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泥分选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34366发布日期:2025-02-06 17:10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泥分选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煤泥分选,具体为一种煤泥分选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选煤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用户对商品煤的灰分要求的不断提高,大部分粗煤泥不能直接掺入精煤而只能掺入中煤,影响精煤的产量,降低经济效益;随着机械化采煤技术的提高,入洗原煤中的煤泥含量逐渐增多,解决粗煤泥分选的问题更加迫切,对于动力煤选煤厂而言,更是可以根据煤质情况,合理控制粗煤泥回收情况,分选出低灰精煤,保证商品煤质量,保证回收率。目前我国常用的粗煤泥的分选设备主要有煤泥重介旋流器、水介质旋流器、螺旋分选机、粗煤泥沉降干扰床分选机等,粗煤泥沉降干扰床分选机已经被推广应用。

2、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干扰床分选机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单纯的水流向上喷射干扰,使煤泥的分散效果不佳,造成分选效果不佳,并且使用过程中,沉降的粗煤需要大量的水流配合流出,并且还需要煤水分离才能够进行收集,工作效率低下,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泥分选机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泥分选机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表面为开口结构,所述罐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筒,且密封筒与罐体上表面之间形成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相对应的密封筒左侧壁上设置有溢流管,所述密封筒上侧壁靠近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加料管,所述罐体的下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外表面与罐体内壁之间靠近下侧位置固定安装有锥形斗,所述锥形斗下表面与罐体下侧内壁之间形成有注液腔,所述注液腔相对应的罐体右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锥形斗上均匀固定安装有单向出水头,所述单向出水头相对应的锥形斗上表面设置有搅拌机构。

3、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筒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度计,且密度计插设于罐体中,所述注液腔内设置有压力变送器,所述密度计与压力变送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于罐体前侧面。

4、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筒的下侧壁为倾斜结构,且密封筒的下侧壁倾斜角度为15°-20°。

5、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筒、矩形开口和电动螺旋送料杆,所述输送筒固定安装于罐体的下侧壁上,所述输送筒的上表面为开口结构,且输送筒的上表面插设于密封筒上侧壁上侧,所述输送筒的左右侧壁与锥形斗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输送筒的下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螺旋送料杆,且电动螺旋送料杆插设于输送筒中。

6、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筒的外表面上倾斜固定安装有导流板。

7、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轴承、传动杆、涡轮叶片和搅拌叶,所述轴承安装于锥形斗上表面,所述轴承内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与单向出水头相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涡轮叶片,所述传动杆上靠近上位置固定安装有搅拌叶。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泥分选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该煤泥分选机装置,通过设置单向出水头对搅拌机构喷水,通过搅拌机构对罐体内进行搅拌,能够更好的煤泥进行干扰,使煤泥能够更好的分散,便于后续沉降,使分选效果更好。

10、2、该煤泥分选机装置,通过设置输送机构能够单纯将沉淀的大颗粒煤泥输送出,省去大颗粒煤泥需要水流配合流出,利于快速对大颗粒煤泥进行收集,提高加工效率,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煤泥分选机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为开口结构,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筒(2),且密封筒(2)与罐体(1)上表面之间形成有溢流槽(3),所述溢流槽(3)相对应的密封筒(2)左侧壁上设置有溢流管(4),所述密封筒(2)上侧壁靠近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加料管(5),所述罐体(1)的下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输送机构(6),所述输送机构(6)的外表面与罐体(1)内壁之间靠近下侧位置固定安装有锥形斗(7),所述锥形斗(7)下表面与罐体(1)下侧内壁之间形成有注液腔(8),所述注液腔(8)相对应的罐体(1)右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9),所述锥形斗(7)上均匀固定安装有单向出水头(10),所述单向出水头(10)相对应的锥形斗(7)上表面设置有搅拌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泥分选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筒(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度计(12),且密度计(12)插设于罐体(1)中,所述注液腔(8)内设置有压力变送器(13),所述密度计(12)与压力变送器(13)均与控制器(1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4)固定安装于罐体(1)前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泥分选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筒(2)的下侧壁为倾斜结构,且密封筒(2)的下侧壁倾斜角度为15°-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泥分选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6)包括输送筒(601)、矩形开口(602)和电动螺旋送料杆(603),所述输送筒(601)固定安装于罐体(1)的下侧壁上,所述输送筒(601)的上表面为开口结构,且输送筒(601)的上表面插设于密封筒(2)上侧壁上侧,所述输送筒(601)的左右侧壁与锥形斗(7)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矩形开口(602),所述输送筒(601)的下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螺旋送料杆(603),且电动螺旋送料杆(603)插设于输送筒(60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泥分选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筒(601)的外表面上倾斜固定安装有导流板(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泥分选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11)包括轴承(111)、传动杆(112)、涡轮叶片(113)和搅拌叶(114),所述轴承(111)安装于锥形斗(7)上表面,所述轴承(111)内安装有传动杆(112),所述传动杆(112)上与单向出水头(10)相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涡轮叶片(113),所述传动杆(112)上靠近上位置固定安装有搅拌叶(1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煤泥分选机装置,涉及煤泥分选技术领域;包括罐体,罐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筒,且密封筒与罐体上表面之间形成有溢流槽,溢流槽相对应的密封筒左侧壁上设置有溢流管,密封筒上侧壁靠近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加料管,罐体的下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外表面与罐体内壁之间靠近下侧位置固定安装有锥形斗,锥形斗下表面与罐体下侧内壁之间形成有注液腔;本技术通过搅拌机构能够更好的煤泥进行干扰,使煤泥能够更好的分层,便于后续分选,使分选效果更好,同时能够单纯将沉淀的大颗粒煤泥输送出,利于快速对大颗粒煤泥进行收集,提高加工效率,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常宝宇,田丞,郜宇杰,田潞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慈林山煤业有限公司夏店煤矿
技术研发日:20240416
技术公布日:202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