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7256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风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风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此种旋风分离装置,已知有如下技术使气流沿圆锥状筒体(相当于本发明的旋风筒)的内壁流动而形成旋转流,对包含在该旋转流中的粉状体进行离心分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该旋风分离装置构成为从轴向的一端向着另一端,圆锥状筒体的半径成比例减小。专利文献I :日本特公平6-77661号公报但是,对于这样的旋风分离装置,在上述圆锥状筒体的流出口附近,旋转流的流速加速上升。这是因为,气流的流量Q、流速V、上述圆锥状筒体的剖面积A、上述圆锥状筒体的 半径R之间的关系由以下的式子表示。V = Q/ A = Q/ 31R2并且,设有粉状体流入筒的部位附近的慢的(B卩压力比较高的)旋转流被上述流出口附近的快的(即压力比较低的)旋转流吸弓丨,朝向上述流出口附近沿轴向快速流动。慢的旋转流沿轴向快速流动是指在上述圆锥状筒体内没旋转几次便到达上述流出口附近。即,这样的旋风分离装置存在如下问题上述圆锥状筒体内的旋转流的旋转次数少。因此,存在如下可能,即,离心力不能充分作用于悬浮物,残留有悬浮物的状态的流体通过旋风分离器。虽然也考虑使上述圆锥状筒体的一端与另一端的半径之差缩小,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旋转流的流速不上升,因此作用于悬浮物的离心力不变大,所以存在无法提高悬浮物从旋转流分离的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以上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流体中的悬浮物的分离效率的旋风分离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I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具有中空且大致锥状的旋风筒,通过沿着该旋风筒的内壁产生旋转流,来利用离心力对旋转流中的悬浮物进行分离,其中,上述旋风筒通过沿其中心轴线方向排列上游侧的加速区域和下游侧的离心力放大区域而构成,在上述加速区域内,以旋转流的速度从上述中心轴线方向的始端向着终端上升的方式,使流通面积从始端向着终端减小,并且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内,以抑制从上述中心轴线方向的始端向着终端每移动单位距离而发生变化的旋转流的速度上升率的增加且同时使速度上升的方式,使上述旋风筒的流通面积减少率从始端向着终端减小。另外,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为,在技术方案I中,在上述加速区域的中央部设置排气筒,并且,与上述加速区域的终端处的上述旋风筒的半径的减少率相比,使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的始端处的上述旋风筒的半径的减少率增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I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以如以上那样的方式构成,由此,在上游侧的上述加速区域内,能够从上述中心轴线方向的始端向着终端使旋转流的速度上升,使在上述加速区域的终端处的旋转流的流速加快,使流入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的旋转流的初速度加快,因此能够使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中的旋转流的流速加快,使作用于旋转流中的悬浮物的离心力增大,使悬浮物的分离效率提高。另外,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的整个区域内,旋转流的流速不急剧上升,由此能够使高速的旋转流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内停留比较长的时间,使旋转流的旋转次数增多,因此,能够使离心力充分作用于流体中的悬浮物,使悬浮物从流体离心分离的效率得到提高。另外,若在上述加速区域的中央部设置排气筒,与在上述加速区域的终端处的上述旋风筒的半径的减少率相比,使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的始端处的上述旋风筒的半径的减少率增大,则能够提高刚从上述加速区域流入离心力放大区域后的旋转流的速度上升率,因此能够将与流通面积的增大相伴随的旋转流流速降低的影响抑制得较低。


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风分离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风分离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风分离装置的底盖打开了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旋风分离装置的第二旋风筒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图I 图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I 图4中的上下规定为上下。并且,将图I 图4中的左规定为前,右规定为后。附图标记I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旋风分离装置的旋风式集尘装置。该旋风式集尘装置I具有旋风筒2、底盖3、卡合机构4。上述旋风筒2由透明的合成树脂形成。并且,上述旋风筒2具有直径比较小的小径部5、直径比较大的大径部6、以连接该小径部5和大径部6的方式使直径渐渐变化的中间部7。在上述小径部5的上端中央部,形成有与未图示的电动送风机连接的排气口 8,且以从该排气口 8向下方延伸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有排气筒9。另外,在上述大径部6的下端部形成有开口部10。并且,在上述大径部6的下端部的前部形成有轴支承部11。此外,在上述旋风筒2的后部形成有以围绕后述的夹紧构件21的方式延伸的肋12。该肋12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纵向肋13和使该纵向肋13彼此的上端部连结的横向肋14。另外,上述肋12的下端位于上述大径部6的下端部附近,且上端位于上述小径部5。另外,上述肋12的上部15以从上述旋风筒2侧面的突出量变小的方式被切有切口。另外,在上述旋风筒2的小径部5,在从图I 图3看不到的位置形成有气流的流入口。上述底盖3具有盖主体16、轴支承部17、卡合部18、密封构件19。上述盖主体16、轴支承部17和卡合部18由透明的合成树脂一体地形成。另外,上述轴支承部17设于上述盖主体16的前部。另外,上述卡合部18设于上述盖主体16的后部。另外,上述密封构件19由合成橡胶等形成,在关闭上述底盖3时,与上述旋风筒2的下端边缘气密地抵接。此夕卜,上述轴支承部17通过摆动轴20与上述旋风筒2的轴支承部11连接。因此,上述底盖3能够以安装于上述轴支承部11的摆动轴20为中心进行摆动,且能够开闭上述开口部10。
在形成于上述旋风筒2的后部的肋12的内侧,设有夹紧构件21。该夹紧构件21具有杆22和爪部23。并且,上述杆22和爪部23由合成树脂一体地形成。另外,上述杆22的上端部24位于比上述旋风筒2的小径部5的中央稍靠上方的位置。另外,上述杆22以其外表面22A沿着上述旋风筒2的侧面弯曲的方式形成。即,上述杆22形成为从其上端部24的外表面22A到上述旋风筒2的中心轴线X的距离小于从上述杆22的下端部25的外表面22A到上述中心轴线X的距离。另外,上述杆22利用摆动轴26安装于上述纵向肋13。即,上述杆22能够以上述摆动轴26为中心进行摆动。并且,在上述摆动轴26的上方,在上述杆22与旋风筒2之间设有压缩盘簧27。S卩,上述杆22的上端部24在从上述旋风筒2离开的方向上被施力,且其下端部25在靠近上述旋风筒2的方向上被施力。另外,上述爪部23形成于上述杆22的下端部25,且构成为能够与上述底盖3的卡合部18卡合。此外,如上述那样,上述肋12的上部15被切有切口,因此上述杆22的上端部24以能够操作的状态露出。另外,利用上述底盖3的卡合部18和上述夹紧构件21构成上述卡合机构4。BP,通过使上述夹紧构件21的爪部23与上述底盖3的卡合部18卡合,上述底盖3以闭塞上述
旋风筒2的开口部10的方式被保持。另一方面,使上述杆22的上端部24向上述旋风筒2的中心侧移动,将上述爪部23与卡合部18的卡合解除,由此将上述开口部10打开。在上述旋风筒2的内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有有底的内筒体28。在该内筒体28的侧面部具有多个通孔29。另外,在上述内筒体28的下部具有裙部30。另外,该裙部30的下端位于与上述中间部7的中央部同等程度的高度。并且,通过上述裙部30,使从上述内筒体28到上述旋风筒2的内表面的距离、即气流的流通面积缩小。并且,以上述裙部30的下端为边界,上部为离心分离区域31,下部为储尘区域32。另外,在上述内筒体28的内侧设有第二旋风筒33。该第二旋风筒33具有位于上部且上游侧的加速区域34、位于下部且下游侧的离心力放大区域35。上述加速区域34中的上述排气筒9的外周面及上述第二旋风筒33的内周面以越向下方则内径越成为一次函数地减小的方式构成。另外,从上述排气筒9的外周面到上述加速区域34内的上述第二旋风筒33的内周面的距离在上述加速区域34的整个区域内大致一定。另一方面,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纵剖面的形状以越向下方则内径的减少率越小的方式形成为抛物线状。并且,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设有越靠外周则越低的凸缘部36。并且,通过使该凸缘部36的外周缘与上述内筒体28的内表面抵接,而由上述内筒体28的底部和上述凸缘部36形成第二储尘区域37。并且,上述第二旋风筒33的下端38位于上述第二储尘区域37内。另外,上述排气筒9的下端位于上述加速区域34与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边界附近。另外,在上述加速区域34的终端处的内壁的半径的减少率(即,内壁相对于中心轴线X的倾斜)小于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始端处的内壁的半径Re的减少率(即,内壁相对于中心轴线X的倾斜)。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作用。在使未图示的电动送风机工作时,含有灰尘的气流从未图示的流入口流入上述旋风筒2内。然后,流入到上述旋风筒2内的气流沿着上述旋风筒2的离心分离区域31的内表面旋转并下降。此时,离心力作用于包含在上述气流中的灰尘,由此,灰尘被推压到上述旋风筒2的内表面上并进行旋转。并且,通过上述裙部30,使从上述内筒体28到上述旋风筒2的内表面的距离、即气流的流通面积Aa缩小。另外,气流的流量Q、流速Va和流通面积Aa之间的关系由以下的式子表示。
Q = AaVaS卩,由于流量Q—定,因此气流的流速Va在气流的流通面积Aa变小的上述离心分离区域31的下部增大。因此,气流的流速Va在上述旋风筒2的内表面与上述裙部30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最小的位置处最快,在该位置,作用于灰尘的离心力最大。并且,在气流越过上述裙部30而下降时,气流的流通面积Aa急剧增大。S卩,气流的流速Va及分离出的灰尘的旋转速度在比上述裙部30靠下方的上述储尘区域32急剧下降。并且,上述离心分离区域31内的气流的流速Va变快,上述储尘区域32内的气流的流速Va变慢,由此,上述离心分离区域31的气压相对低,上述储尘区域32的气压相对高。像这样,在上述离心分离区域31与储尘区域32之间产生气压差,由此能够抑制分离出的粗大灰尘随着气流再次流入上述离心分离区域31。因此,粗大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气流分离,储存于上述储尘区域32。另外,从上述离心分离区域31流入到储尘区域32的气流从上述中间部7与裙部30之间再次流入上述离心分离区域31。并且,在返回到上述离心分离区域31的气流中含有细小灰尘。 然后,返回到上述离心分离区域31的气流经由在上述内筒体28的侧面部形成的多个通孔29而流入上述内筒体28内。然后,流入到上述内筒体28内的气流进一步从未图示的流入口流入上述第二旋风筒33内。该第二旋风筒33如上述那样具有上部的上述加速区域34和下部的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并且,上述加速区域34的除未图示的流入口附近之外的部分构成为越向下方则半径越成一次函数地减小,因此越向下方而流通面积Ab越成为二次函数地减小。即,在上述加速区域34内,气流的流速Vb加速上升。因此,通过上述加速区域34的气流以较快的速度流入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然后,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内,气流的流速Vc成为一次函数地增大。另外,如上述那样,在上述加速区域34内,气流的流速提高,由此,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始端处的旋转气流的初速度Vco也提高,因此能够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整个区域内提高旋转气流的速度Vc。对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内的气流进行详细说明。气流的流量Q、流速Vc和流通面积Ac之间的关系如以下那样。另外,Re为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内的上述第二旋风筒33的内壁的半径。Q = AcVc = Ti Rc2Vc并且,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从上端起沿轴线X方向的距离为D的位置处的气流的流量Q和流速Vc之间的关系由以下的式子表示。Q= JiRc2 (Vco + DAVc)因此,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从上端起的距离为D的位置处的剖面积Ac由以下的式子表示。Ac = JiRc2 = Q/ (Vco + D Δ Vc)另外,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从上端起的距离为D的位置处的半径Re由以下的式子表示。Re = (Q / 31 (Vco + DAVc)) 1/2并且,如上述那样,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内,在气流的流速Vc成为一次函数地增大时、即沿轴线X方向每移动单位距离的流速Vc的增大量Λ Vc—定时,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内壁描绘二次函数曲线。即,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内壁半径Re的变化率在上端附近急剧减小,然后平稳地减小,在下端附近稍微减小。另外,由于未设置上述排气筒9,与上述加速区域34的终端处的流通面积Ab相比,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始端处的流通面积Ac变大,因此旋转流在从上述加速区域34流入到离心力放大区域35时,速度有可能降低。但是,如上述那样,能够预先在上述加速区域34内提高气流的流速,由此,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内的旋转气流的初速度Vco也能够得到提高。另外,如上述那样,上述加速区域34的终端处的内壁的半径的减少率小于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始端处的内壁的半径Re的减少率,由此能够提高刚从上述加速区域34流入到离心力放大区域35之后的旋转流的速度上升率。由此,能够将与上述加速区域34和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边界处的流通面积之差相伴随的旋转流流速降低的影响抑制得较低。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内的旋转气流的、从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上端向着下端的速度减慢,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内停留比较长的时间。这是因为,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整个区域内,旋转气流的流速Vc不加速上升,因此不会发生如下情况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上端侧流动的较慢的(即,压力比较高的)旋转气流被在下端侧流 动的较快的(即,压力比较低的)旋转气流过度吸引而快速向下端侧流动。即,能够使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内部流动的旋转气流的旋转次数增多,由此能够使作用于旋转气流中悬浮的细小灰尘的离心力增大。由此,上述第二旋风筒33能够高效地离心分离残留在旋转气流中的细小灰尘。并且,当在上述第二旋风筒33内旋转的气流越过上述第二旋风筒33的下端38而下降时,在上述第二储尘区域37内,气流的流通面积Ac急剧增大。即,气流的流速Vc及分离出的灰尘的旋转速度在上述第二储尘区域37内急剧降低。并且,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内的气流的流速Vc较快,上述第二储尘区域37内的气流的流速Vc较慢,由此,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气压相对较低,上述第二储尘区域37的气压相对较高。像这样,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与第二储尘区域37之间产生气压差,由此能够抑制离心分离出的细小灰尘随着气流再次流入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因此,细小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气流分离出来,储存于上述第二储尘区域37。另外,流入到上述第二储尘区域37的气流在上述第二旋风筒33内上升,之后通过上述排气筒9,从上述排气口 8向未图不的电动送风机流动。并且,以上述开口部10侧位于下方的方式把持上述旋风筒2,操作上述卡合机构4使上述底盖3打开,由此能够废弃在上述旋风式集尘装置I的储尘区域32内积存的灰尘。详细而言,首先,使用者利用自己的一只手把持住上述旋风筒2。此时,若把持上述小径部5,则容易利用一只手把持住上述旋风筒2。然后,使构成上述卡合机构4的上述夹紧构件21的杆22的上端部24以朝向上述旋风筒2的中心的方式移动。通过这样,上述杆22以上述摆动轴26为中心摆动,由此,上述杆22的下端部25离开上述底盖3的卡合部18。S卩,设置于上述杆22的下端部25的爪部23与上述底盖3的卡合部18的卡合被解除。像这样,在上述爪部23与卡合部18之间的卡合被解除时,上述底盖3在重力的作用下以上述摆动轴20为中心摆动,将上述开口部10打开。然后,在上述开口部10打开时,能够废弃积存在上述储尘区域32内的灰尘。另外,如上述那样,上述杆22的上端部24位于上述旋风筒2的小径部5,由此能够利用把持该小径部5的手的手指操作上述卡合机构4。即,使用者能够利用一只手一边把持上述旋风式集尘装置I 一边废弃积存在上述储尘区域32内的灰尘。另外,如上述那样,夕卜表面22A沿着上述旋风筒2的侧面弯曲为如下形状、S卩,从上述杆22的上端部24的外表面22A到上述旋风筒2的中心轴线X的距离小于从上述杆22的下端部25的外表面22A到上述中心轴线X的距离的形状,由此能够缩小从上述旋风筒2的外表面到上述杆22的上端部24的外表面22A的距离,因此把持上述旋风筒2的手的手指不会大幅远离上述旋风筒2,能够容易地操作上述杆22的上端部24。即,使用者能够利用一只手一边把持上述旋风式集尘装置I 一边容易地废弃积存在上述储尘区域32内的灰尘。另外,积存在上述第二储尘区域37的灰尘能够通过卸下上述内筒体28来废弃。即,如上述那样,上述第二储尘区域37由上述内筒体28的底部和上述凸缘部36来划分确定,因此通过卸下上述内筒体28,上述第二储尘区域37也能够自上述旋风筒2卸下。并且,通过将上述内筒体28倒过来,能够废弃积存在其底部的细小灰尘。在废弃灰尘之后,使用者将上述内筒体28再次安装于上述旋风筒2,然后使上述 底盖3向关闭方向摆动,使其卡合部18与上述杆22的爪部23再次卡合。此时,该爪部23在上述压缩盘簧27的作用力下被向上述卡合部18侧施力。由此,能够维持上述爪部23与卡合部18之间的卡合,因此,上述底盖3被以关闭状态保持于上述旋风筒2。另外,通过上述旋风筒2的下端边缘与上述密封构件19抵接,将上述旋风筒2与底盖3之间密封。如以上那样,本发明为作为旋风分离装置的旋风式集尘装置1,该旋风式集尘装置I具有中空且大致锥状的第二旋风筒33,通过沿着该第二旋风筒33的内壁产生旋转流,来利用离心力对旋转流中的悬浮物进行分离,沿该旋风式集尘装置I的中心轴线X方向排列上游侧的加速区域34和下游侧的离心力放大区域35而构成上述第二旋风筒33,在上述加速区域34内,以沿中心轴线X方向从始端向着终端旋转流的速度上升的方式,使上述第二旋风筒33的流通面积从始端向着终端减小,且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内,以抑制从中心轴线X方向的始端向着终端每移动单位距离而发生变化的旋转流的速度上升率的增大并使速度上升的方式,使上述第二旋风筒33的与轴垂直的剖面的面积减少率从始端向着终端减小,由此能够使上述加速区域34的终端处的旋转流的流速Vb及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始端处的旋转流的初速度Vco加快,使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内的旋转流的流速Vc加快,因此不仅能够使作用于旋转流中的灰尘的离心力增大而提高分离效率,而且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整个区域内,旋转流的流速Vc不会急剧上升,高速的旋转流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内停留比较长的时间,能够增多旋转流的旋转次数,因此能够使离心力充分作用于悬浮物而使离心分离效率得到提高。另外,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加速区域34的中央部设置排气筒9,与上述加速区域34的终端处的上述第二旋风筒33的半径的减少率相比,使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始端处的上述第二旋风筒33的半径Re的减少率增大,由此能够提高刚从上述加速区域34流入到离心力放大区域35之后的旋转流的速度上升率,因此能够将与流通面积的增大相伴随的旋转流的流速降低的影响抑制得较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例如,上述实施方式涉及旋风集尘装置,但也可以用于其他的分离装置。另外,也可以用于电动吸尘器。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用于二级式旋风分离装置的第二级,但也可以用于一级式旋风分离装置。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旋风筒的离心力放大区域的始端到终端AVc保持一定,但只要能够以不随着趋向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的终端而急剧上升的方式抑制旋转流的流速即可,因此也允许Mc存在稍微的变动。附图标记说明I 旋风式集尘装置(旋风分离装置)9 排气筒33 第二旋风筒34 加速区域35 离心力放大区域
·
X 中心轴线Ac 离心力放大区域35内的第二旋风筒33的流通面积D 距离离心力放大区域35的始端的距离Re 离心力放大区域35内的第二旋风筒33的半径Vc 离心力放大区域内的旋转流的流速AVc离心力放大区域内的沿着中心轴线X的每单位距离的旋转流的速度差
权利要求
1.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具有中空且大致锥状的旋风筒,通过沿着该旋风筒的内壁产生旋转流,利用离心力对旋转流中的悬浮物进行分离, 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风筒构成为,在其中心轴线方向上排列上游侧的加速区域和下游侧的离心力放大区域, 在上述加速区域内,以旋转流的速度从上述中心轴线方向的始端向着终端上升的方式使流通面积从始端向着终端减小,并且, 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内,以抑制从上述中心轴线方向的始端向着终端每移动单位距离而发生变化的旋转流的速度上升率的增大并使速度上升的方式,使上述旋风筒的流通面积减少率从始端向着终端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加速区域的中央部设置排气筒,并且,与上述加速区域的终端处的上述旋风筒的半径的减少率相比,使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的始端处的上述旋风筒的半径的减少率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气筒的下端位于上述加速区域与离心力放大区域的边界。
4.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具有第一旋风筒和第二旋风筒,所述第一旋风筒具有小径部、大径部以及连接上述小径部和上述大径部的中间部,在该第一旋风筒的内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有有底的内筒体,该内筒体的侧面部具有多个通孔, 上述第二旋风筒设置在上述内筒体的内侧,该第二旋风筒为中空且大致锥状的旋风筒, 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筒体在其下部具有裙部,通过所述裙部使从上述内筒体到上述第一旋风筒的内表面的距离缩小, 通过沿着上述第二旋风筒的内壁产生旋转流,利用离心力对旋转流中的悬浮物进行分离, 上述第二旋风筒构成为,在其中心轴线方向上排列上游侧的加速区域和下游侧的离心力放大区域, 在上述加速区域内,以旋转流的速度从上述中心轴线方向的始端向着终端上升的方式使流通面积从始端向着终端减小,并且, 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内,以抑制从上述中心轴线方向的始端向着终端每移动单位距离而发生变化的旋转流的速度上升率的增大并使速度上升的方式,使上述第二旋风筒的流通面积减少率从始端向着终端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加速区域的中央部设置排气筒,并且,与上述加速区域的终端处的上述第二旋风筒的半径的减少率相比,使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的始端处的上述第二旋风筒的半径的减少率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气筒的下端位于上述加速区域与离心力放大区域的边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流体中的悬浮物的分离效率的旋风分离装置。在具有中空且大致锥状的第二旋风筒的作为旋风分离装置的旋风式集尘装置中,在其中心轴线(X)方向上,排列有上游侧的加速区域和下游侧的离心力放大区域,构成上述第二旋风筒,在上述加速区域内,使流通面积(Ab)从中心轴线(X)方向的始端向着终端减小,并且,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内,使流通面积(Ac)的减少率从中心轴线(X)方向的始端向着终端减小,由此,在上述加速区域内使旋转流的流速上升之后,在上述离心力放大区域内,能够抑制旋转流的速度上升率的增大并使速度(Vc)上升,使较快流速(Vc)的旋转流的旋转次数增多,提高对旋转流中的悬浮物、即灰尘的分离效率。
文档编号B04C5/081GK102886317SQ20121024759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1日
发明者松尾和则 申请人:珍巴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