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塔溢流管防堵塞排气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3456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脱硫塔溢流管防堵塞排气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硫塔溢流管防堵塞排气口结构,它的排气管是一个与n形管道内径相同的带弯头的排气管,排气管与n形管道的脱硫塔侧的直管顶处直接连通;排气管出口侧的管道上连接一个排物收集桶,排物收集桶底部与n形管道顶部联通;排气管的弯头伸到排物收集桶内,要求弯头的出口高度与烟道入口底面高度相同。由于排气管的内径与n形管道的内径相同,排气时不会出现排气口堵塞和虹吸现象;由于排气管的弯头管口朝向排物收集桶,喷出的浓度较高的浆液会直接排到排物收集桶内,喷出浆液100%的被收集,收集后再从n形溢流管出口排出,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和腐蚀底部设备。
【专利说明】
脱硫塔溢流管防堵塞排气口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烟气脱硫塔。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是控制燃煤二氧化硫污染的重点,锅炉烟气脱硫工艺以石灰石石膏法为主,通过脱硫塔进行烟气脱硫。该工艺脱硫稳定,设计合理,脱硫效果可达到99%。目前的多数脱硫塔设计都是以塔内作为脱硫岛,即减少占地面积,又减少环节。由于脱硫岛内浆液将会很高,所以在脱硫塔I上必须安装溢流管。脱硫塔溢流管的构造和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从图1看出,溢流管为η形管道3,n形管道3的顶部高度一般设计在烟道入口 2底面高度H值以下0.4m处,为防止虹吸现象的发生,还要在η形管道3顶部加装与大气相通的排气管4,排气管4直径25_,排气管4出口高度与烟道入口 2底面高度一致。由于液位根据二氧化硫浓度的变化,投放的石灰石浆液量也会改变,当塔内浆液浓度较高时,由于排气口管道较细,会出现排气口堵塞,堵塞后产生虹吸现象作用,造成大量浆液溢流。为了防止堵塞,有的扩大排气口直径,但液位降低时又会造成排气口浆液喷出,喷出的液体不但给环境造成污染,还会腐蚀底部设备。因此,需要对现有排气口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脱硫塔溢流管排气口结构的不足,设计一种新型排气口结构的脱硫塔溢流管。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脱硫塔溢流管防堵塞排气口结构,它包括安装在脱硫塔上的η形管道,η形管道上设有排气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排气管是一个与η形管道内径相同的带弯头的排气管,排气管与η形管道的脱硫塔侧的直管顶处直接连通;排气管出口侧的管道上连接一个排物收集桶,排物收集桶底部与η形管道顶部联通;排气管的弯头伸到排物收集桶内,要求弯头的出口高度与烟道入口底面高度相同。
[000?]优选的,11形管道的内径为200mm,排物收集桶内直径为400mm、高度为500mm。
[0007]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的积极效果是:
[0008]由于排气管的内径与η形管道的内径相同,排气时不会出现排气口堵塞和虹吸现象;由于排气管的弯头管口朝向排物收集桶,喷出的浓度较高的浆液会直接排到排物收集桶内,喷出浆液100 %的被收集,收集后再从η形溢流管出口排出,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和腐蚀底部设备。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现有脱硫塔溢流管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1]图例说明,1-脱硫塔,2-烟道入口,3-η形管道,4-排气管,5-连接管,6-排物收集桶。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图1是现有脱硫塔溢流管安装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在【背景技术】中已经详述,在此不再重述。
[0013]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塔溢流管防堵塞排气口结构,包括安装在脱硫塔I上的η形管道3,n形管道3上设有排气管4。其中,所述的排气管4是一个与η形管道内径相同的带弯头的排气管4,排气管4与η形管道3的脱硫塔侧的直管顶处(图2的A处)直接连通;它还包括一个设在排气管4出口管道上的排物收集桶6,排物收集桶6的底部通过一节连接管5与η形管道3顶部另一侧直接连通(图2的B处),并且使上述排气管4的弯头伸到排物收集桶6内,要求弯头的出口高度与烟道入口 2底面高度h值相同。
【主权项】
1.一种脱硫塔溢流管防堵塞排气口结构,它包括安装在脱硫塔上的η形管道,η形管道上设有排气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排气管是一个与η形管道内径相同的带弯头的排气管,排气管与η形管道的脱硫塔侧的直管顶处直接连通;排气管出口侧的管道上连接一个排物收集桶,排物收集桶底部与η形管道顶部联通;排气管的弯头伸到排物收集桶内,要求弯头的出口高度与烟道入口底面高度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塔溢流管防堵塞排气口结构,其特征在于,η形管道的内径为200mm,排物收集桶内直径为400mm、高度为500mm。
【文档编号】B01D53/80GK205517235SQ201620348939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发明人】万奎营
【申请人】万奎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