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筛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1612发布日期:2020-04-28 19:43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豆筛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用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豆筛分装置。



背景技术:

大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大豆由于富含蛋白质、异黄酮、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因此大豆以及人们用它加工而成的各种各样的豆制品,是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大豆在我国自古栽培,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史,目前在东北、华北、陕、川及长江下游地区均有出产。

豆豉等发酵性豆制品作为最终产品的重要感官评价指标之一是成品颗粒度是否完整,颗粒大小是否均匀,若出现细碎豆瓣或者较小豆粒制成的豆制品,会影响产品的外观,降低产品等级,影响销售价格。同时在发酵生产过程中也会因为细碎颗粒影响导致空气流通不佳造成发酵不完全,最终无法生产出合格产品,甚至整个生产过程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大豆筛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大豆筛分装置无法筛选出的大豆大小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大豆筛分装置,包括筛框,所述筛框的内部中空且顶部设有开口,所述筛框的底部设有多个尺寸相同的筛孔,所述筛孔的形状采用菱形。

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本装置通过在筛框的底部设计多个菱形形状的筛孔,从而能将破损或细小的大豆剔除,而采用菱形形状设计的筛孔,使得筛孔的形状与大豆的形状更加贴切,便于将完整的大豆保留下来。

进一步的,所述筛孔的长对角线长度为10mm,所述筛孔的短对角线长度为4mm,每两个相邻所述筛孔的间距为3mm。通过上述设置,便于筛选出大小均衡的完整大豆,提高了筛选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筛框的底部划分为八个尺寸相同的扇形,八个所述扇形的中心相交于筛框的中心,每个所述扇形内的菱形筛孔数量由扇形的中心向扇形的圆周方向逐渐增多。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筛孔分布合理,且每两个相邻的筛孔在筛选过程中不会出现互相干扰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筛框采用一体成型制造而成。通过一体成型能够提高本装置的强度,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菱形筛孔上粘附有橡胶片。通过橡胶片便于完整的大豆从筛孔中弹出,避免了大豆堵塞筛孔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筛选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筛框外还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连接有支架,所述筛框的顶部铰接有密封盖。通过电机和密封盖,能使本装置实现自动筛选的功能,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筛分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筛分装置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筛分装置实施例2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筛框1、筛孔2、电机3、套筒4、支架5、密封盖6。

实施例1

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大豆筛分装置,包括筛框1,筛框1的内部中空且顶部设有开口,筛框1采用一体成型制造而成,并且筛框1采用聚丙烯制造而成,提高了筛框1的强度,延长了筛框1的使用寿命。筛框1的底部开有多个尺寸相同的筛孔2,筛孔2的形状采用菱形;筛孔2的长对角线长度为10mm,筛孔2的短对角线长度为4mm,每两个相邻筛孔2的间距为3mm;通过设定筛孔2的形状和尺寸,能使筛孔2与大豆的形状更加贴近,并筛选出大小均衡的大豆,利于对大豆的深加工。每个筛孔2的内侧还粘附有橡胶片,借助橡胶片能使完整的大豆在筛选的过程中从筛孔2中弹出,避免了大豆堵塞筛孔2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大豆的筛选效率。

筛框1的底部划分为八个尺寸相同的扇形,八个扇形的中心相交于筛框1的中心,每个扇形内的筛孔2数量由扇形的中心向扇形的圆周方向逐渐增多。将筛孔2合理的布局,能有效避免相邻筛孔2在筛选过程中的互相干扰,进一步提高大豆的筛选效率。

本实施例中,先将需要筛选的大豆倒入筛框1中,然后通过工人不断的抖动筛框1,使得大豆中破损、不完整或细小的大豆被筛孔2筛除,采用菱形的筛孔2,使得本装置与大豆的形状贴近,从而能将完整的大豆保留下来,从而便于提高筛选的效率。而在筛选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完整的大豆卡在筛孔2处而将筛孔2堵塞,借助筛孔2内侧的橡胶片能有效的使完整的大豆在抖动过程中从筛孔2内弹出,避免了完整的大豆将筛孔2堵塞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筛选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如附图3所示):筛框1外粘附有橡胶制成的套筒4,套筒4内卡合有电机3,电机3输出轴的直径略大于套筒4,电机3的输出轴卡合在套筒4内,电机3的底部螺栓连接有支架5,筛框1顶部的开口处铰接有密封盖6,密封盖6的底部与开口处的形状相配合,密封盖6能卡合在开口处,从而便于密封盖6转动后能将筛框1的顶部完全密封,使得筛框1在转动的过程中大豆不会从筛框1的顶部漏出。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转动密封盖6将筛框1的顶部打开,并将需要筛选的大豆倒入筛框1中,然后转动密封盖6使其将筛框1的顶部密封,此时启动电机3,电机3启动后带动筛框1转动,使得筛框1内破损的大豆在翻滚的过程中从筛孔2中排出,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筛选的效率。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技术:
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豆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筛框,所述筛框的内部中空且顶部设有开口,所述筛框的底部设有多个尺寸相同的筛孔,所述筛孔的形状采用菱形;所述筛孔的长对角线长度为10mm,所述筛孔的短对角线长度为4mm,每两个相邻所述筛孔的间距为3mm;所述筛框的底部划分为八个尺寸相同的扇形,八个所述扇形的中心相交于筛框的中心,每个所述扇形内的筛孔数量由扇形的中心向扇形的圆周方向逐渐增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框采用一体成型制造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孔的内侧粘附有橡胶片。

4.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大豆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框外还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连接有支架,所述筛框的顶部铰接有密封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大豆筛分装置,具体涉及农机用具的技术领域。一种大豆筛分装置,包括筛框,所述筛框的内部中空且顶部设有开口,所述筛框的底部设有多个尺寸相同的筛孔,所述筛孔的形状采用菱形,所述筛孔的长对角线长度为10mm,所述筛孔的短对角线长度为4mm,每两个相邻所述筛孔的间距为3mm;所述筛框的底部划分为八个尺寸相同的扇形,八个所述扇形的中心相交于筛框的中心,每个所述扇形内的筛孔数量由扇形的中心向扇形的圆周方向逐渐增多。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的大豆筛分装置无法筛选出的大豆大小不均匀的问题,可用于筛选完整均匀的大豆。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光;曾丽珠;张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阳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9.06.18
技术公布日:2020.0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