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类下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2241发布日期:2021-12-25 02:00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类下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类下料结构。


背景技术:

2.针与针帽是配合注射器使用的一种耗材,满足实验室及医学领域的各种实验需求,目前实验室用针与针帽由小型耗材生产车间生产,通常都是人工将针与针帽进行装配,操作不便捷,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针与针帽自动插装装置,满足针与针帽装配生产需求。分类下料结构是针与针帽自动插装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类下料结构实现针或针帽组装后的分类下料。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类下料结构,实现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分类下料。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类下料结构,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中部的下料移动单元,所述机架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料盒和第二料盒,所述下料移动单元包括下料气缸和设置在下料气缸上的可移动下料板,所述下料气缸可带动可移动下料板左右移动,所述机架中部上方设置有输送物料的下料管,所述可移动下料板位于左端时,所述下料管输出的物料通过可移动下料板落入第二料盒;所述可移动下料板位于右端时,所述下料管输出的物料可移动下料板落入第一料盒。
5.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下料板包括立板和分别设置在立板两侧的左下料槽和右下料槽,所述左下料槽和右下料槽的顶部连接到立板的顶部,所述左下料槽和右下料槽相对于立板倾斜设置;所述立板的底端固定到下料气缸的移动端。
6.进一步地,所述左下料槽和右下料槽相对于立板的倾斜角度为45

60度。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料盒设置有可搭接到左下料槽的左下料板,所述第二料盒设置有可搭接到右下料槽的有右下料板,所述左下料板和右下料板相对于立板倾斜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左下料板和右下料板相对于立板的倾斜角度为30

45度。
9.进一步地,所述左下料板和右下料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
10.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气缸通过下料气缸固定板安装到机架
11.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类下料结构,通过下料气缸带动可移动下料板左右移动实现分类下料,结构简单可靠;通过搭接到可移动下料板的固定的下料板,实现下料过程的分段缓冲,减小下料过程的冲击的同时保证物料落入料盒中,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类下料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类下料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中:02、机架;10、第二料盒;11、右下料板;12、可移动下料板;13、下料气缸;14、下料气缸固定板;15、第一料盒;16、左下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类下料结构示意图。
17.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类下料结构,包括机/02以及设置在机架02中部的下料移动单元,机架0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料盒15和第二料盒10,下料移动单元包括下料气缸13和设置在下料气缸13上的可移动下料板12,下料气缸13可带动可移动下料板12左右移动,机架02中部上方设置有输送物料的下料管,可移动下料板12位于左端时,下料管输出的物料通过可移动下料板12落入第二料盒10;可移动下料板位12于右端时,下料管输出的物料通过可移动下料板12落入第一料盒15。
18.具体地,可移动下料板12包括立板和分别设置在立板两侧的左下料槽和右下料槽,左下料槽和右下料槽的顶部连接到立板的顶部,左下料槽和右下料槽相对于立板倾斜设置;立板的底端固定到下料气缸13的移动端。下料气缸13通过下料气缸固定板14安装到机架02。
19.优选地,左下料槽和右下料槽相对于立板的倾斜角度为45

60度。左下料槽和右下料槽坡度较为平缓,起到缓冲的作用。
20.请同时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类下料结构,第一料盒15设置有可搭接到左下料槽的左下料板16,第二料盒10设置有可搭接到右下料槽的右下料板11,左下料板16和右下料板11相对于立板倾斜设置。
21.优选地,左下料板16和右下料板11相对于立板的倾斜角度为30

45度,左下料板16和右下料板11坡度较大,保证物料下落到料盒中,更可靠。
22.优选地,左下料板16和右下料板11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避免物料从左下料板16和右下料板11边缘滚出。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类下料结构,通过下料气缸13带动可移动下料板12左右移动实现分类下料,结构简单可靠;通过搭接到可移动下料板12的固定的下料板,实现下料过程的分段缓冲,减小下料过程的冲击的同时保证物料落入料盒中,更安全可靠。
24.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分类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中部的下料移动单元,所述机架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料盒和第二料盒,所述下料移动单元包括下料气缸和设置在下料气缸上的可移动下料板,所述下料气缸可带动可移动下料板左右移动,所述机架中部上方设置有输送物料的下料管,所述可移动下料板位于左端时,所述下料管输出的物料通过可移动下料板落入第二料盒;所述可移动下料板位于右端时,所述下料管输出的物料可移动下料板落入第一料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下料板包括立板和分别设置在立板两侧的左下料槽和右下料槽,所述左下料槽和右下料槽的顶部连接到立板的顶部,所述左下料槽和右下料槽相对于立板倾斜设置;所述立板的底端固定到下料气缸的移动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类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料槽和右下料槽相对于立板的倾斜角度为45

60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类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盒设置有可搭接到左下料槽的左下料板,所述第二料盒设置有可搭接到右下料槽的有右下料板,所述左下料板和右下料板相对于立板倾斜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类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料板和右下料板相对于立板的倾斜角度为30

45度。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类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料板和右下料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气缸通过下料气缸固定板安装到机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类下料结构,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中部的下料移动单元,所述机架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料盒和第二料盒,所述下料移动单元包括下料气缸和设置在下料气缸上的可移动下料板,所述下料气缸可带动可移动下料板左右移动,所述机架中部上方设置有输送物料的下料管,所述可移动下料板位于左端时,所述下料管输出的物料通过可移动下料板落入第二料盒;所述可移动下料板位于右端时,所述下料管输出的物料可移动下料板落入第一料盒。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料气缸带动可移动下料板左右移动实现分类下料,结构简单可靠;通过搭接到可移动下料板的固定的下料板,实现下料过程的分段缓冲,同时保证物料落入料盒中,更安全。更安全。更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臧丽宝 顾凌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2
技术公布日:2021/12/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