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基金属加工乳化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97953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磷脂基金属加工乳化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加工液,特别是涉及一种磷脂基金属加工乳化液。
背景技术
金属加工液又称金属加工润滑剂,指在一切与金属相关的机械加工中起润滑、防锈、抗磨、耐压、冷却和清洗等作用一类物质的总称。金属加工液能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防止金属零件锈蚀,带走加工过程产生的热量,有效清除零件和刀具表面上的切屑和其它粉粒,改善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金属加工液按组成不同,可分为不含水的油基加工液和水作为功能组分的水基加工液两大类。油基切削液即切削油,主要用于低速重切削和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其润滑性好,但冷却能力有限。水基切削液分为四大类,即乳化液、合成液体、化学溶液和半合成液。目前的金属加工液大多以矿物油为主体,这需要大量的石油资源,矿物油的生物降解性差,含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容易污染环境。因此,许多发达国家相继立法控制金属加工液的排放,希望开发能生物降解的金属加工液基础油替代矿物油。大多数水基金属加工液采用亚硝酸盐和有机酚等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使用过程中会危害操作工人的健康,排放后污染水体,造成水资源污染和环境破坏。大豆磷脂作为油脂加工副产物其资源丰富,但却没有得到较好地利用,大部分用作饲料的拌合料,因此利用大豆磷脂开发磷脂基乳化液具有重要的价值。大豆磷脂是存在于大豆中的各种磷酸甘油酯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大豆磷脂在大豆中的含量为1. 5% 3. 2%,在大豆油脚中的含量约为40% 60%。大豆磷脂组成成分复杂, 主要成分有三种卵磷脂、脑磷脂和肌醇磷脂。大豆磷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分子由亲水的极性基团和疏水的非极性基团组成,大豆磷脂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而具有乳化、软化、润湿、分散、渗透、增溶、消泡及抗氧化等作用。大豆磷脂虽然是良好的天然表面活性剂,但因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低,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为了改善大豆磷脂的亲水性能,提高HLB值,常用羟基化改性的方法改变其亲水特性,即在磷脂分子不饱和脂肪酸碳碳双键上引入两个羟基,羟基化的磷脂提高了磷脂的亲水性,其流动性好、颜色浅,HLB值提高,碘值降低。目前这类改性大豆磷脂主要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方面。经检索,未发现将改性大豆磷脂应用于金属加工液的相关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环境污染小、成本低的磷脂基金属加工乳化液。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磷脂基金属加工乳化液,以体积百分比表示,其成分配比为改性大豆磷脂10 50%,吐温-80 3 16%,无水乙醇0. 3 5%,磷化液防锈剂0. 5 6%,三丹油0. 5 8%,有机硅消泡剂0. 5 7%,20-45% (w/v)的NaOH水溶液1. 5 8%,其余为水。所述的磷脂基金属加工乳化液,其中改性大豆磷脂30 35%,吐温-80 6 9%,无水乙醇0. 8 2%,磷化液防锈剂2 3%,三丹油1. 5 2. 5%,有机硅消泡剂2 3%,35% (w/v)的NaOH水溶液4 6%,其余为水。所述改性大豆磷脂的组分以重量百分比计油脂占30 50%,磷脂占50 70%。所述磷脂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主要组分为卵磷脂18 35%、脑磷脂15 25%、肌醇磷脂10 20%、磷脂酸10 20%O所述磷化液防锈剂为磷酸锌系防锈剂、磷酸钙系防锈剂、磷酸铁系防锈剂或磷酸锰系防锈剂。所述磷化液防锈剂为磷酸锌系防锈剂,以重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磷酸15 20%, 氧化锌5 6%,磷酸二氢钠4 6%,钼酸铵0. 3 0. 5%,植酸0. 1 0. 3%,乙酸锰0. 1 0. 3%,柠檬酸0. 3 0. 5%,乳化剂0P-10 0. 3 0. 5%,其余为水。所述磷脂基金属加工乳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按成分配比计量各组分,将水加入乳化机中,开启搅拌装置,将吐温80和无水乙醇依次缓慢加入乳化机中,充分混勻得混合液,将改性大豆磷脂在高速搅拌下加入所述混合液中,混合均勻后,加入NaOH水溶液调节 PH值至7. 5 9,在高速搅拌下依次加入三丹油、磷化液防锈剂和有机硅消泡剂,制得混合均勻的乳化状溶液,经均质后制得所述乳化液。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金属加工乳化液配方合理,具有优良的润滑性、防锈性、冷却性、清洗性和杀菌性;产品稳定性较好,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分层、不析出沉淀物,可满足机床、磨床、 车床等设备及各种加工工艺(车、钻、扩、孔等)的要求,还具有挥发度低、无毒、生物降解率高、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可作为通用型金属加工切削液替代矿物油基金属加工液,并且其加工性能和环保性能优于普通矿物油基加工液。(2)本发明的金属加工乳化液主要原料为改性大豆磷脂,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资源可再生,成本较低,可以使废弃资源得以利用,而且还能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制备工艺简单,能耗较低。(3)本发明的金属加工乳化液具有生物降解性,环境污染小,并且可节省石油等矿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本发明的金属加工乳化液通过在车、齿轮切削和螺纹加工等金属加工方面的实际应用表明,各方面性能均达到了金属加工的要求。由于该产品不含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钠和矿物油,工作环境干净无味;切削时切削区能形成润滑油膜,切削液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巧值达到640N以上,能大大降低切削力,降低刀具及砂轮的消耗。同普通乳化油相比,金属表面的加工精度较高,乳化液能渗入到工件切削表面的极细微裂缝中,使表面金属晶格脆化,切削加工容易进行,同时刀具的使用温度降低,能够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磷脂基金属加工乳化液,以体积百分比表示,其成分配比为改性大豆磷脂33%,吐温-80 7%,无水乙醇1%,磷化液防锈剂2. 5%,三丹油2%,有机硅消泡剂 2. 5%,35% (w/v)的NaOH水溶液4%,其余为水。原料改性大豆磷脂的组成和性能指标参见表1、表2,其中磷化液防锈剂为磷酸锌系防锈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其组成为磷酸15%,氧化锌5%,磷酸二氢钠5%,钼酸铵0. 4%,植酸0. 2%,乙酸锰0. 2%,柠檬酸0. 4%,乳化剂0P-10 0. 4%,其余为水。其中的有机硅消泡剂是以二甲基硅油(或叫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要原料,添加其它辅料,经乳化而成的一种消泡剂,市场上有售。制备方法按成分配比计量各组分,将水加入乳化机中,开启搅拌装置,将吐温80 和无水乙醇依次缓慢加入乳化机中,充分混勻得混合液,将改性大豆磷脂在高速搅拌下加入所述混合液中,混合均勻后,加入35% (w/v)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值至8. 0,在高速搅拌(2000 5000r/min)下依次加入三丹油、磷化液防锈剂和有机硅消泡剂,制得混合均勻的乳化状溶液,再经均质后制得乳化液。
表1原料改性大豆磷脂的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磷脂基金属加工乳化液,其特征在于,以体积百分比表示,其成分配比为改性大豆磷脂10 50%,吐温-80 3 16%,无水乙醇0. 3 5%,磷化液防锈剂0. 5 6%,三丹油0. 5 8%,有机硅消泡剂0. 5 7%,20-45% (w/v)的NaOH水溶液1. 5 8%,其余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脂基金属加工乳化液,其特征在于,其中改性大豆磷脂 30 ;35%,吐温-80 6 9%,无水乙醇0. 8 2%,磷化液防锈剂2 3%,三丹油1. 5 2. 5%, 有机硅消泡剂2 3%,35% (w/v)的NaOH水溶液4 6%,其余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脂基金属加工乳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大豆磷脂的组分以重量百分比计油脂占30 50%,磷脂占50 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脂基金属加工乳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以重量百分比计的主要组分为卵磷脂18 35%、脑磷脂15 25%、肌醇磷脂10 20%、磷脂酸10 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脂基金属加工乳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化液防锈剂为磷酸锌系防锈剂、磷酸钙系防锈剂、磷酸铁系防锈剂或磷酸锰系防锈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脂基金属加工乳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化液防锈剂为磷酸锌系防锈剂,以重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磷酸15 20%,氧化锌5 6%,磷酸二氢钠4 6%,钼酸铵0. 3 0. 5%,植酸0. 1 0. 3%,乙酸锰0. 1 0. 3%,柠檬酸0. 3 0. 5%,乳化剂 0P-10 0. 3 0. 5%,其余为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磷脂基金属加工乳化液,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 按成分配比计量各组分,将水加入乳化机中,开启搅拌装置,将吐温80和无水乙醇依次缓慢加入乳化机中,充分混勻得混合液,将改性大豆磷脂在高速搅拌下加入所述混合液中,混合均勻后,加入NaOH水溶液调节pH值至7. 5 9,在高速搅拌下依次加入三丹油、磷化液防锈剂和有机硅消泡剂,制得混合均勻的乳化状溶液,经均质后制得所述乳化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脂基金属加工乳化液,以体积百分比表示,其成分配比为改性大豆磷脂10~50%,吐温-803~16%,无水乙醇0.3~5%,磷化液防锈剂0.5~6%,三丹油0.5~8%,有机硅消泡剂0.5~7%,20-45%(w/v)的NaOH水溶液1.5~8%,其余为水;制备时将各成分混合均匀,经均质后制得乳化液。本发明配方合理,产品具有优良的润滑性、防锈性、冷却性、清洗性和杀菌性;稳定性较好,可满足机床、磨床、车床等设备的使用及各种加工要求,还具有挥发度低、无毒、生物降解率高、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可作为通用型金属加工切削液替代矿物油基金属加工液,并且性能优于普通矿物油基加工液。
文档编号C10M173/00GK102174343SQ20111007386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5日
发明者李桂华, 罗世龙 申请人:河南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