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除尘除焦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705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静电除尘除焦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气体净化和液雾收集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静电除尘除焦油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早在五十年代就从前苏联引进了高压静电除尘除焦油技术,主要用于去除煤气中的粉尘和焦油,到目前为止,我国静电除尘装置基本上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在技术上没有很大的进展,目前国内用于气体净化的高压静电除焦油(尘)器主要有板式、列管式、同心圆式和蜂窝式结构。具体反映在设备结构庞大、笨重、造价高、能耗高、不易操作,除尘除焦效率低下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耗电低,运行稳定,净化效率高,能够避免极间干扰,使有效电场占有率达98%以上,在保证相同的煤气流量、相同的煤气流速的情况下,体积减小,造价降低的静电除尘除焦油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开设有煤气进口、煤气出口、冲水管路和排污口的壳体,在壳体的上端设置有通过高压进线箱与高压直流发生器相连接上部框架,上部框架通过电晕丝与下部框架连为一体,其特点是,上部框架通过设置在高压进线箱内的高压绝缘子与高压直流发生器相连接,且连接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的电晕丝设置在一同心圆上并通过同心圆内筒体隔开,在各电晕丝之间还设置有隔离电晕丝的沉淀极阳极隔板,电晕丝与沉淀极阳极隔板共同形成高压直流强电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是壳体内还设置有与煤气进口相连通的导流器;导流器为渐扩结构,由导流板叶片和导流板侧板组成,且设置在导流侧板上的导流板叶片从进口向后延伸其间距也逐渐增大;各电晕丝的下端还设置有重锤;导流器的上端还设置有网状均气格栅;高压进线箱内均匀设置有三个互为120度的高压绝缘子,且高压绝缘子为陶瓷材料制成的塔型结构。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每根电晕丝与沉淀极阳极隔板形成一个独立的电场结构,消除了极间干扰,使电场截面有效占有率达98%以上,在保证相同的煤气流量、相同的煤气流速的情况下,减小了体积、降低了造价。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场截面图;图3本实用新型绝缘子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流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开设有煤气进口15、煤气出口2、冲水管路5和排污口14的壳体6,在壳体6内还设置有与煤气进口15相连通的导流器20,导流器20的上端还设置有网状均气格栅12,壳体6的上端设置有通过高压进线箱3内的高压绝缘子4与高压直流发生器1相连接上部框架7,上部框架7通过电晕丝8与下部框架10连为一体,电晕丝8(阴极)从沉淀极阳极隔板9中心穿过和沉淀极阳极隔板9(阳极)形成高压直流强电场,各电晕丝8的下端还设置有重锤11。
由高压直流发生器1产生的高压直流通过高压进线箱3和高压绝缘子4引入上部框架7,上部框架7、电晕丝8和下部框架10组成了静电除焦油器主要的阴极部件,电晕丝8(阴极)从沉淀极阳极隔板9中心穿过和沉淀极阳极隔板9(阳极)形成高压直流强电场驱使强电场中接近电晕丝8周围窄小区内的气体被电离,产生大量的做定向运动的电子,高速向沉淀极阳极隔板9(阳极)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气流中的粉尘、焦油雾被强制荷电,并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沉淀极阳极隔板9(阳极)运动。荷电粉尘和焦油雾到达沉淀极阳极隔板9释放电流成为中性,而堆积在沉淀极阳极隔板9上。由冲水管路5引入的高压水定期对沉淀极阳极隔板9冲洗,使堆积在沉淀极阳极隔板9上的粉尘和焦油被冲下,并由排污口14排出,使气体中98%以上的粉尘、焦油被除去。每根电晕丝8挂有重锤11,可使电晕丝8始终保持垂直和拉直状态。在电晕丝8周围狭小区内(电离区)被电离出的正离子迫使气流中的粉尘和焦油雾荷正电而奔向电晕丝8。由于98%以上的面积成负电子区,故98%以上的粉尘和焦油雾荷电后奔向沉淀极阳极隔板9,只有极少数粉尘和焦油荷电奔向电晕丝8(负极)。
为了保证进入的煤气能均匀地分配到沉淀极阳极隔板9(阳极)中去,使沉淀极阳极隔板9中每一个独立电场中的气流速度符合设计要求(≤1m/s)。在煤气进口侧装置有导流器20,由导流器20强制分配的煤气流折向上时通过均气格栅12,使煤气流得到进一步平均化。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电晕丝8设置在一同心圆上并通过同心圆筒体6隔开,各电晕丝8之间还设置有隔离电晕丝8的沉淀极阳极隔板9,电晕丝8与沉淀极阳极隔板9共同形成高压直流强电场,每根电晕丝8的周围被沉淀极阳极隔板9包围,组成一个独立电场,彻底消除了同极间的干扰,使电晕丝8产生的电子流能毫无阻挡地奔向沉淀极阳极隔板9,由于电场有效面积占据了筒体截面的98%以上,在处理相同煤气和相同流速的情况下,其体积大大缩小,其造价只有列管式造价的一半。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高压进线箱3内均匀设置有三个互成120度的高压绝缘子4,且高压绝缘子4为陶瓷材料制成的塔型结构,塔型高压绝缘子4的作用一是支撑全部阴极部件的重量,二是使阴极部件和阳极进行隔离。高压绝缘子4上装有铁壳温度计17,操作人员随时掌握温度高低。增减蒸汽进入量可使温度保持在恒定范围内。为了减少热损失节约蒸汽,高压绝缘子4外表设有保温层16。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器20为渐扩结构,由导流板叶片13和导流板侧板19组成,且设置在导流板19上的导流板叶片13从进口向后延伸其间距也逐渐增大。导流叶片13的作用在于使进入筒体6的煤气首先和成弧形状的导流叶片13相遇而强制折弯向上。由于煤气进入筒体后成扩散状,其扩散的煤气流随着远离进气口,气流体的锥角随之扩大,靠近进气口锥形气流体的断面小,因而该处煤气流相继要比后部断面的气流速度大,导流叶片13从进口处向后延伸中,其叶片间隔也逐渐增大,从而保证锥形气流体各断面向上分配的气体量相同,起到了均布气体的作用。两导流板19间的锥角要和气流的锥角一致(大于气流锥角4~5°),保证进入筒体6的气体全部在导流叶片13的分配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由电晕丝8(阴极)和沉淀极阳极隔板9组成了一个高压非均匀直流电场,在高压非均匀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电晕丝8周围狭小区内,使气体中的自由电子被加速进而撞击气体分子的外层电子,使其电离。随着电场强度的提高,气体电离的程度更强烈,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正离子向电晕丝8运动而被中和,负离子向沉淀极阳极隔板9运动而被中和。当含尘气体通过电场空间时,粉尘和焦油雾被强制荷电,使其成为荷电体。由于电离发生在电晕丝8(阴极)周围狭小区域,因而电场98%的空间被负电子所占,被荷负电的粉尘、焦油向着沉淀极运动,沉积在沉淀极阳极隔板9上失去电荷而被收集,定期冲水将沈积在沉淀极上的粉尘冲下,进而通过排污口14排出。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化工、冶金、建材、焦化、城市煤气等行业原料气和烟尘气的净化工艺及液雾的收集。其操作简单,电耗低,运行稳定,净化效率高,避免了极间干扰,有效电场占有率达98%以上,在保证相同的煤气流量、相同的煤气流速的情况下,体积减小,造价降低。
权利要求1.一种静电除尘除焦油装置,包括开设有煤气进口[15]、煤气出口[2]、冲水管路[5]和排污口[14]的壳体[6],在壳体[6]的上端设置有通过高压进线箱[3]与高压直流发生器[1]相连接上部框架[7],上部框架[7]通过电晕丝[8]与下部框架[10]连为一体,其特征在于上部框架[7]通过设置在高压进线箱[3]内的高压绝缘子[4]与高压直流发生器[1]相连接,且连接上部框架[7]和下部框架[10]的电晕丝[8]设置在一同心圆上并通过同心圆内筒体[21]隔开,在各电晕丝[8]之间还设置有隔离电晕丝[8]的沉淀极阳极隔板[9],电晕丝[8]与沉淀极阳极隔板[9]共同形成高压直流强电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除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壳体[6]内还设置有与煤气进口[15]相连通的导流器[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除尘除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导流器[20]的上端还设置有网状均气格栅[12]。
4.根据权利要求2和所述的静电除尘除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导流器[20]为渐扩结构,由导流板叶片[13]和导流板侧板[19]组成,且设置在导流侧板[19]上的导流板叶片[13]从进口向后延伸其间距也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除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各电晕丝[8]的下端还设置有重锤[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除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高压进线箱[3]内均匀设置有三个互为120度的高压绝缘子[4],且高压绝缘子[4]为陶瓷材料制成的塔型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静电除尘除焦油装置,包括开设有煤气进口、煤气出口、冲水管路和排污口的壳体,在壳体的上端设置有通过高压进线箱与高压直流发生器相连接上部框架7,上部框架通过电晕丝与下部框架连为一体,上部框架通过设置在高压进线箱内的高压绝缘子与高压直流发生器相连接,且连接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的电晕丝设置在一同心圆上并通过同心圆内筒体隔开,在各电晕丝之间还设置有隔离电晕丝的沉淀极阳极隔板,电晕丝与沉淀极阳极隔板共同形成高压直流强电场。本实用新型的每根电晕丝与沉淀极阳极隔板形成一个独立的电场结构,消除了极间干扰,使电场截面有效占有率达98%以上,在保证相同的煤气流量、相同的煤气流速的情况下,减小了体积、降低了造价。
文档编号B03C3/04GK2762891SQ200520078328
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3日
发明者陈玉铭, 毛少祥, 王敏, 康春宏, 曹培生 申请人:毛少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