力(如反应不增加压力,可用惰性气体进行加压)将反应混合物经玻璃进(出)料管(11)和进(出)料阀(25)放出、收集后处理。
本实用新型相比已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釜体(8)内表面和测温管(9)、冷却管(10)的外表面以及釜体(8)内的磁力搅拌子外表面均有聚四氟乙烯外衬(24),用玻璃进(出)料管(11)替代不锈钢进料管,在不影响高压反应釜的耐压强度条件下,解决了高压反应釜的耐腐蚀问题,即在弱酸、弱碱、有机溶剂或强酸、强碱,特别是盐酸的条件下都能正常使用,扩大了使用范围。
2、在冷却水(2)与调节阀(4)之间连接由继电器控制的电磁阀(3),反应釜的测温点上有温度控制仪(1)的温度传感器(7),在超过设定温度时,其继电器导通使电磁阀(3)自动打开,冷却水经冷却管对物料进行降温;当低于设定温度时,其继电器断开使电磁阀(3)自动关闭,停止通冷却水降温。往复循环,控制温度在设定的温度值上。便于控制放热反应的进行,提高了高压反应釜的温度控制精度。
3、测量釜体(8)内的反应压力的压力表(23)与釜体(8)之间连接一隔离阀(22)充压时打开,抽真空时关闭,便于进行负压(抽真空)操作。
权利要求1.自动温控高压反应釜,釜体(8)由不锈钢制成,釜体盖上连接有压力表(23)、测温管(9)和冷却管(10)以及进出料管(11)、进出料阀(25),冷却进水(2)通过调节阀(4)由进水管(5)进入冷却管(10)经出水管(6)流出,温度控制仪(17)的温度传感器(16)置于反应釜的测温点(测温管(9)或油浴(15))中,釜体由电热磁力搅拌器(18)的加热元件加热、磁力搅拌子(12)、(13)搅拌,其特征在于釜体(8)内表面有聚四氟乙烯内衬(24)、测温管(9)、冷却管(10)的外表面有聚四氟乙烯外衬(24),采用玻璃进(出)料管(11),在冷却进水(2)与调节阀(4)之间是连接温度控制仪(1)继电器的电磁阀(3),温度控制仪(1)的温度传感器(7)置于反应釜的测温点(测温管(9)或油浴(15))中,磁力搅拌子(12)的外表面有聚四氟乙烯外衬(24),进(出)料管(11)是硬质玻璃进(出)料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温控高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测量釜体(8)内的反应压力的压力表(23)与釜体(8)之间连接有隔离阀(2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温控高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玻璃进(出)料管(11),由通孔螺帽(19)和玻璃法兰(20)、橡胶垫圈(21)与釜体(8)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自动温控高压反应釜,属于对自动温控高压反应釜结构的进一步改进。特征是釜体内表面和测温管、冷却管的外表面以及釜体内的磁力搅拌子外表面均有聚四氟乙烯外衬,进(出)料管采用硬质玻璃进(出)料管,在冷却水与调节阀之间是由温度控制仪继电器控制的电磁阀,温度控制仪的温度传感器置于反应釜的测温管或油浴中。本反应釜具有耐腐蚀,能自动控制反应釜的升温和降温,便于进行负压(抽真空)操作,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文档编号B01J3/04GK2277297SQ9623371
公开日1998年4月1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9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9日
发明者熊贵志, 于作龙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