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泵式强力喷射除烟尘味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3707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泵式强力喷射除烟尘味霾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具体是一种自栗式强力喷射除烟尘味霾机。
【背景技术】
[0002]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与社会管理的首要大事,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目前的环保设备种类多,但多是设备比较大,造价比较高,维护比较困难,这些严重制约了环保工作的开展和成果O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易维护、使用效果好的自栗式强力喷射除烟尘味霾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栗式强力喷射除烟尘味霾机,包括外壳和转子,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为圆形,夕卜壳侧壁上部设置有烟气入口,外壳侧壁下部设置有净气出口,所述转子设置在外壳内,且转子的截面圆心与外壳内壁的截面圆心重合;所述转子设置有转轴,转子采用双桶结构,外桶与内桶的截面为同心圆,外桶的桶壁上设置有水喷射孔,水喷射孔螺旋设置在外桶的桶壁上;所述转子设置有吸水口 ;所述外桶与内桶之间的间隙设置有导水槽,导水槽与水喷射孔连通,且位置适配。
[000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采用立式或半立式。
[000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和转子侧部下方均设置有位置适配的水位线。
[000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水口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吸水口和第二吸水口,第一吸水口与第二吸水口对应设置在转子底部外桶与内桶形成的圆环的直径两端。
[0008]所述吸水口、导水槽以及水喷射孔的数量均大于等于I个。
[000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作为动力输入轴与驱动电机连接,转子的转速通过调节驱动电机来调节。
[00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与驱动电机的连接处位于转子的上部。
[00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转速为0-15r/S。
[00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水口沿转子底部倾斜向上设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外壳与转子组合,利用具有圆形内壁的外壳、双桶转子,以及转子双桶形成的倾斜设置的吸水口、导水槽和水喷射孔,实现对处理液的自动吸取和提升,利用电机驱动转子转动即可实现处理液的循环吸附,结构简单,能耗低,大大提高了空气净化的效果,降低了处理液的用量,且便于维修维护;同时本发明的外壳和转子尺寸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放大或缩小,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及家庭的空气净化。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发明的转子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发明的转子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卜外壳;2-水位线;3-内转子;4-转轴;5-烟气入口;6-净气出口; 7-导水槽;8-外桶;9-内桶;10-第一吸水口 ; 11-第二吸水口 ; 12-转子底部;13-水喷射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自栗式强力喷射除烟尘味霾机,包括外壳I和转子3,所述外壳I和转子3侧部下方均设置有位置适配的水位线2,水位线2以下设置处理液或处理水;所述外壳I采用立式或半立式,外壳I外壁可以是圆形或任意形状,外壳I的内壁设置为圆形,外壳I侧壁上部设置有烟气入口 5,外壳I侧壁下部设置有净气出口 6,所述转子3设置在外壳I内,且转子3的截面圆心与外壳I内壁的截面圆心重合;所述转子3设置有转轴4,转轴4作为动力输入轴与驱动电机连接,转轴4与驱动电机的连接处位于转子3的上部,转子3的转速通过调节驱动电机来调节;转轴4的转速为0-15r/s;所述转子3采用双桶结构,外桶8与内桶9的截面为同心圆,外桶8的桶壁上设置有水喷射孔13,水喷射孔13螺旋设置在外桶8的桶壁上;所述转子3设置有吸水口;所述外桶8与内桶9之间的间隙设置有导水槽7,导水槽7与水喷射孔13连通,且位置适配;所述吸水口、导水槽7以及水喷射孔13的数量均大于等于I个。
[0020]所述吸水口沿转子底部12倾斜向上设置,吸水口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吸水口10和第二吸水口 11,第一吸水口 10与第二吸水口 11对应设置在转子底部12外桶8与内桶9形成的圆环的直径两端。
[002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外壳I与转子3形成一个空气净化空间,水位线2以下放入处理水或处理液,转子3采用转轴4与驱动电机连接实现转动,当转子3转动时,处理水从转子底部12的吸水口吸入外桶8与内桶9之间形成的导水槽7中,在转子3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及导水槽7的压力下,加速加压,由水喷射孔13喷出,转速越大,水喷出的力度和密度越高,撞击到外壳I的内壁后回流至外壳I底部水位线2以下,形成一个工作循环;
由于吸水口是倾斜向上设置,所以随着转子3的转动,吸水口会不间断的切割水往导水槽7上部流动,水流运动轨迹为弧形。
[0022]净化空气时,污染的空气从烟气入口5进入后,会从上而下流动,最终由净气出口 6流出,污染的空气与水喷射孔13喷出的水相遇,在高速水流的作用下,空气中的颗粒被水吸收完全,沉降在机底部,而净化后的空气则由净气出口 6排出;本发明长时间使用后,处理水会变成脏水污水,故而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两组设备同时使用,污染空气经第一组设备净化后进入第二组设备净化,从而保证最终处理后的气体无烟、尘、味,提高净化效果。
[00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自栗式强力喷射除烟尘味霾机,包括外壳(I)和转子(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I)的内壁设置为圆形,外壳(I)侧壁上部设置有烟气入口(5),外壳(I)侧壁下部设置有净气出口(6),所述转子(3)设置在外壳(I)内,且转子(3)的截面圆心与外壳(I)内壁的截面圆心重合;所述转子(3)设置有转轴(4),转子(3)采用双桶结构,外桶(8)与内桶(9)的截面为同心圆,外桶(8)的桶壁上设置有水喷射孔(13),水喷射孔(13)螺旋设置在外桶(8)的桶壁上;所述转子(3)设置有吸水口;所述外桶(8)与内桶(9)之间的间隙设置有导水槽(7),导水槽(7)与水喷射孔(13)连通,且位置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栗式强力喷射除烟尘味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I)采用立式或半立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栗式强力喷射除烟尘味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I)和转子(3)侧部下方均设置有位置适配的水位线(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栗式强力喷射除烟尘味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口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吸水口(10)和第二吸水口(11),第一吸水口(10)与第二吸水口(II)对应设置在转子底部(12)外桶(8)与内桶(9)形成的圆环的直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栗式强力喷射除烟尘味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口、导水槽(7)以及水喷射孔(13)的数量均大于等于I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栗式强力喷射除烟尘味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作为动力输入轴与驱动电机连接,转子(3)的转速通过调节驱动电机来调节。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栗式强力喷射除烟尘味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与驱动电机的连接处位于转子(3)的上部。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栗式强力喷射除烟尘味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的转速为0_15r/s。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栗式强力喷射除烟尘味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口沿转子底部(I 2)倾斜向上设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泵式强力喷射除烟尘味霾机,包括外壳和转子,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为圆形,外壳侧壁上部设有烟气入口,下部设有净气出口,转子设在外壳内,转子设置有转轴,转轴与驱动电机连接,转子采用双桶结构,外桶与内桶的截面为同心圆,外桶的桶壁上设有水喷射孔,水喷射孔螺旋设置在外桶的桶壁上;所述转子设置有吸水口,吸水口沿转子底部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外桶与内桶之间的间隙设置有导水槽,螺旋设置的导水槽与水喷射孔连通,且位置适配;本发明结构简单,能耗低,大大提高了空气净化的效果,降低了处理液的用量,且便于维修维护;同时本发明的外壳和转子尺寸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放大或缩小,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及家庭的空气净化。
【IPC分类】A61L9/14, B01D47/06
【公开号】CN105498408
【申请号】CN201610033137
【发明人】武柔权
【申请人】武柔权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