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268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风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的灰尘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涉及旋风吸尘分离领域的技术中,如US4593429、US4643748所述。US4593429描述了一个呈充分圆柱形的外部旋风体、一个呈截头圆锥形的高效旋风体,高效旋风体位于外部旋风体的内部。在这些旋风体中,带有灰尘的气流在旋风体的上端部切向地进入到旋风体内,干净的气流通过位于机体上半部的排出口,从旋风机体中排出,灰尘和其它外来颗粒被收集在旋风体的底部。然而灰尘,尤其是头发、大颗粒的灰尘颗粒会堵塞从外旋桶引导到内旋桶的空气出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分离效果。
US4643748描述了一个外部容器、在外部容器的内部带有一个高效旋风分离器。为解决US4593429技术中的问题,该技术发明在高效旋风分离器的外围设置一个呈圆形的防尘罩。通过防尘罩上所设置的环管部件,来防止大颗粒灰尘堵塞外部容器的气流出口;同时,该发明在高效旋风体的外部另设置了一个锥形挡灰罩,其位于接收室和容器气流出口中间,挡灰罩部件的如此设置阻碍了须状物进入容器气流出口,使得须状物保留在容器内,减小了堵塞外部容器气流出口的可能性。但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外部分离室的分离效果并未得到很好地改善,灰尘颗粒尤其是细灰,仍然会游离在分离室内,沿气流方向上升,从而堵塞气流出口,影响了整体灰尘分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风分离装置,能更好地解决旋风分离器的气流出口被灰尘颗粒堵塞的问题,以此进一步提高灰尘从气流中分离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包括旋风筒体、设置于所述的旋风筒体的内腔中的导流管,所述的导流管的轴心线与所述的旋风筒体的轴心线相平行或相重合,所述的旋风筒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旋风筒体的内壁与导流管的外壁之间构成旋风分离室,所述的进气口的下方和出气口的下方的旋风分离室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喇叭形挡灰罩,所述的挡灰罩上分布有多个穿孔。
所述的挡灰罩呈部分截锥形,挡灰罩的轴心线与所述的旋风筒体的轴心线相重合,所述的挡灰罩的锥形外表面与所述的轴心线的夹角90°≤α<180°。
所述的出气口处罩有网孔挡板,所述的挡灰罩的上端部固定于所述的网孔挡板的下端部。
所述的出气口处罩有网孔挡板,所述的挡灰罩固定于所述的网孔挡板下方的导流管上。
所述的挡灰罩的固定于所述的导流管上的根部与所述的网孔挡板的下端部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的出气口处罩有过滤器,所述的挡灰罩的上端部固定于所述的过滤器的下端部。
所述的出气口处罩有过滤器,所述的挡灰罩固定于所述的过滤器下方的导流管上。
所述的挡灰罩的固定于所述的导流管上的根部与所述的过滤器的下端部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的过滤器为圆筒形,其轴心线与所述的旋风筒体的轴心线相重合。
所述的网孔挡板的轴心线与所述的旋风筒体的轴心线相重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在所述的进气口的下方和出气口的下方的旋风分离室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喇叭形挡灰罩,使得灰尘、脏物,尤其是细灰被气流压在挡灰罩的下部,从而能充分发挥旋风分离装置的分离效果。如此,承载少部分灰尘的气流才可进入出气口,大大降低了出气口处的过滤器或网孔挡板被堵塞的可能性,以此进一步提高灰尘分离效果。


附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多级旋风分离装置)的主剖视图;附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多级旋风分离装置)的主剖视图;附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心过滤器分离装置)的主剖视图;附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心过滤器分离装置)的主剖视图;其中1、挡灰罩;2、穿孔;3、旋风筒体;4、网孔挡板;5、网孔;6、旋风分离室;7、导流管;8、积尘室;9、底盖;10、气流输出通道;11、导流通道;12、第二级旋风筒体;13、第二级旋风室;14、第二级气流输出口;15、第二级导流柱;16、气流输出导管;17、进气口;18、出气口;19、轴心线;20、过滤器;21、间隙;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附图1和附图2所示的多级旋风分离装置、附图3和附图4所示的中心过滤器作为实施例,实施例的描述仅作为解释,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
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包括旋风筒体3、设置于所述的旋风筒体3的内腔中的导流管7,所述的导流管7的轴心线与所述的旋风筒体3的轴心线19相重合,所述的旋风筒体3具有进气口17和出气口18,所述的旋风筒体3的内壁与导流管7的外壁之间构成旋风分离室6,所述的进气口17的下方和出气口18的下方的旋风分离室6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喇叭形挡灰罩1,所述的挡灰罩1相对于所述的导流管7固定地设置,所述的挡灰罩1上分布有多个穿孔2。旋风筒体3是第一级旋风分离器,气流从进气口17进入旋风分离室6,由挡灰罩1把带有细灰的气流挡在其下方,少量带灰的气流经过网孔挡板4进入导流通道11内,第二级旋风分离器12由多个组成,气流经过第二级旋风室13后再从第二级气流输出口14进入气流输出通道10,而灰尘则进入积尘室8。
所述的挡灰罩1呈部分截锥形,挡灰罩1的轴心线与所述的旋风筒体3的轴心线19相重合,所述的挡灰罩1的锥形外表面与所述的轴心线19的夹角90°≤α<180°。
如附图1,所述的出气口18处罩有网孔挡板4,所述的挡灰罩1的上端部固定于所述的网孔挡板4的下端部。
如附图2,所述的出气口18处罩有网孔挡板4,所述的网孔挡板4的轴心线与所述的旋风筒体3的轴心线19相重合。所述的挡灰罩1固定于所述的网孔挡板4下方的导流管7上,所述的挡灰罩1的固定于所述的导流管7上的根部与所述的网孔挡板4的下端部之间具有间隙21。
如附图3,所述的出气口18处罩有过滤器20,所述的过滤器20为圆筒形,其轴心线与所述的旋风筒体3的轴心线19相重合。所述的挡灰罩1的上端部固定于所述的过滤器20的下端部。如附图4,所述的出气口18处罩有过滤器20,所述的挡灰罩1固定于所述的过滤器20下方的导流管7上。所述的挡灰罩1的固定于所述的导流管7上的根部与所述的过滤器20的下端部之间具有间隙21。
附图3和附图4的实施例中,气流经过过滤器20过滤后,向上再进入气流输出通道10内向下排出,挡灰罩1可以把包括细灰和须状物的气流挡在其下方。
权利要求
1.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包括旋风筒体(3)、设置于所述的旋风筒体(3)的内腔中的导流管(7),所述的导流管(7)的轴心线与所述的旋风筒体(3)的轴心线(19)相平行或相重合,所述的旋风筒体(3)具有进气口(17)和出气口(18),所述的旋风筒体(3)的内壁与导流管(7)的外壁之间构成旋风分离室(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口(17)的下方和出气口(18)的下方的旋风分离室(6)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喇叭形挡灰罩(1),所述的挡灰罩(1)上分布有多个穿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灰罩(1)呈部分截锥形,挡灰罩(1)的轴心线与所述的旋风筒体(3)的轴心线(19)相重合,所述的挡灰罩(1)的锥形外表面与所述的轴心线(19)的夹角90°≤α<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口(18)处罩有网孔挡板(4),所述的挡灰罩(1)的上端部固定于所述的网孔挡板(4)的下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口(18)处罩有网孔挡板(4),所述的挡灰罩(1)固定于所述的网孔挡板(4)下方的导流管(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灰罩(1)的固定于所述的导流管(7)上的根部与所述的网孔挡板(4)的下端部之间具有间隙(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口(18)处罩有过滤器(20),所述的挡灰罩(1)的上端部固定于所述的过滤器(20)的下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口(18)处罩有过滤器(20),所述的挡灰罩(1)固定于所述的过滤器(20)下方的导流管(7)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灰罩(1)的固定于所述的导流管(7)上的根部与所述的过滤器(20)的下端部之间具有间隙(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器(20)为圆筒形,其轴心线与所述的旋风筒体(3)的轴心线(19)相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孔挡板(4)的轴心线与所述的旋风筒体(3)的轴心线(19)相重合。
全文摘要
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包括旋风筒体、设置于所述的旋风筒体的内腔中的导流管,所述的旋风筒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旋风筒体的内壁与导流管的外壁之间构成旋风分离室,所述的进气口的下方和出气口的下方的旋风分离室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喇叭形挡灰罩,所述的挡灰罩上分布有多个穿孔。挡灰罩使得灰尘、脏物,尤其是细灰被气流压在挡灰罩的下部,承载少部分灰尘的气流才可进入出气口,大大降低了出气口处的过滤器或网孔挡板被堵塞的可能性,以此进一步提高灰尘分离效果。
文档编号B04C5/103GK1817476SQ20051013632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0日
发明者钱东奇 申请人: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