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7533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合型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型除尘装置,该装置包括一除尘过滤器、一除尘电极以及一放电电极,且该装置既能起到过滤型除尘器的作用,也能作为静电除尘器,更具体来讲,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型除尘装置,该装置的除尘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使一除尘过滤器具有长得多的工作寿命和改善的性能。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地使用低硫煤作为燃料,燃烧所排烟尘的电阻率逐渐增大。这既造成对灰尘的俘获率降低,也造成反电离现象的产生,在产生反电离的情况下,保持静电除尘器所需理想条件就成为不可能的了,从而降低了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与静电除尘器不同的是,过滤器型除尘器能保持稳定而高效的除尘率,而不受灰尘电学特性的影响。但是,过滤器型除尘器也存在一个问题随着灰尘过滤工作的进行,俘集在过滤器上的灰尘层将会越来越厚,因而,过滤器的压力损失将会升高,由此造成过滤器不能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该问题,就需要定期对过滤器进行清理,以将灰尘从过滤器的表面上清除掉。但是,如果通入到过滤器中的含尘气体的含尘量很高、或者灰尘的过滤速度很高,则由于灰尘的固有特性,灰尘层不能很好地脱落,或者脱落的灰尘也趋于重新吸附到相邻的过滤器上,导致过滤器的除尘性能降低。
为了防止灰尘的二次吸附,并保持除尘工作的正常进行,就需要勤繁或频繁地执行过滤器的清理过程。对过滤器的过度清理容易造成过滤器微孔的尺寸变大。这将导致除尘性能的降低,并造成过滤器受到腐蚀或破坏,或者会缩短其工作寿命。
此外,为了克服过滤器型除尘器和静电型除尘器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出现了一种结合了这两种除尘装置的混合型除尘装置。但是,由于静电型除尘装置的放电电极会产生发电火花,除尘过滤器易于受到破坏,造成无法正常工作,所以也存在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设计一种混合型除尘装置,该装置可防止对除尘过滤器的损坏,并使得俘集在过滤器上的灰尘容易被清除掉。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型除尘装置,该装置使得通入到除尘装置中的含尘气体能在装置中均匀地散布。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型除尘装置,该装置能使得过滤后的清洁气体能均匀地聚集并排出到外界。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型除尘装置,该装置使得含尘气体能优化地流向除尘过滤器和除尘电极。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设计一种混合型除尘装置,该装置使得汇集起来的灰尘或清除掉的灰尘能容易地聚集在除尘装置的下部。
根据本发明,通过设计了一种混合型除尘装置而实现了上述目的以及其它的目的,该混合型除尘装置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带有入流道和出流道;一隔板,其设置在壳体内,并具有多个过滤器安装孔,这些安装孔之间相互离开设定的间隔;多个圆筒形除尘过滤器,它们设置在壳体中,每个过滤器的一端都安装在一个过滤器安装孔中,并从隔板向下延伸;多个除尘电极,它们设置在壳体内,除尘电极偏斜地连接到隔板的下表面上,并从此处向下延伸,它们位于除尘过滤器的相对两侧;多个放电电极,它们设置在壳体内,放电电极连接到上下一对安装环上,这一对安装环设置在壳体内;以及一导气围挡,其从隔板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并位于入流道与除尘过滤器及电极之间,出流道设置在壳体的一侧上,其设置位置位于隔板上方。
优选的是,该混合型除尘装置还可包括一空气喷射部分,其设置在壳体外部;一空气管,其与空气喷射部分相连接;以及多个设置在壳体内的剥尘喷气嘴,其与空气管相连接,其所在位置对应于各过滤器安装孔。
该混合型除尘装置最好还包括一入流渐扩管,其设置在入流道和壳体之间。
优选的是,该混合型除尘装置还包括一出流渐缩管,其设置在出流道与壳体之间。
优选的是混合型除尘装置还包括一后导气围挡,其从隔板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并位于出流道与除尘过滤器及电极之间。
混合型除尘装置最好还包括一设置在壳体下部的漏斗,该漏斗具有倾斜面和排尘道。
下面将对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混合型除尘装置进行描述。


图1是一个敞开的立体图,图中表示了该优选实施例的混合型除尘装置。
如图1所示,该混合型除尘装置包括一矩形的壳体10。矩形壳体10具有一入流道11,该入流道与一段入流渐扩管13相连接,入流渐扩管设置在壳体10一侧的下部10;并具有一出流道12,其与一段出流渐缩管12相连接,渐缩管设置在壳体10另一侧的上部。
在壳体10内,设置了一水平隔板50,该隔板上具有多个过滤器安装孔51。在这些安装孔51内分别插入了多个除尘过滤器40,过滤器40从过滤器安装孔51向下延伸。在隔板50的下方偏斜地连接了多片除尘电极30,且这些电极从此处向下延伸,并位于过滤器40的相对两侧。在除尘电极的外部设置了数个垂直延伸的放电电极20,这些电极与上下一对放电电极安装环60相连接。
此外,壳体12的下表面被设计为向下倾斜地延伸向一排尘道17,从而形成一个漏斗15。在一空气管81的下部制有多个剥尘喷气嘴80,空气管81所在的位置与除尘过滤器40相对应。空气管81与一空气喷射部分82相连接,空气喷射部分设置在壳体10的外部。
入流道11作为含尘气体流入到壳体10中的通道,出流道12则作为净化后的洁净空气从壳体10中流出的通道。
此外,入流渐扩管13使得进入的含尘气体能被分散开,从而能流向除尘电极30和除尘过滤器40。
出流渐缩管14使得净化后的气流能会聚在一起流向出流道12。
漏斗15的功能是将在过滤过程中形成的灰尘、以及由剥尘喷气嘴80吹离下来的灰尘聚集成团,在该漏斗处,倾斜面16引导着灰尘向下经排尘道17排出到外部。
最好在排尘道17上设置一回转泵或回转阀,从而可将聚集在排尘道17一侧的灰尘强制排出。
过滤器安装孔51用于紧固地保持着过滤器40。过滤器安装孔51还作为过滤后气体流到隔板50上方的通道,也作为从喷气嘴80喷射出的空气流到过滤器40中的通道。
安装环60包括一上环和一下环,在它们之间连接了数个放电电极20。上下安装环在垂直方向上相互分开,但在壳体10中都位于隔板50的下方。
安装环60与壳体10之间最好是电隔绝的,从而防止高电压的漏电。
由一导气围挡70对从入流道11通入的含尘气体进行导流,使含尘气体能均匀地流到各偏斜安装的除尘电极30之间的间隙中。也就是说,导气围挡70能使流入到除尘电极30间隙中的含尘气体更为均匀,这样就能更彻底、更高效地俘获气体的中灰尘。
空气喷射部分82向剥尘喷气嘴80输送外界空气,喷气嘴81将输入的空气向下喷射向过滤器40。
喷射气流迫使过滤器40和除尘电极30上的灰尘脱离过滤器或电极,并聚集在漏斗15中,从而,使得剥尘作业易于执行,并使过滤器和电极的除尘效率达到最大。
图2a是一个俯视剖面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整个混合型除尘装置,图2b是一个放大的俯视剖面图,表示了该除尘装置的主要部件。
如图2a和图2b所示,当含尘气体经入流道11引入到壳体10中时,在流经入流渐扩管13后被均匀地分散开,然后,由导气围挡70进行引导,分散开的含尘气体流入到各除尘电极30之间的间隙中。
如上所述,当含尘气体被引入到除尘电极30之间的间隙中时,受放电电极20所产生的静电力作用,含尘气体中所含的灰尘就被带上了电,从而被吸附到除尘电极30上,这样就对含尘气体进行了净化,而获得洁净的气体。
一后导气围挡90使得避开除尘电极30、并流向下游位置的那部分含尘气体被返送向除尘电极30,并重新流入到除尘电极之间的间隙中。
另外,如图2b所示,流入的含尘气体急剧地转向到除尘电极30之间的间隙中,并撞击到除尘电极30上。此时,含尘气体中所含灰尘由于其自身的惯性而不能跟随含尘气体的流动路线,从而移向除尘电极30,并吸附到电极30上,从而就实现了更为彻底的除尘效果。
与此同时,施加在放电电极20上的高电压可能会产生放电火花。但在本发明中,由于除尘电极被设置成环绕着除尘过滤器40,且发电电极20被设置在除尘电极30的外侧,所以巧妙地使除尘过滤器40免受发电火花的损坏。
在含尘气体中的部分灰尘被除尘电极30和放电电极20用电学方法俘获之后,含尘气体就流到除尘电极30内侧,并流入到除尘过滤器40中,这样就可更为充分地对其进行净化。
通过这样的彻底净化,含尘气体就变为了清洁气体,并通过隔板50上的过滤器安装孔51流到壳体10的上方。然后,清洁气体通过出流道12排到外部,且在排出的过程中,通过出流渐缩管14实现了气体流动阻力的降低。
图3是一个垂向剖面图,该图示意性地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型除尘装置的除尘工作过程。在图中,含尘气体的流动路线用箭头表示。
如图所示,含尘气体经入流道11流入到壳体10中,然后通过入流渐扩管13而被分散,并从除尘电极30的外侧流入到内侧。之后,含尘气体中的灰尘由于受到放电电极20所产生的静电力作用,而被俘集到除尘电极30上,其中的放电电极20固定到安装环60上。
如上文提到的那样,在用电除尘过程对含尘气体执行过充分的净化之后,含尘气体流到除尘电极内侧,并穿入设置在两行除尘电极之间除尘过滤器40。含尘气体在经过除尘过滤器40之后,就流到了壳体10的上部。
在含尘气体穿入过滤器40的过程中,其被进一步地彻底净化,从而变为清洁气体。
净化后的清洁气体通过设置在壳体10上部的出流道12排到外界。
另外,放电电极20的放电火花是在除尘过滤器40的外侧产生的,因而,除尘过滤器40不会被放电火花损坏,从而就能延长除尘过滤器40的工作寿命。
图4是一个垂向剖面图,该图示意性地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型除尘装置的剥尘工作过程。在该图中,从空气喷射部分82喷出的空气用箭头表示。
在含尘气体被电极20、30以及过滤器40进行净化的过程中,灰尘会吸附到除尘电极30以及过滤器的外表面上,从而形成灰尘层。这些灰尘层会显著降低它们的除尘效率。
当出现这种除尘效率降低的情况时,如图4所示,就从空气喷射部分82经空气管81向喷气嘴80输送空气。输入的空气从排气口80向下喷出,并喷向过滤器40,从而就能清除掉灰尘层。
更详细来讲,如图4所示,在剥尘过程中,当从喷气嘴80喷出的空气从过滤器40顶部流向其底部时,空气就会流到过滤器的外表面,并经过除尘电极30之间的间隙。
空气在穿越过滤器40以及电极30之间的间隙时,会冲击到过滤器40以及电极30上吸附的灰尘层,并将灰尘层从过滤器和电极上吹下去。清除下来的灰尘沿倾斜面16移向漏斗15,并通过排尘道17排出到外界。
在剥尘过程中,从除尘过滤器40上清除下来的灰尘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流向除尘电极30,并被俘获在电极上。这样就能显著降低二次吸附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其中的二次吸附是指从除尘过滤器40上清除下来的灰尘再次吸附到该过滤器40或相邻的过滤器40上。
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型除尘装置具有如下的优点。
如上所述,除尘过滤器能保持很高的除尘效率,同时还能提高其除尘效率,并延长工作寿命。也就是说,在除尘过滤器中,能防止压力损失升高,并能显著提高过滤速度,还能增加细微灰尘的除尘比,且使除尘过滤器免于被高压放电火花所损坏。
另外,过滤器上聚积的灰尘易于被清除掉,同时,在清除过程中还不损坏过滤器。因而,可提高过滤器的除尘比,并能显著减少在剥尘过程中灰尘再次吸附到过滤器上的情况,这样就减小了过滤器的压力损失,也减少了执行剥尘作业的次数。
另外,进入的含尘气体是被均匀地分散到除尘装置的内部。因而,能更为均匀地执行除尘操作,由此可提高除尘效率。
此外,净化后的清洁气体被平滑地会聚在一起,并排到外界,因此,提高了除尘效率和除尘性能。
另外,含尘气体优化地流入到除尘过滤器和除尘电极中。因而,除尘操作能更均匀地进行,由此提高了除尘效率。
另外,俘获住的灰尘和清除下来的灰尘易于会聚在除尘装置的下部,且聚积起来的灰尘可容易地排出到外部。
尽管在上文中例示性地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悖离本发明保护范围和设计思想的前提下,可以有各种形式的变型、附加和替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合型除尘装置,其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带有入流道和出流道;一隔板,其设置在壳体内,并具有多个过滤器安装孔,这些安装孔之间相互离开设定的间隔;多个圆筒形的除尘过滤器,它们设置在壳体中,每个过滤器的一端都安装在一个过滤器安装孔中,并从隔板向下延伸;多个除尘电极,它们设置在壳体内,除尘电极偏斜地连接到隔板的下表面上,并从此处向下延伸,它们布置在除尘过滤器的相对两侧;多个放电电极,它们设置在壳体内,放电电极连接到上下一对安装环上,这一对安装环设置在壳体内;以及一导气围挡,其从隔板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并位于入流道与除尘过滤器及电极之间,出流道设置在壳体的一侧上,其所在位置位于隔板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空气喷射部分,其设置在壳体外部;一空气管,其与空气喷射部分相连接;以及多个设置在壳体内的剥尘喷气嘴,其与空气管相连接,其所在位置对应于各过滤器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入流渐扩管,其设置在入流道与壳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出流渐缩管,其设置在出流道与壳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后导气围挡,其从隔板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并位于出流道与除尘过滤器及电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在壳体下部的漏斗,该漏斗具有一倾斜面和一排尘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型除尘装置,该装置的除尘性能得到了改善,同时还延长了装置中除尘过滤器的工作寿命。其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带有入流道和出流道。在壳体内设置了如下的元件一带有过滤器安装孔的隔板。每一除尘过滤器的一端都安装到过滤器安装孔中,并从隔板延伸出去。除尘电极偏斜地连接到隔板的下表面上,并从此处向下延伸,且布置在除尘过滤器的相对两侧。多个放电电极连接到上下一对安装环上。一导气围挡从隔板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并位于入流道与除尘过滤器及电极之间。出流道设置在壳体的一侧上,其所在位置位于隔板上方。
文档编号B03C3/34GK1478583SQ02148898
公开日2004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9日
发明者孙宰翼, 朴永玉, 朴石周, 林正焕, 金相道, 催浩竞, 朴贤设 申请人:韩国能源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