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煤气发生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0452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煤气发生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煤气发生炉,具体是对小型煤气发生炉的改进。
煤气发生炉主要是为热镀锌、热处理、冶炼、玻璃、化工等行业提供热煤气的。目前小型的煤气发生炉,炉内燃料极易结疤,而目前的炉渣排除是靠炉条的左右拨动来实现的,由于拨动间隙小,拨动力低,排渣比较困难,时常导致不能正常生产,甚者造成停炉三、五日来清灰除渣,严重影响了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除渣排渣方便的新型煤气发生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煤气发生炉,包括炉膛、炉膛外围水套、炉箅、上水封和下水封,所述的炉箅由固定炉条和活动炉条排列组成,每根固定炉条的两端固定于炉膛内壁上,每根活动炉条由2-3根等长的小炉条构成,活动小炉条分别配装于转轴上,转轴一端活动配装于炉膛的内壁上,另一端通过轴套与炉膛内壁活动连接,轴套一端配装有密封盖,转轴下部分别固定联接有竖向连接杆,横向连接杆通过轴销将竖向连接杆连接在一起,其中一竖向连接杆的下端固定有一推拉杆。
所述的炉膛内均布有3-6根直径为51-57mm的热水管,热水管与水套相互连通,水套的厚度为8-15cm。所述的上水封的内套形状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关键是炉箅采用固定炉条和活动炉条排列组成,并且每根活动炉条由等长的2-3根小炉条组成,每根小炉条配装于转轴上,从而通过转轴使活动炉条同时上下摆动,炉条的上下摆动不仅使炉条的间隙增大,并且摆动可将大块结疤拨碎,使炉渣顺利排出。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炉膛内增设了3-6根均布的与水套相连通的热水管,增加了水的受热面积,提高了蒸气的质量和产量。故本实用新型不仅排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同时提高了煤气的质量和产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的俯视图。
图3为
图1左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新型煤气发生炉,包括炉膛1、炉膛1外围水套2、炉箅3和上水封4、下水封5,炉箅3由固定炉条6和活动炉条7相间排列组成,每根活动炉条由两根等长的小炉条7A和7B构成,小炉条7A和7B通过键联接于转轴8A和8B上,转轴8A和8B一端活动配装于炉膛1内壁上,另一端通过轴套9A和9B与炉膛1的内壁活动联接,为了防止煤气的泄漏,在轴套9A和9B的一端配装有密封盖10A和10B,转轴8A和8B的下部固定配装有竖向连接杆11A和11B,横向连接杆12通过轴销将竖向连接杆11A和11B连接起来。竖向连接杆11A的下部固定有一推拉杆13,当需要排渣时,用手搬动推拉杆13,通过连接杆12可使转轴8A和8B同时转动,进而带动小炉条7A、7B上下摆动。从而达到方便除渣和排渣的目的。当炉膛1直径较大时,活动小炉条也可以为3根。为了增加煤气发生炉自身所需蒸气的产量和提高蒸气的质量,进而提高煤气的产量和质量,在炉膛1内均布有6根与水套2相连通的热水管14,并且水套的厚度为8cm,热水管14的直径为51mm。为了避免煤气发生炉加煤时煤掉进上水封间隙中,影响水封效果,上水封4的内套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从而可使上煤时煤能准确落入煤仓内,改善了水封效果和上煤准确性。同时为了清灰方便,煤气发生炉下部的小清灰门为长方形,并且调整清灰门的方向与炉排间隙相对应,这样清除灰渣更加方便,清理效果更彻底。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煤气发生炉,包括炉膛、炉膛外围水套、炉箅、上水封和下水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箅由固定炉条和活动炉条排列组成,每根固定炉条的两端固定于炉膛内壁上,每根活动炉条由2-3根等长的小炉条构成,活动小炉条分别配装于转轴上,转轴一端活动配装于炉膛的内壁上,另一端通过轴套与炉膛内壁活动连接,轴套一端配装有密封盖,转轴下部分别固定联接有竖向连接杆,横向连接杆通过轴销将竖向连接杆连接在一起,其中一竖向连接杆的下端固定有一推拉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内均布有3-6根直径为51-57mm的热水管,热水管与水套相互连通,水套的厚度为8-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水封的内套形状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煤气发生炉,具体是对小型煤气发生炉的改进。它包括炉膛、炉膛外围水套、炉箅、上水封、下水封,其中炉箅由固定炉条和活动炉条排列组成,活动炉条由等长的2—3根小炉条构成,小炉条配装于转轴上,从而通过控制转轴实现小炉条的上下摆动。小炉条的上下摆动不仅使炉条间隙增大,而且可拨碎大块结疤,因而可达到顺利除渣排渣的目的,并且排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C10J3/20GK2495649SQ0122983
公开日2002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5日
发明者李书用, 刘树巷, 马令改 申请人:李书用, 刘树巷, 马令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