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代用茶制备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5402发布日期:2023-05-11 10:0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代用茶制备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代用茶生产加工,尤其涉及一种代用茶制备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1、代用茶根据所需的原料的不同,采用的生产工艺有所不同,而无论是何种工艺的代用茶生产,都会存在原料的运输和原料的过滤这两个工艺步骤。

2、现阶段,原料的过滤主要采用筛网式过滤结构,根据经验设计筛网网孔的孔径,通过筛网将杂质过滤掉,在将原料通过传送带输送至工艺下游,以供工艺下游设备进行后续的加工。

3、现阶段,筛网过滤装置一般为单独的设备,因此,在过滤后如何将获得的原料运输到输送带就需要借助外部设备,而这个转运的过程也会造成原料的二次破坏,重新产生杂质,所以现阶段的工艺结构会降低原料生产效率,并且由于存在二次破坏,也会提高生产成本。

4、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代用茶制备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输送装置和过滤装置结合为一体,一边输送一边完成杂质过滤,过滤后原料直接由输送带传输至工艺下游,避免了因转运而造成的二次破坏的代用茶制备过滤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代用茶制备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包括:

4、输送带组件,所述输送带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工艺下游、并接收所述第一输送带输送的原料;

5、位于所述输送带组件下方的杂质收集槽;

6、所述杂质收集槽的数量与输送带的数量匹配,且所述杂质收集槽通过连接结构悬挂于对应的输送带的下方;

7、输送带表面设置有过滤孔,小颗粒杂质由所述过滤孔穿过并进入所述杂质收集槽。

8、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9、沿竖直方向布置的两个箱体,分别为第一处理箱和第二处理箱;

10、所述第一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一处理箱内,所述第二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二处理箱内;

11、所述第一输送带倾斜地布置于所述第一处理箱内,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工艺上游端的上方具有进料斗,外部设备由所述进料斗向所述第一输送带投入原料;

12、所述第二输送带倾斜地布置于所述第二处理箱内,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工艺上游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工艺下游端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输送带输出的原料掉落至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工艺上端并、并由所述第二输送带继续向工艺下游输送。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处理箱和所述第二处理箱均被配置为上端和下端开放的结构;

14、所述第一处理箱和所述第二处理箱叠放在一起;

15、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5°~30°;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倾斜方向相反。

16、进一步的,所述杂质收集槽与对应的输送带平行布置;

17、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18、连接螺杆;以及

19、位于所述杂质收集槽一侧的紧固螺母;

20、所述杂质收集槽的的宽度大于所述输送带的宽度,且所述杂质收集槽的长度小于所述输送带的长度;

21、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工艺下游端均延伸至所述杂质收集槽的外侧;

22、所述输送带的边缘的侧面具有安装环,所述连接螺杆穿过所述安装环,且所述连接螺杆下端穿过所述杂质收集槽并通过所述紧固螺母紧固以实现所述杂质收集槽和对应输送带的连接。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代用茶制备过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将输送带和杂质收集槽通过连接结构连为一体,在输送带表面设置尺寸能够保证小颗粒杂质通过的过滤孔,杂质由过滤孔进入截面尺寸较大的杂质收集槽内集中回收,通过两组输送带的顺序运输实现了原料的两次过滤和正常运输,避免了因转运而造成原料二次破坏带来的各种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代用茶制备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过滤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用茶制备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代用茶制备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箱(401)和所述第二处理箱(402)均被配置为上端和下端开放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代用茶制备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收集槽(2)与对应的输送带平行布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代用茶制备过滤装置,包括输送带组件,输送带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位于第一输送带的工艺下游;位于输送带组件下方的杂质收集槽;杂质收集槽的数量与输送带的数量匹配,且杂质收集槽通过连接结构悬挂于对应的输送带的下方;输送带表面设置有过滤孔,小颗粒杂质由过滤孔穿过并进入杂质收集槽。本技术的过滤装置将输送带和杂质收集槽通过连接结构连为一体,在输送带表面设置尺寸能够保证小颗粒杂质通过的过滤孔,杂质由过滤孔进入截面尺寸较大的杂质收集槽内集中回收,通过两组输送带的顺序运输实现了原料的两次过滤和正常运输,避免了因转运而造成原料二次破坏带来的各种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丹,关涛,赵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九正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