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效真空浓缩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16973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双效真空浓缩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浓缩器,具体涉及一种能快速实现单双级变换的双效真空浓缩器。
【背景技术】
[0002]灵芝药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历代医药家视为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神奇珍品。目前,已知灵芝属(Ganoderma)真菌约100余种,分布最广的为赤芝(G.lu-cidum),其次为紫芝(G.japonicum),还有树舌(G.applana-tum)、松杉灵芝(G.tsugae)和簿树芝(G.capense)等均供药用。经过大量临床研究,灵芝对神经衰弱、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克山病、高原不适症、肝炎、出血热、消化不良、气管炎等各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0003]药理研究证明,灵芝和树舌(野生平盖灵芝)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主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真菌溶菌酶(fungal lysozyme),以及糖类(还原糖和多糖)、麦角留醇、三蔽类、香豆精甙、挥发油、硬脂酸、苯甲酸、生物碱、维生素B2及C等;孢子还含甘露醇、海藻糖(trehalose)ο
[0004]为了让灵芝和树舌(野生平盖灵芝)更好地发挥它的药效,通常需要对灵芝进行粉碎加工,制成灵芝粉,再对灵芝粉进行深加工和提取,制成各种口服药剂等。而双效浓缩器是提取灵芝主要成分的常用设备。一般的双效浓缩器采用外加热自然循环与真空负压方式,蒸发速度快,浓缩比重大。液料在全密封中无泡沫浓缩,用本设备浓缩出来的药液,具有无污染,药味浓。然而现在的双效浓缩器只能实现双效浓缩,由于管路设计上的限制,无法实现将双效浓缩改变为两台并联的单效浓缩。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效真空浓缩器,该双效真空浓缩器不仅可以实现双效真空浓缩,通过改变三通阀的启闭状态,还可将其改变为两台相互并联的单效真空浓缩器,其管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单双效转换操作方便。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效真空浓缩器,其主要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一蒸发器、第二加热器、第二蒸发器、分水器、冷凝器和收集罐。
[0007]所述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的底部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0008]所述第一加热器的上部与第一蒸发器的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喷气管道,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底部经第一回流管道连接至第一加热器的底部。
[0009]所述第一蒸发器的上端蒸汽出口与三通阀的进汽口相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排汽口经第一蒸汽管连接至第二加热器,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排汽口经第二蒸汽管连接至四通接头的第一接口。
[0010]所述第二加热器的上部与第二蒸发器的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喷气管道,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底部经第二回流管道连接至第二加热器的底部。
[0011]所述第二加热器的上端蒸汽出口设置有第三控制阀,并连接至四通接头的第二接
□ ο
[0012]所述四通接头的第三接口经第三蒸汽管和第四控制阀与分水器相连接。
[0013]所述四通接头的第四接口经第四蒸汽管连接至冷凝器,所述收集罐安装在冷凝器的下部。
[0014]为了节约能源,减少蒸发器上的热量散发,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隔层。
[0015]为了便于观测蒸发器内的液位情况,防止因蒸发器内液位过高(漫过喷气管道的出气口),而导致蒸发器内产生泡沫,从而影响蒸发效果。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上还设置有液位计。通过观察液位计的液位变化,当液位达到警戒位置时,及时调节,防止蒸发器内产生泡沫。
[0016]由于单靠透过观测孔的自然光或室内灯光来为蒸发器内部提供光源,其光照强度不够,无法清楚观测到蒸发器内部的情况,为了便于从蒸发器的观测孔上观测其内部的情况,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上部设置有防雾灯。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是该双效真空浓缩器不仅可以实现双效真空浓缩,通过改变三通阀的启闭状态,还可将其改变为两台相互并联的单效真空浓缩器,其管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单双效转换操作方便。
[0019]二是在第一、二蒸发器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隔层,减少蒸发器上的热量散发,节约能源。
[0020]三是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上还设置有液位计。通过观察液位计的液位变化,当液位达到警戒位置时,及时调节,防止蒸发器内产生泡沫。
[0021]四是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上部设置有防雾灯,为蒸发器内部提供充足的照明,便于观测其内部情况。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双效真空浓缩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标号说明:1 一第一加热器2—第一蒸发器3—第二加热器4一第二蒸发器5 —分水器6 —冷凝器7 —收集罐8 —进料管9 一第一控制阀10—第二控制阀11 一第一喷气管道12 —第一回流管道13 —三通阀14 一第一蒸汽管15—第二蒸汽管16—四通接头17 —第二喷气管道18 —第二回流管道19 一第三控制阀20—第三蒸汽管21—第四控制阀22—第四蒸汽管23—保温隔层24 —液位计25—观测孔26—防雾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内容和构造特点能更容易地被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技术要点对本申请进一步的说明。
[00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效真空浓缩器包括第一加热器1、第一蒸发器2、第二加热器3、第二蒸发器4、分水器5、冷凝器6和收集罐7。
[0026]所述第一加热器1和第二加热器2的底部连接有进料管8,所述进料管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
[0027]所述第一加热器1的上部与第一蒸发器2的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喷气管道11,所述第一蒸发器2的底部经第一回流管道12连接至第一加热器1的底部。
[0028]所述第一蒸发器2的上端蒸汽出口与三通阀13的进汽口相连接,所述三通阀13的第一排汽口经第一蒸汽管14连接至第二加热器3,所述三通阀13的第二排汽口经第二蒸汽管15连接至四通接头16的第一接口。
[0029]所述第二加热器4的上部与第二蒸发器的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喷气管道17,所述第二蒸发器4的底部经第二回流管道18连接至第二加热器4的底部。
[0030]所述第二加热器4的上端蒸汽出口设置有第三控制阀19,并连接至四通接头16的第二接口。
[0031 ]所述四通接头16的第三接口经第三蒸汽管20和第四控制阀21与分水器5相连接。
[0032]所述四通接头16的第四接口经第四蒸汽管22连接至冷凝器6,所述收集罐7安装在冷凝器6的下部。
[0033]为了节约能源,减少蒸发器上的热量散发,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隔层23。
[0034]为了便于观测蒸发器内的液位情况,防止因蒸发器内液位过高(漫过喷气管道的出气口),而导致蒸发器内产生泡沫,从而影响蒸发效果。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上还设置有液位计24。通过观察液位计的液位变化,当液位达到警戒位置时,及时调节,防止蒸发器内产生泡沫。
[0035]由于单靠透过观测孔25的自然光或室内灯光来为蒸发器内部提供光源,其光照强度不够,无法清楚观测到蒸发器内部的情况,为了便于从蒸发器的观测孔上观测其内部的情况,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上部设置有防雾灯26。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双效真空浓缩器,其主要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一蒸发器、第二加热器、第二蒸发器、分水器、冷凝器和收集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的底部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所述第一加热器的上部与第一蒸发器的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喷气管道,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底部经第一回流管道连接至第一加热器的底部; 所述第一蒸发器的上端蒸汽出口与三通阀的进汽口相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排汽口经第一蒸汽管连接至第二加热器,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排汽口经第二蒸汽管连接至四通接头的第一接口; 所述第二加热器的上部与第二蒸发器的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喷气管道,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底部经第二回流管道连接至第二加热器的底部; 所述第二加热器的上端蒸汽出口设置有第三控制阀,并连接至四通接头的第二接口; 所述四通接头的第三接口经第三蒸汽管和第四控制阀与分水器相连接; 所述四通接头的第四接口经第四蒸汽管连接至冷凝器,所述收集罐安装在冷凝器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真空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隔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真空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上还设置有液位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真空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上部设置有防雾灯。
【专利摘要】一种双效真空浓缩器,它包括第一、二加热器、第一、二蒸发器、分水器、冷凝器和收集罐。第一、二加热器的底部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第一蒸发器的上端蒸汽出口与三通阀的进汽口相连接,三通阀的第一排汽口经第一蒸汽管连接至第二加热器,三通阀的第二排汽口经第二蒸汽管连接至四通接头的第一接口;第二加热器的上端蒸汽出口设置有第三控制阀,并连接至四通接头的第二接口;四通接头的第三接口经第三蒸汽管和第四控制阀与分水器相连接;四通接头的第四接口经第四蒸汽管连接至冷凝器,收集罐安装在冷凝器的下部。该双效真空浓缩器不仅可以实现双效真空浓缩,通过改变三通阀的启闭状态,还可将其改变为两台相互并联的单效真空浓缩器。
【IPC分类】B01D1/26, B01D1/30
【公开号】CN205127430
【申请号】CN201520973977
【发明人】张维元
【申请人】福建省菌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