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流板捕雾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9290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流板捕雾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化产回收系统煤气脱硫、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是一种对脱硫塔后煤气含液滴进行处理的捕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湿法脱硫工艺中,经吸收塔处理后的煤气夹带了大量的液滴,如果不除去这些浆体液滴,沉积在吸收塔下游设备内,形成硬垢,造成堵塞,且加速设备的腐蚀。回收脱硫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脱硫塔作为气液接触装置,普遍存在雾沫夹带现象。为了使塔后煤气含液滴降到更低,保证鼓风机及后续工段的长效运行,在脱硫塔煤气出口与煤气主管道连接一段管道内加一捕雾器,来增加脱硫后煤气夹带物的捕除效果。
[0003]捕雾器在实现去除液滴的同时自然会对通过管道的气流产生一定的阻力,而目前的捕雾器在去除液滴效果及对气流阻力之间不能取得更好的平衡。
[0004]当前形式下,研究应用一种折流板捕雾器,既满足去除液滴的效果,又能够达到不过大的对气流产生阻碍,非常具有实际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流板捕雾器,既满足去除液滴的效果,又能够达到不过大的对气流产生阻碍,使得两者可以合理的相互平衡。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折流板捕雾器,包括壳体、折流板、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框架为圆环形,支撑框架的轴向为X向、径向为Y向;在支撑框架内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在Y向上分布且相互平行设置;
[0007]每个折流板由五部分组成,依次为上直板、上倾斜板、中间直板、下倾斜板、下直板;所述的上直板、中间直板、下直板均与支撑框架的轴线平行;所述上倾斜板连接在上直板与中间直板之间,且与中间直板呈45度角相接;所述下倾斜板连接在中间直板与下直板之间且与中间直板呈45度角相接;
[0008]两个相邻折流板的上直板之间的间隙、两相邻折流板的中间直板之间的间隙、两相邻折流板的下直板之间的间隙均为LI ;
[0009]每一个折流板中,中间直板与上直板之间在Y向上的距离为L2 ;L2与LI相等;
[0010]每一个折流板中,在X向上所述上直板、下直板的长度相等,所述中间直板的长度小于上直板或下直板的长度。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一个所述的折流板中,在X向上中间直板的长度为上直板的长度的四分之三。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所述折流板采用厚度为Imm的板材制成。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所述壳体由两个半壳对接而成,对接处设置法兰盘,两个半壳沿X向上排列设置;每个半壳由小直径段、过渡段、大直径段组成,两个半壳的大直径段对接在一起,两个半壳的底部均设置有泄油口。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满足去除液滴的效果,又能够达到不过大的对气流产生阻碍,使得两者可以合理的相互平衡。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一个半壳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流板及支撑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所示折流板及支撑框架的俯视图;
[0020]图5为图4的A-A视图;
[0021]图6为图5的I处放大图;
[0022]图中:1壳体,11半壳,12小直径段,13过渡段,14大直径段,15泄油口,
[0023]2折流板,21上直板,22上倾斜板,23中间直板,24下倾斜板,25下直板,
[0024]3支撑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6所示,该折流板捕雾器,包括壳体、折流板、支撑框架,其特别之处是:所述支撑框架3为圆环形,支撑框架3的轴向为X向、径向为Y向;在支撑框架3内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的折流板2,所述折流板2在Y向上分布且相互平行设置。
[0026]每个折流板2由五部分组成,依次为上直板21、上倾斜板22、中间直板23、下倾斜板24、下直板25。所述的上直板21、中间直板23、下直板25均与支撑框架3的轴线平行。
[0027]所述上倾斜板22连接在上直板21与中间直板23之间,且与中间直板23呈45度角相接。所述下倾斜板22连接在中间直板23与下直板25之间且与中间直板23呈45度角相接。
[0028]两个相邻折流板的上直板21之间的间隙、两相邻折流板的中间直板23之间的间隙、两相邻折流板的下直板25之间的间隙均为LI ;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LI为40_。
[0029]每一个折流板中,中间直板23与上直板21之间在Y向上的距离为L2 ;L2与LI相等,即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L2也为40mm。
[0030]每一个折流板中,在X向上所述上直板21、下直板25的长度相等,所述中间直板23的长度小于上直板21或下直板25的长度。
[0031]更进一步的优选:一个所述的折流板中,在X向上中间直板23的长度为上直板21的长度的四分之三。例如图6所示实施例中,中间直板23的长度为30mm,上直板21、下直板25的长度均为40mmo
[0032]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折流板2优选采用厚度为Imm的板材制成。
[0033]该实施例中,所述壳体I由两个半壳11对接而成,对接处设置法兰盘,两个半壳11沿X向上排列设置;每个半壳由小直径段12、过渡段13、大直径段14组成,两个半壳的大直径段对接在一起,两个半壳11的底部均设置有泄油口 15。
[0034]本实用新型中的“上” “下” “左” “右” “前” “后”均是为了方便描述而采用的相对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位置,不能理解为绝对位置而构成对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5]该捕雾器在提高去除液滴效果的同时,又能够达到不过大的对气流产生阻碍,使得两者可以合理的相互平衡,以达到捕雾装置的最佳效果。
【主权项】
1.一种折流板捕雾器,包括壳体、折流板、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框架为圆环形,支撑框架的轴向为X向、径向为Y向;在支撑框架内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在Y向上分布且相互平行设置; 每个折流板由五部分组成,依次为上直板、上倾斜板、中间直板、下倾斜板、下直板;所述的上直板、中间直板、下直板均与支撑框架的轴线平行;所述上倾斜板连接在上直板与中间直板之间,且与中间直板呈45度角相接;所述下倾斜板连接在中间直板与下直板之间且与中间直板呈45度角相接; 两个相邻折流板的上直板之间的间隙、两相邻折流板的中间直板之间的间隙、两相邻折流板的下直板之间的间隙均为LI ; 每一个折流板中,中间直板与上直板之间在Y向上的距离为L2 ;L2与LI相等; 每一个折流板中,在X向上所述上直板、下直板的长度相等,所述中间直板的长度小于上直板或下直板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流板捕雾器,其特征是:一个所述的折流板中,在X向上中间直板的长度为上直板的长度的四分之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流板捕雾器,其特征是:所述折流板采用厚度为Imm的板材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流板捕雾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由两个半壳对接而成,对接处设置法兰盘,两个半壳沿X向上排列设置;每个半壳由小直径段、过渡段、大直径段组成,两个半壳的大直径段对接在一起,两个半壳的底部均设置有泄油口。
【专利摘要】一种折流板捕雾器,包括壳体、折流板、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支撑框架为圆环形,其轴向为X向、径向为Y向;在支撑框架内设若干个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在Y向上分布且相互平行设置;构成折流板中的上直板、中间直板、下直板均与支撑框架的轴线平行;上、下倾斜板分别连接在上直板与中间直板之间、中间直板与下直板之间且均与中间直板45度角相接;两相邻折流板的上直板之间、中间直板之间、下直板之间的间隙均为L1;每一个折流板的中间直板与上直板之间在Y向上的距离为L2并与L1相等,在X向上,上、下直板的长度相等,中间直板的长度小于上或下直板的长度。该捕雾器既满足去除液滴的效果,又能够达到不过大的对气流产生阻碍,合理的相互平衡。
【IPC分类】B01D45/06, C10K1/00
【公开号】CN204745886
【申请号】CN201520455729
【发明人】牟振龙, 姜颖, 朱宁征, 王佰虎, 李祝涛
【申请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