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除尘器的阴极清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82085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除尘器的阴极清灰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电除尘器都设置有阴极清灰结构,阴极清灰结构,主要分为顶部振 打及侧部振打两种结构方式,当中顶部振打结构方式因其振打力度的限 制,对电除尘器阴极的清灰效果未能理想,而侧部振打结构方式因其振打 力度能自由控制,振打力度可以较大,结构相对简单,维护方便,在电除 尘行业中得到大规模的使用。
如图2所示,侧部振打结构方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动力装置5,使 传动轴4旋转,带动振打锤3撞击电除尘器内部7的阴极部件,使部件中 的积灰落到集灰斗中,保持阴极的清洁及放电功能正常。其中,传动绝缘 子4b的作用是隔绝电除尘器内部的带高压电部件与外部的接地部件(减
速机)短路。侧振打箱2的作用是密封传动绝缘子4b,使其不与外部的空
气接触,使绝缘子不会因为与外部的冷空气接触而产生表面结露,造成绝 缘子导电,并保证电除尘器的整体密封,不产生漏风影响到除尘效果。但 在使用中,由于除尘器内部的灰尘沉积在振打箱内的下部,然后一直堆积
到箱内的带高压电的部件处,高压(4万伏 10万伏)直接通过积灰与箱 体短路,从而使得电除尘器失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设计了以下的两种技术① 在箱内加装气幕喷吹管到箱内进行喷吹,防止电除尘内灰尘进入振 打箱内,其缺点是需要对喷吹到箱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使其温度高于 露点温度,防止因进入箱内的空气过低而造成绝缘子表面结露而导致 短路,因此,其能耗很大(要增喷吹风机及电加热装置)。
② 把振打箱的下部改为向下倾斜,使箱内积灰自行写入电除尘器的集 灰斗。
其缺点是受电除尘的壳体限制,其底部斜度不能很大,斜度不够时其卸 灰效果不理想。同时由于电除尘内部的粉尘荷电后,其粘附力大为增加, 特别是当中的微细粉尘粘附在箱板后,不能自行脱落(除非进行机械式振 打),粉尘逐渐堆积到高压部件处,造成短路。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要额外消耗电能的、清灰效果好的电 除尘器的阴极清灰结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设置在电除尘壳体侧面的圆筒形侧振打 箱、同轴线设置在圆筒形侧振打箱内的带有振打锤的传动轴、设置在圆筒 形侧振打箱外的带动传动轴转动的动力装置,传动轴由带高压电的传动轴 和绝缘传动轴构成,带有振打锤的带高压电的传动轴通过与其连接的绝缘 传动轴与动力装置连接,在圆筒形侧振打箱内设置有除尘叶片,除尘叶片 由传动轴带动。当电除尘阴极进行振打时,该除尘叶片同时联动旋转,把 粘附、积聚在圆筒形侧振打箱内壁上的灰尘刮落下来,防止灰尘逐渐堆积 到高压部件处,造成短路。
为了使圆筒形侧振打箱保持清洁,除尘叶片是沿轴线螺旋的螺旋形叶片。这样,在转动的螺旋形叶片的传送下,进入圆筒形侧振打箱内的 粉尘被传送到圆筒形侧振打箱外。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在圆筒形侧振打箱内采用了除尘叶 片,因此,具有无需要额外消耗电能的、清灰效果好的优点。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2为已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设置在电除尘壳体1侧面的圆筒形侧振打箱 2、同轴线设置在圆筒形侧振打箱2内的带有振打锤3的传动轴4、设 置在圆筒形侧振打箱2外的带动传动轴4转动的动力装置5,传动轴4 由带高压电的传动轴4a和绝缘传动轴4b构成,带有振打锤3的带高压 电的传动轴4a通过与其连接的绝缘传动轴4b与动力装置5连接,在圆 筒形侧振打箱2内设置有除尘叶片6,除尘叶片6由传动轴4带动。除 尘叶片6是沿轴线螺旋的螺旋形叶片。
权利要求
1、一种电除尘器的阴极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除尘壳体侧面的圆筒形侧振打箱、同轴线设置在圆筒形侧振打箱内的带有振打锤的传动轴、设置在圆筒形侧振打箱外的带动传动轴转动的动力装置,传动轴由带高压电的传动轴和绝缘传动轴构成,带有振打锤的带高压电的传动轴通过与其连接的绝缘传动轴与动力装置连接,在圆筒形侧振打箱内设置有除尘叶片,除尘叶片由传动轴带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除尘器的阴极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 除尘叶片是沿轴线螺旋的螺旋形叶片。
全文摘要
一种电除尘器的阴极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除尘壳体侧面的圆筒形侧振打箱、同轴线设置在圆筒形侧振打箱内的带有振打锤的传动轴、设置在圆筒形侧振打箱外的带动传动轴转动的动力装置,传动轴由带高压电的传动轴和绝缘传动轴构成,带有振打锤的带高压电的传动轴通过与其连接的绝缘传动轴与动力装置连接,在圆筒形侧振打箱内设置有除尘叶片,除尘叶片由传动轴带动。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无需要额外消耗电能的、清灰效果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B03C3/34GK101428249SQ200810233278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日
发明者冯远新, 吴丽行, 吴荣标, 杨志军 申请人:吴荣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