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差扩散式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464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压差扩散式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生产中油水分离装置的改进。
目前,一些处于中后期开采阶段的油田,其油井采出液含水量高达90%以上,采出液脱水处理后,脱出的水一部份作为注水补充液,重新注入油层,多余的部分则直接向自然界排放,这部份需排放的水,排放量很大,一个中等规模的注水站每日排放水量有上万立方米,而这种排放水尚含有极小量油份,随排放水排入自然界,油份积少成多,对环境有污染,而目前已有的各种油水分离技术设备,用来处理这种大排量、极小含油份的水是极不经济的,也是不现实的。就像在田地里收获庄稼一样,联合收割机收割过后,仍有极少量的谷粒收不尽,要想收获这些剩余的谷粒,就必需另找途径。现有的油田生产用的油水分离设备,如电脱水装置等是处理高含油量的油井采出液,目前其工艺收率都是按百分数设计的,而要用以处理含油量只有万分数级的脱出水,就极不经济、也是不可能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设计一种能处理这种大排量极少含油量的排放水的工艺装置,在不影响排放效率的情况下,能把油份分离出来,提高排放水质标准,达到环保要求,又不增加排放费用,达到经济实用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一个恰当大的容器内,装有矩形框架式进水管(1)其底部一侧开有进水口(6),顶部相反一侧开有出水槽,含油水由进水口进入后,返行到顶部出水槽,形成水帘,流入由框架式徊流管(2)、容器外壳(3)和隔水板(4)构成第一级水池,流入过程中经爆气扩散分离油分,框架式徊流管底部迎水面开有进水槽,顶部相反面开有出水槽,爆气扩散后的水,在第一级水池内,经徊流管流入下一级水池,徊流管与进水管有一定高度差,二级徊流管之间也有一定高度差,把水由上一级水池压到下一级水池,油份上浮,并继续形成水帘爆气扩散,含油水经过这样多级压差爆气扩散后,进入框架式出水管(5),出水管底部迎水面开有进水槽,顶部相反面开有出水口(7)形成反压差,使脱出的油留在容器内,由排油孔(8)排出,脱出油份后的净水由出水口排出。
本方案利用排放水自身流动能量,不增加能源消耗,利用徊流管形成压差爆气扩散,分离油份,不用过滤介质与化学药剂,又不影响排放效率,是一种经济的适用于大排放量,极少含油份水质的油水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油份可以回收利用,因此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综合效益。
说明书附图图1一种压差扩散式油水分离装置示意图
1.进水管 2.徊流管 3.容器外壳4.隔水板 5.出水管 6.进水口 7.出水口 8.排油孔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容器内的矩形框架进水管(1),其底部横管一侧开有进水口(6)顶部横管全长开有出水槽,位置与进水口方向相反,含油水由进水口进入后返行到顶部出水槽,形成水帘,流入由框架式徊流管(2)容器外壳(3)和隔水板(4)构成的第一级水池,流入过程中产生爆气扩散作用,分离出油份。框架式徊流管底部横管迎水面全长开有进水槽,顶部横管相反方向开有出水口形成反压差使脱出的油份留在容器内,由排油孔(8)排出,净水由出水口(7)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压差扩散式油水分离装置,它是由进水管、徊流管、容器外壳、隔水板、和出水管组成,其特征是进水管(1)制成矩形框架,底部一侧开有进水口(6)顶部相反一侧开有出水槽,徊流管(2)也制成相应的矩形框架,其底部迎水面开有进水槽,顶部相反方向开有出水槽,框架间装有隔水板(4),出水管(5)底部迎水面开有进水槽,顶部相反一侧开有排水口(7)。以上各部件由容器外壳(3)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差扩散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是进水管、徊流管、出水管矩形框架制成梯级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压差扩散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容器外壳、进水管、徊流管、出水管可用金属、塑料、玻璃钢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压差扩散式油水分离装置,在一容器内装有框架式进水管、徊流管和出水管,它们之间形成梯级排列,徊流管框架中间设有隔水板,形成梯级水池,含油水进入进水管后返行到其顶部出水槽,形成水帘爆气扩散后,流入第一级水池,并把水遂级压入下一级水池,油份上浮,含油水经多级压差爆气扩散后,进入出水管,利用压差反力把油份留在容器内,由排油孔排出,净水由出水口排出。
文档编号B01D17/025GK2397977SQ9924697
公开日2000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8日
发明者张振荣, 严光烈 申请人:东营市东营区万华工业发展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