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双辊甘蔗压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改进的双辊甘蔗压榨机。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半封闭框架的改 进的双辊甘蔗压榨机,其用于提供操作便利坚固性和改进的性能。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技术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在他的印度专利No. 186646中充分描述并提 出了改进的双辊甘蔗压榨机。在例如美国、南非、非洲地区工业产权组织等国家中的数个相 应的国外专利已经获得授权。与先前的压榨机相比,所述专利中提出的双辊压榨机具有在 所述专利的说明书中例举的独特优点。在所述压榨机中,使用了一个或多个带齿或者铸铁 类型的输入辊,而不需要封闭的固定压力槽来压紧/压紧输送的准备好的甘蔗/甘蔗渣片, 其中,连接到用于自由浮动上辊的杠杆臂的枢转的液压系统被设置成在较小的液压下提供 更大的载荷,同时易于上辊的拆除,并且关于现有的压榨机,减少的液压密封故障获得了低 的维护成本、低耗能和改进的性能。
[0003] 尽管相同发明人的所述专利中提出的所述双辊压榨机在安装和工作中具有独特 的优点,但是发现具有以下仍需改进的局限性:
[0004] 1.仍需要加固所述压榨机中的主轴座框架。
[0005] 2.仍需要用于下辊轴承的侧支撑的更好配置。
[0006] 3.需要提供用于具有螺栓配置的下辊轴承的更好的锁定布置。
[0007] 4.需要不拆除上辊来方便地组装/拆除下辊。
[0008] 5.需要消除锥形楔形件,以提供强度并减小主轴座框架中的应力,并便于操作以 及维护。
[0009] 6.需要在刮板上设置吸取或浸渍液体输入装置,用以将吸取或浸渍液体输送到甘 蔗渣片,来增加提取效率。
[0010] 7.需要甘蔗渣片的锯齿形行程,用以提供更好的渗透性来改进提取效率。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消除专利No. 186646中提出的双辊甘蔗压榨机的上述局限 性,提供一种新型特别设计的半封闭框架来支承重物的力以及波动载荷,其在底端通过 销-衬套结构或者任何其它装置设置到主轴座主框架的底部。在顶端,部件通过一个或多 个销-衬套结构或者任何其它的装置固定到主轴座。
[0012] 本发明的具有半封闭框架的双辊压榨机改变甘蔗渣片行程通道来相互平衡并提 供甘蔗负载的有效使用。这提供了更多的排放位置,获得更高的提取效率。更多排放位置 的设置还导致主辊上果汁载荷的减少并将带来更多的节能。
[0013] 除了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半封闭框架39以外,专利No. 186646中双辊压榨机的所有 特征也都包含在新发明中。
【附图说明】
[0014]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新型半封闭框架39以及专利No. 186646中的双辊压榨机的 配置和布置。
[0015] 图2更详细地示出了新型半封闭框架。
[0016] 图3示出了专利No. 186646的常规和改进的双辊压榨机,其中图3-1示出了常规 的双辊压榨机,图3-2和图3-3示出了改进的双辊甘蔗压榨机。
[0017] 下面表1详细地描述了双辊压榨机以及半封闭框架的相应组件的附图标记。图1 和图2中没有具体出现的附图标记表示在专利No. 186646的图3-1到图3-3中例举的组件。
[0018] 表 1
【主权项】
1. 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具有半封闭框架,并包括多个串联的改进的双親压棒模 块,每个所述改进的双親压棒模块具有一对主压棒親,包括下親(14)和上親(15),所述下 親(14)在两端可旋转地安装到一对主框架(17)/主轴座(17)中,所述上親(15)可旋转 地安装到一对顶梁/杠杆臂/旋转臂(18)中,每个所述顶梁的一端在所述主轴座(17)的 上端附近朝着输入侧可枢转地连接,W便于旋转所述顶梁和所述上親(15),液压加载装置 (12)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顶梁(18)的末端和所述主框架(17)的底部之间,至少一个输入 親靠近所述主压棒親(14,15)设置,所述输入親具有带果汁排放结构的附有导向板的刮板 (29),所述输入親安装在辅助框架(30)上并且所述辅助框架被刚性地或者可枢转地安装 在所述主框架(17)上,W用于可旋转地调节载荷并将所述输入親(28)设定在所需位置,半 封闭框架(39)用来支承重力和波动载荷,其在底端通过销-衬套结构(41)安装到所述主 轴座主框架(17)的底部,所述半封闭框架(39)在顶端通过一个或两个销-衬套结构或任 何其它的结构(40)安装到所述主轴座框架(1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親(15)和所述 下親(14)的中也轴线或者是垂直的,或者在垂直轴线的任一侧具有20°的角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親(14)的 直径与所述上親(15)的直径的比例为大约1: 1到1 : 0.90。
4. 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 框架(30)被刚性地或者可枢转地安装在邻近所述主框架(17)的单独底部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 梁(18)在其邻近所述液压加载装置(22)的自由端还设有机械支撑装置(27),所述机械支 撑装置(27)连接在所述主框架(17)的底部和所述顶梁(18)之间,用于在所述液压加载装 置(22)发生故障或者出现缺陷时将所述上親(15)支撑在按压/操作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親(15)和所述下親(14)在其外周表面上设有任何类型的凹槽,其中的一个或者两者具有 W常规形式形成莲花親的穿孔。
7. 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 棒親和所述下压棒親中的一个或两个都设有常规已知形式的排汁凹槽和排汁刀(37)。
8. 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用于压紧 甘藏/甘藏渣片的所述输入親(28)的数目为2,第二输入親(32)在其任一端被安装在所述 主框架/主轴座(17)的顶部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 框架(30)和所述主框架(17)在上端附近通过液压装置(34)柔性地互连,用W可变地调节 所述输入親之间和/或所述输入親和所述主压棒親之间的间隙。
10. 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 框架(17)和第H输入親在上端附近通过已知的机械装置(30)相互刚性地连接,用W维持 親的所需设置。
11. 根据权利要求1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用于压 紧甘藏/甘藏渣片的所述输入親(28, 32, 35)的数目为3,所述第H输入親(35)在所述第一 输入親(28)的上方在其任一端被安装到所述辅助框架(30)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1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H输入親(35)在任一端被安装于突起/巧架上,所述突起/巧架或者一体形成,或者W已 知的方式固定到所述主框架(17),所述第H输入親的轴承在形成于所述突起中的凹槽内可 滑动,用W调节所述输入親(28,32,35)之间的间隙。
13. 根据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 入親(28, 32, 35)是带有凹槽的親或者带有凹槽的穿孔親(莲花)或者带齿的親或者带齿 的穿孔親或者该些親的任意组合。
14. 根据权利要求1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 入親(28, 32, 35)中布置在下方的输入親设有附有导向板的刮板(29),布置在上方的输入 親设有或者未设有附有导向板的刮板(29)。
15. 根据权利要求1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存在 H个压棒親的串联中的第一模块为改进的双親压棒模块,用W从甘藏渣挤出最大可能的水 分,W改进初次提取并便于二次棒汁的再循环,从而进一步改进提取。
16. 根据权利要求1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存在H 个压棒親的串联中的最后一个模块为改进的双親压棒模块,用W从甘藏渣挤出最大可能的 水分,由此改进其热量值,当在锅炉中用作燃料时,增加了所述甘藏渣的效率。
17. 根据权利要求1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液压缸 (22)被布置在框架(39)的下端,W便于维护。
18. 根据权利要求1到17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 架(39)能够旋转回来W移除顶销(40),并便于所述下親(14)的简单且方便的移除,从而维 护配置,允许在不需要如W前的配置中所需的那样移除所述上親(15)的情况下进行拆卸。
19. 根据权利要求1到18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 封闭框架(39)可W是任何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帽或杆。
20. 根据权利要求1到19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親甘藏压棒机,其特征在于,设置在 所述输入親(28)和所述输入親(32)上的刮板(29)设有吸取或浸溃液体输送装置(43),用 W将吸取或浸溃液体输送到所述甘藏渣。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双辊甘蔗压榨机,其具有半封闭框架,并包括多个串联的改进的双辊压榨模块。每个改进的双辊压榨模块包括下辊和上辊,下辊在两端可旋转地安装到一对主框架中,上辊可旋转地安装到一对顶梁中。每个所述顶梁的一端朝着输入侧可枢转地连接在主框架的上端附近,以便于旋转所述顶梁和所述上辊。设置液压加载装置,其可枢转地连接在顶梁的末端和主框架的底部之间。在底端安装到主轴座的底部的半封闭框架被设计成支承重力和波动载荷。
【IPC分类】C13B10-06, B02C4-28, B02C4-02, B02C4-32
【公开号】CN104661756
【申请号】CN201380043820
【发明人】包萨希卜·尼卡姆, 萨钦·尼卡姆
【申请人】包萨希卜·尼卡姆, 萨钦·尼卡姆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3年8月12日
【公告号】EP2888050A2, US20150184257, WO2014033749A2, WO2014033749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