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量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39230阅读:1823来源:国知局
吸量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量管。
【背景技术】
[0002]吸量管是具有分度线的量出式玻璃量取仪器。现有的吸量管的结构为直管型,使用者由于使用错误的方法来操作吸量管,导致吸量管损坏或者错误读数,量取结果的误差大,吸量管的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量管,该吸量管便于使用者夹持,不易从手上滑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量管,所述吸量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外周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有多个夹持槽,所述夹持槽能够与手指相配合。
[0005]优选地,所述管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多个夹持槽位于所述刻度线的上方。
[0006]优选地,所述夹持槽包括第一夹持槽、第二夹持槽和第三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位于所述管体沿着所述管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管体的外周壁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三夹持槽位于所述管体的外周壁的第二侧面上。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关于所述管体的轴线对称。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三夹持槽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之间。
[0009]优选地,所述夹持槽的宽度为5mm-10mm。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槽的下端与所述刻度线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10mm-15mm。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三夹持槽的下端与所述刻度线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20mm-30mm。
[0012]优选地,所述管体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通的第一直管段、圆台段、第二直管段和尖管段,所述刻度线位于所述第二直管段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一直管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直管段的外径。
[0013]优选地,所述多个夹持槽位于所述第二直管段的顶部。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吸量管的管体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夹持槽,该夹持槽向内凹陷,并且该夹持槽能够与手指相配合。这样,使用者使用时只需用手指贴合在夹持槽的槽底,就能够紧紧捏住该吸量管的管体,正确操作吸量管,准确读数。
[0015]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吸量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第一直管段I’ -第二直管段
[0020]2-圆台段3-尖管段
[0021]4-第一夹持槽5-第二夹持槽
[0022]6-第三夹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4]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量管,吸量管包括管体,管体的外周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有多个夹持槽,夹持槽能够与手指相配合。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吸量管的管体的外周壁上设置多个夹持槽,该夹持槽向内凹陷,并且该夹持槽能够与手指相配合。这样,使用者使用时只需用手指贴合在多个夹持槽的槽底,就能够紧紧捏住该吸量管的管体,正确操作吸量管,准确读数。
[0026]上述操作中,为了方便使用者捏住该吸量管时能够准确对吸量管内的液体进行读数,优选地,该管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刻度线,多个夹持槽位于刻度线的上方。
[0027]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夹持槽的数量以及具体的位置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使得操作者更便于用手指夹持该吸量管,优选地,如图1所示,夹持槽包括第一夹持槽4、第二夹持槽5和第三夹持槽6 ;第一夹持槽4和第二夹持槽5位于管体沿着管体的轴向设置于管体的外周壁的第一侧面上,第三夹持槽6位于管体的外周壁的第二侧面上。夹持时,大拇指贴合在第三夹持槽6,中指贴合在第二夹持槽5上而食指与第一夹持槽4相贴合,三只手指均匀用力就能够紧紧的夹持住该吸量管。其中,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指的是管体的外周壁在轴向上的局部曲面,并且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设置为关于管体的轴线对称。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方便使用者的手指从两个相对的方向握住吸量管,手指对吸量管外壁的压力更大,摩擦力也更大,使得该吸量管不易从手指中滑落损坏。
[0028]此外,为了符合人体夹持物件的习惯以及人体中指、大拇指和食指的长度,使得使用者夹持时更顺手,优选将第三夹持槽6位于第一夹持槽4和第二夹持槽5之间。
[0029]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手指贴合在夹持槽上,优选夹持槽的宽度为5mm-10mm。进一步地,当手指夹持部位距离吸量管中的液体液面较近时,由于手指的温度对吸量管管壁产生少量的热胀冷缩效果,使得对刻度线直接进行读数会发生较大误差,影响取液的准确性,因此为了增大手指夹持时与液体液面的距离,优选地,第二夹持槽5的下端与刻度线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10mm-15mm,第三夹持槽6的下端与刻度线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20mm-30mmo
[0030]在实际使用中,为了使得夹持吸量管稳定、取液精确、移液更方便,优选该管体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通的第一直管段1、圆台段2、第二直管段I’和尖管段3,刻度线位于第二直管段I’的外周壁上,第一直管段I的外径小于第二直管段I’的外径。同时,为了进一步减少手指温度对吸量管读数的影响,优选将多个夹持槽设置在第二直管段I’的顶部。
[0031]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2]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3]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吸量管,所述吸量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外周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有多个夹持槽,所述夹持槽能够与手指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多个夹持槽位于所述刻度线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槽包括第一夹持槽(4)、第二夹持槽(5)和第三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4)和第二夹持槽(5)位于所述管体沿着所述管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管体的外周壁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三夹持槽(6)位于所述管体的外周壁的第二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关于所述管体的轴线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持槽(6)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槽⑷和第二夹持槽(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吸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槽的宽度为5mm_1mm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槽(5)的下端与所述刻度线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10mm-1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持槽(6)的下端与所述刻度线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20mm-30m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通的第一直管段(1)、圆台段(2)、第二直管段(Γ )和尖管段(3),所述刻度线位于所述第二直管段(Γ )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一直管段(I)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直管段(Γ )的外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夹持槽位于所述第二直管段(Γ)的顶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量管,所述吸量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外周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有多个夹持槽,所述夹持槽能够与手指相配合。该吸量管便于使用者夹持,不易从手上滑落。
【IPC分类】B01L3-02
【公开号】CN204448042
【申请号】CN201420736596
【发明人】汤强, 许月明, 方玲, 程旺开, 琚琳
【申请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