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极薄膜、结构化处理方法以及空气过滤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808403发布日期:2023-04-19 12:5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驻极薄膜、结构化处理方法以及空气过滤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气过滤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驻极薄膜、结构化处理方法以及空气过滤器。


背景技术:

1、目前,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的除尘方法一般采用粗中效无纺布过滤、粗中效丝网过滤以及静电除尘(esp)等,其中粗中效无纺布过滤的缺点则是过滤效率低,越高等级的无纺布滤网或过滤器,风阻越大;而esp对空气进行电离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臭氧,形成二次污染,并且会损害人体健康。

2、cn108654840a公开了一种瓦楞状电介质静电除尘滤芯及其制造方法,但是,该方法采用的方式是将导电涂层材料加工至基材上,通过外接高压电源产生高压静电场,从而达到除尘的作用,一旦去除外接高压电源的作用,该滤芯基本上不具备任何除尘效果,使其不具备良好的通用性。

3、现有的驻极薄膜用作空气过滤除尘时,大都需要外接电源,甚至需要接入高压电源,对于如便携式空气过滤器中的使用十分不便,因此,需要制造一种能够满足抗菌、阻燃、无臭氧产生,并且无需外接高压电源的空气过滤器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其一而提供一种驻极薄膜、结构化处理方法以及空气过滤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外接电源或高压电源才能产生高压静电场以进行除尘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驻极薄膜,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4、

5、

6、优选地,所述的抗菌防霉母粒由聚丙烯和抗菌剂组成,其中,抗菌剂为以硅酸盐或沸石作为载体,负载银或锌的复合抗菌剂。

7、优选地,所述的阻燃母粒由聚丙烯和阻燃剂组成,其中,阻燃剂包括磷氮系阻燃剂、卤系阻燃剂或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8、其中,磷氮系阻燃剂可选三聚氰胺聚磷酸盐;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可选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卤系阻燃剂可选十溴二苯乙烷。该阻燃母粒环保无毒,对聚丙烯的阻燃效率有极大的提高。

9、优选地,所述的驻极薄膜通过流延成型工艺加工形成薄膜卷材。

10、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如上任一所述的驻极薄膜的结构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s1:成型:通过滚压成形设备将驻极薄膜分别加工形成瓦楞状结构和平状结构;

12、s2:驻极:将步骤s1成型后的驻极薄膜送入静电驻极装置中进行驻极;

13、s3:裁切:将步骤s2驻极后的驻极薄膜裁切;

14、s4:叠加堆垛:将步骤s3裁切后的驻极薄膜按照瓦楞状结构和平状结构交替叠放,形成堆叠驻极薄膜;

15、s5:粘合:将步骤s4得到的堆叠驻极薄膜置于热切粘合设备进行熔融粘合并分切,形成滤芯半成品;

16、s6:裁切:将步骤s5得到的滤芯半成品裁切形成空气过滤器。

17、优选地,步骤s1中,滚压成形设备分别采用高温瓦楞辊和高温辊进行瓦楞状结构和平状结构的滚压加工,加温区域的温度为160-200℃,生产线车速为0.5-5m/min。

18、优选地,步骤s2中,驻极采用直流高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为0-100kv;驻极用的驻极棒由固定条和若干驻极针组成,驻极针的直径为0.5-2mm,驻极针插入固定条后露出长度为10-20mm,驻极针的间距为5-20mm;驻极过程中,驻极薄膜两侧分别各设置4-10根驻极棒,驻极棒之间间距为50-150mm;驻极的生产线车速为0.5-5m/min。

19、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条为铝合金方条。

20、优选地,驻极针与驻极薄膜之间的间距可调,调节范围为50-150mm。

21、优选地,步骤s5中,热切粘合设备的电热丝为cr20ni80,直径为0.3-0.6mm,工作电压为dc10-24v;热切速度为30-150mm/min(对应的步进电机频率为1-5hz)。

22、优选地,步骤s5中,瓦楞状结构的驻极薄膜和平状结构的驻极薄膜相接触的端面经熔融粘合后形成拱桥状。通过热熔加工,使得瓦楞状结构的驻极薄膜和平状结构的驻极薄膜粘合形成一体,并且两者在交接处形成拱桥状,具有高结构强度,使得驻极薄膜能够被结构化处理。

23、本发明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空气过滤器,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的结构化处理方法得到。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1)利用驻极薄膜作载体,通过自身的静电电场的作用吸附灰尘颗粒,无需外接高压电源,可用于家用空调器、中央空调中的过滤装置或部品,以过滤和吸附空气中的pm颗粒物;同时混入的抗菌防霉母粒和阻燃母粒均有良好的相容性,使该驻极薄膜还同时具备优异的抗菌、抗微生物和阻燃性能。

26、(2)通过瓦楞状结构和平状结构交替叠合形成的大量通道,不仅解决了传统过滤网或过滤器过滤效果欠佳、风阻较大、维护成本高、产生臭氧形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同时由于通道内薄膜内部(分子间)及表面形成的空间电荷和表面电荷能够充分吸附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进而可在无需外接高压电源的条件下起到过滤pm2.5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驻极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极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防霉母粒由聚丙烯和抗菌剂组成,其中,抗菌剂为以硅酸盐或沸石作为载体,负载银或锌的复合抗菌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极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母粒由聚丙烯和阻燃剂组成,其中,阻燃剂包括磷氮系阻燃剂、卤系阻燃剂或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极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驻极薄膜通过流延成型工艺加工形成薄膜卷材。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驻极薄膜的结构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驻极薄膜的结构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滚压成形设备分别采用高温瓦楞辊和高温辊进行瓦楞状结构和平状结构的滚压加工,加温区域的温度为160-200℃,生产线车速为0.5-5m/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驻极薄膜的结构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驻极采用直流高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为0-100kv;驻极用的驻极棒由固定条和若干驻极针组成,驻极针的直径为0.5-2mm,驻极针插入固定条后露出长度为10-20mm,驻极针的间距为5-20mm;驻极过程中,驻极薄膜两侧分别各设置4-10根驻极棒,驻极棒之间间距为50-150mm;驻极的生产线车速为0.5-5m/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驻极薄膜的结构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热切粘合设备的电热丝为cr20ni80,直径为0.3-0.6mm,工作电压为dc10-24v;热切速度为30-150mm/min。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驻极薄膜的结构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瓦楞状结构的驻极薄膜和平状结构的驻极薄膜相接触的端面经熔融粘合后形成拱桥状。

10.一种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5-9任一所述的结构化处理方法得到。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空气过滤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驻极薄膜、结构化处理方法以及空气过滤器,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丙烯80‑85%;抗菌防霉母粒5‑7%;阻燃母粒5‑8%;硬脂酸钙0.5‑2%;光稳定剂0.5‑1.5%;抗氧剂1.5‑3%;α成核剂0.1‑0.5%;二氧化硅0.1‑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外接电源或高压电源才能产生高压静电场以进行除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军,冯叶飞,周凯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金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