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提高土石方工程填沙效率的筛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56862发布日期:2022-04-07 09:2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提高土石方工程填沙效率的筛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筛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提高土石方工程填沙效率的筛沙装置。


背景技术:

2.常见的土石方工程有:场地平整、基坑与管沟开挖、路基开挖、人防工程开挖、地平填土、路基填筑、基坑回填等。土石方工程中会使用到沙子作为原料使用,但采购回来的沙子一般是成批购买,沙子颗粒大小不一,对沙子颗粒大小有要求的土石方工程中,在使用前需要对沙子进行筛选。常见的土石方管沟开挖后铺设管道前一般会在管沟底部铺设一层细沙,同时在管沟回填施工时,也会在管道表层先盖满细沙。这样施工作业事为了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避免管道被局部硬块挤压产生裂痕。
3.但传统的筛沙方式是将筛网立在地面上,筛网的后端用方木支撑,然后用铁锹逐锹筛选,将粗砂粒筛选出来。这样操作效率低,对于大型土石方工程并不实用,且这样筛选出的细沙还得再度使用工程车等工具运到施工第一现场,存在着周转成本。所以需要更有效率的筛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土石方工程填沙效率的筛沙装置,主要用于解决传统筛沙装置效率低,过筛后的沙子不能直接均匀的散落到施工现场,会额外产生周转成本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底部支撑于支脚,所述框体的顶端连接有进料斗,所述箱体内倾斜连接有筛板,所述筛板的倾斜向下端悬挂连接于连杆,所述连杆的顶端转动连接于凸轮,所述凸轮驱动于电机,所述框体在所述筛板的下侧固定有导料板,通过所述导料板接住从所述筛板中筛落的沙子,所述导料板的底部穿出所述框体的底部,所述支脚间连接有一对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转架,所述转架转动连接有输送带ⅱ,通过所述输送带ⅱ接住从所述导料板上滑落的沙子,所述转架的一端可以从所述支脚滑出,所述框体在所述筛板的下侧转动连接有输送带ⅰ,通过所述输送带ⅰ接住所述筛板中未被筛落的沙子,所述输送带ⅰ的一端穿出所述框体,所述框体的前侧顶端中间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固定有轮架,所述轮架转动连接有方向轮,所述支脚的后侧底部转动连接有脚轮,所述脚轮驱动于驱动电机。
6.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带ⅰ驱动于输送电机ⅰ,所述输送带ⅱ驱动于输送电机ⅱ,所述输送电机ⅰ固定于所述框体,所述输送电机ⅱ固定于所述转架。
7.作为优选,所述框体的内侧在所述输送带ⅰ的上侧固定有挡板,通过所述挡板将沙子约束于所述输送带ⅰ上。可以防止沙子进入输送带ⅰ与框体间的间隙,避免沙子磨损坏输送带ⅰ。
8.作为优选,所述筛板的一侧顶端设有悬杆,所述连杆的底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悬杆的中间。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动力源的可移动筛沙装置,可以通过可移动的输送带将过筛后的沙子均匀的分布到施工现场,减小沙子平铺难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填沙效率。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视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正视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左视图;
1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左视图ⅰ;
1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左视图ⅱ;
1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筛板的一种俯视图;
16.图中标记说明:
17.1.框体、2.进料斗、3.筛板、4.连杆、5.凸轮、6.电机、7.导料板、8.方向轮、9.悬杆、10.输送带ⅰ、11.输送电机ⅰ、12.挡板、13.转架、14.输送带ⅱ、15.支脚、16.滑杆、17.脚轮、18.驱动电机、19.输送电机ⅱ、20.支撑板、21.转杆、22.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19.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可以提高土石方工程填沙效率的筛沙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框体1,框体1的底部支撑于支脚15,框体1的顶端连接有进料斗2,箱体内倾斜固定有筛板3,筛板3的倾斜向下端悬挂连接于连杆4,连杆4的顶端转动连接于凸轮5,凸轮5驱动于电机6,框体1在筛板3的下侧固定有导料板7,通过导料板7接住从筛板3中筛落的沙子,导料板7的底部穿出框体1的底部,支脚15间连接有一对滑杆16,滑杆16上滑动连接有转架13,转架13转动连接有输送带ⅱ14,通过输送带ⅱ14接住从导料板7上滑落的沙子,转架13的一端可以从支脚15滑出,框体1在筛板3的下侧转动连接有输送带ⅰ10,通过输送带ⅰ10接住筛板3中未被筛落的沙子,输送带ⅰ10的一端穿出框体1,框体1的前侧顶端中间固定有支撑板20,支撑板20转动连接有转杆21,转杆21的底部固定有轮架22,轮架22转动连接有方向轮8,支脚15的后侧底部转动连接有脚轮17,脚轮17驱动于驱动电机18。
20.其中,输送带ⅰ10驱动于输送电机ⅰ11,输送带ⅱ14驱动于输送电机ⅱ19,输送电机ⅰ11固定于框体1,输送电机ⅱ19固定于转架13。
21.其中,框体1的内侧在输送带ⅰ10的上侧固定有挡板12,通过挡板12将沙子约束于输送带ⅰ10上。可以防止沙子进入输送带ⅰ10与框体1间的间隙,避免沙子磨损坏输送带ⅰ10。
22.其中,筛板3的一侧顶端设有悬杆9,连杆4的底部转动连接于悬杆9的中间。
23.使用时,将本实施例牵引到施工现场,然后将输送带ⅱ14从框体1的底部拉出。之后启动电机6,通过工程车不断挖沙倒入进料斗2中。筛板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筛板3,另一端通过悬杆9转动连接于连杆4。连杆4的顶端转动连接于凸轮5,做圆周旋转的凸轮5使得连杆4做上下左右摇动,从而带动筛板3振动,加速筛板3上的沙子从筛板3的顶端滑落完成过筛。
过筛筛选出的细沙掉落到下侧的导料板7上,经导料板7滑落到输送带ⅱ14上。而颗粒度更大的沙粒则从筛板3的右侧掉落到输送带ⅰ10上。速度过快的沙子被挡板12挡住,保证沙子可以基本掉落在输送带ⅰ10的中部,减少沙子散落在输送带ⅰ10的边沿处,从而减少沙粒进入到输送带ⅰ10的机构内,避免沙子损伤输送带ⅰ10机构,同时也减少更大的沙子从输送带ⅰ10的边沿掉落到细沙中。
24.实施例在对沙子过筛过程中,控制输送带ⅱ14的伸出长度,以及启动驱动电机18,使本实施例装置行走于施工现场,来将沙子均匀撒在施工现场。这样细沙不再成堆,之后工人或工程车摊平细沙就更方便。就能提高填沙效率了。
25.本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结构,因此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是优选方案,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以提高土石方工程填沙效率的筛沙装置,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的底部支撑于支脚(15),所述框体(1)的顶端连接有进料斗(2),所述框体内倾斜连接有筛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3)的倾斜向下端悬挂连接于连杆(4),所述连杆(4)的顶端转动连接于凸轮(5),所述凸轮(5)驱动于电机(6),所述框体(1)在所述筛板(3)的下侧固定有导料板(7),通过所述导料板(7)接住从所述筛板(3)中筛落的沙子,所述导料板(7)的底部穿出所述框体(1)的底部,所述支脚(15)间连接有一对滑杆(16),所述滑杆(16)上滑动连接有转架(13),所述转架(13)转动连接有输送带ⅱ(14),通过所述输送带ⅱ(14)接住从所述导料板(7)上滑落的沙子,所述转架(13)的一端可以从所述支脚(15)滑出,所述框体(1)在所述筛板(3)的下侧转动连接有输送带ⅰ(10),通过所述输送带ⅰ(10)接住所述筛板(3)中未被筛落的沙子,所述输送带ⅰ(10)的一端穿出所述框体(1),所述框体(1)的前侧顶端中间固定有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20)转动连接有转杆(21),所述转杆(21)的底部固定有轮架(22),所述轮架(22)转动连接有方向轮(8),所述支脚(15)的后侧底部转动连接有脚轮(17),所述脚轮(17)驱动于驱动电机(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提高土石方工程填沙效率的筛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ⅰ(10)驱动于输送电机ⅰ(11),所述输送带ⅱ(14)驱动于输送电机ⅱ(19),所述输送电机ⅰ(11)固定于所述框体(1),所述输送电机ⅱ(19)固定于所述转架(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提高土石方工程填沙效率的筛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侧在所述输送带ⅰ(10)的上侧固定有挡板(12),通过所述挡板(12)将沙子约束于所述输送带ⅰ(10)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提高土石方工程填沙效率的筛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3)的一侧顶端设有悬杆(9),所述连杆(4)的底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悬杆(9)的中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筛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土石方工程填沙效率的筛沙装置。包括框体,箱体内倾斜连接有筛板,筛板的倾斜向下端悬挂连接于连杆,连杆的顶端转动连接于凸轮,凸轮驱动于电机,框体在筛板的下侧固定有导料板,导料板的底部穿出框体的底部,支脚间连接有一对滑杆,滑杆上滑动连接有转架,转架转动连接有输送带Ⅱ,在筛板的下侧转动连接有输送带Ⅰ,框体的前侧顶端中间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底部通过轮架转动连接有方向轮,支脚的后侧底部转动连接有脚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动力源的可移动筛沙装置,可以通过可移动的输送带将过筛后的沙子均匀的分布到施工现场,减小沙子平铺难度,提高填沙效率。提高填沙效率。提高填沙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邓官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华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2
技术公布日:2022/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