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湿法除尘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工业窑炉烟气治理(或工业性粉尘治理)的除尘脱硫装置,属于自动旋流装置。
现有的湿法除尘脱硫装置一般采用内置电动机结构。为了达到高效率的除尘效果,在设计中多采用多级旋转圆盘和多台内置电动机的简单组合结构。这种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高温、腐蚀性气体的状态下,存在着电动机易被腐蚀,易受热损坏等缺点,电动机的维修难度大。同时,该装置主体所占空间大,如二级除尘的湿法除尘脱硫装置设计中主体客器高度已达到3M,三级除尘更是高达4-5M,造成设备过于庞大,浪费材料,增加成本,安装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体容器体积较小,除尘效率高且电动机不易腐蚀,维修方便的湿法除尘脱硫装置,以克服上述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湿法除尘脱硫装置主要由装有内衬的圆柱体和安装在圆柱体内的供水装置、多级串联雾化器、除雾器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多级串联雾化器的转动轴二端各设有轴承盒,轴承盒固定在圆柱体的支座上,转动轴伸出圆柱体的一端设有转动皮轮,转动皮轮与安装在圆柱体外的电动机之间设有皮带。电动机通过皮带带动转动皮轮转动使多级串联雾化器的转动轴带动多级串联雾化器的旋转圆盘高度旋转。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湿法除尘脱硫装置采用外置电动机结构,使湿法除尘脱硫装置的主体容器所占空间大大缩小,如二级除尘的湿法除尘脱硫装置主体容器高度可控制在2M以下,三级除尘可控制在3M以下,电动机的安装维修方便且不易腐蚀、损坏;同时,可根据环保的要求增加湿法除尘脱硫装置的内设级数以提高除尘效率。适用于粉尘浓度高(300G/M左右),粉径粒径小的除尘,分级除尘效率在50%时,粉尘粒径可小0.3UM的烟气除尘,如陶瓷生产煤窑的除尘。而且除尘效率高达98%不淤塞,水的汾尘浓度可达到200G/L,除硫率可达到90-92%,选用于可变流量的气流。具备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效果明显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动皮轮设计在湿法除尘脱硫装置上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动皮轮设计在湿法除尘脱硫装置下方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
图1,图2,实施例的湿法除尘脱硫装置主要由装有内衬的圆柱体4和安装在圆柱体4内的供水装置8、多级串联雾化器5、除雾器1等组成。圆柱体4为内衬钢板或石材、水泥等无机材料的塔形容器,圆柱体4的上端设有净化气体出口12,底部设有污水出口14,底侧设有烟尘入口13。多级串联雾化器5的旋转圆盘3采用内衬钢板结构,旋转圆盘3串联在多级串联雾化器5的转动轴9上,转动轴9二端各设有轴承盒及支座2、6,支座2、6固定在圆柱体4上,转动轴9伸出圆柱体4的一端设有转动皮轮7,转动轴9上端可增设除雾器1或挡水板1。供水装置8采用轴心供水,供水出水口可选用扁嘴形或半月扁形、开口圆环形等,供水装置8供给每个旋转圆盘3清水。电动机10安装在圆柱体4外面,电动机10通过皮带11带动转动皮轮7转动使多级串联雾化器5的转动轴9带动多级串联雾化器5的旋转圆盘3高度旋转。
工作时,旋转圆盘3在水平面内产生和分布液滴,输入的烟尘从圆柱体4的塔底切向进入圆柱体4容器,烟尘在旋转上升中通过这些平面,在液滴从圆盘到圆柱体容器壁的路程上液滴与烟尘碰撞,在多级碰撞后的液滴与烟尘混合物以螺旋形路线通向塔顶,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及分布液滴的惯性促使含烟尘液滴碰撞在容器壁上聚合成液膜,在重力作用下液膜下滑形成污水排出,净化后气体经除雾器1后排入大气中。
权利要求1.一种湿法除尘脱硫装置主要由装有内衬的圆柱体(4)和安装在圆柱体(4)内的供水装置(8)、多级串联雾化器(5)、除雾器(1)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多级串联雾化器(5)的转动轴(9)二端各设有轴承盒和支架(2,6),支架(2,6)固定在圆柱体(4)上,转动轴(9)伸出圆柱体(4)的一端设有转动皮轮(7),转动皮轮(7)与安装在圆柱体(4)外面的电动机(10)之间设有皮带(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圆柱体(4)为内衬钢板或石材、水泥等无机材料的塔形容器,圆柱体(4)的上端设有净化气体出口(12),底部设有污水出口(14),底侧设有烟尘入口(13);多级串联雾化器(5)的旋转圆盘(3)串联在多级串联雾化器(5)的转动轴(9)上,转动轴(9)上端可增设除雾器(1)或挡水板(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工业窑炉烟尘治理的除尘脱硫装置,属于自动旋流装置。它主要由装有内衬的圆柱体4和安装在圆柱体4内的供水装置8、多级串联雾化器5、除雾器1等组成;其电动机10安装在圆柱体4外面,电动机10通过多级串联雾化器5的转动轴9带动多级串联雾化器5的旋转圆盘3旋转。由于采用外置电动机结构,使主体容器所占空间大大缩小,同时,增加湿法除尘脱硫装置的内设级数以提高除尘效率。
文档编号B01D53/78GK2295523SQ9722291
公开日1998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19日
发明者刘木龙 申请人:刘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