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废旧塑料、橡胶裂解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旧塑料、橡胶裂解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和橡胶均为具有优良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及人民生活中。但是,塑料和橡胶难以降解,废弃后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将废旧塑料、橡胶作为垃圾送入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是目前最主要的处理方法,但是,填埋不仅占用土地、浪费土地资源,而且塑料、橡胶难以降解,填埋的废旧塑料在无空气无光照的情况下需要至少200年才能分解殆尽,会对环境产生长期性破坏。为了避免占用土地,可以将塑料、橡胶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并利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发电。但是,塑料在热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如氯气、氯化氢、二噁英、一氧化碳、 甲醛、苯乙烯等,比填埋法造成的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废旧塑料、橡胶均为高分子聚合物,将其回收利用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现有技术公开了诸多对废旧塑料、橡胶进行回收利用的方法,如将废旧塑料熔融加工,得到再生塑料;将聚氨酯、聚酰胺、聚碳酸酯等废旧塑料进行水解,重新得到单体或中间体后继续利用;将废旧塑料或橡胶通过油化回收处理,得到工业燃油;将废旧塑料在高温下热解,得到燃气、燃油等燃料。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工业燃油可作为替代原油的燃料,因此,将废旧塑料或橡胶进行油化回收处理得到工业燃油的方法成为研究执占之一。现有技术一般通过燃烧炉或者焚烧炉将废旧塑料或橡胶裂解后,再回收各种燃油,如申请号为200710029037.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废旧塑料、橡胶回收再生装置,包括焚烧装置、净化过滤装置和蒸馏装置,其中,焚烧装置为焚烧炉;净化过滤装置至少包括两级,由抽风机、装有酸性溶液的处理室和上层液收集室顺序连接组成;蒸馏装置为普通的常压蒸馏装置。由于采用酸性溶液对废气进行过滤净化,需要添加金属催化剂才能够得到工业燃油,不仅增加了操作步骤,而且会腐蚀装置,降低回收再生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废旧塑料、橡胶裂解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旧塑料、橡胶裂解回收装置结构简单,对废旧塑料、橡胶的回收再生效果较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包括裂解装置,所述裂解装置包括可旋转裂解炉、外壳、加热室和灰渣室,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可旋转裂解炉形成炉膛,所述加热室与所述炉膛相通,所述灰渣室位于所述加热室的下方,所述炉膛包括第一火道,所述第一火道与所述加热室相通;[0010]设置在第一火道上的分火道;多个由隔板构成的热传递通道,所述各个热传递通道的进火口分别通过所述分火道与所述第一火道相通;第二火道,所述第二火道与所述各个热传递通道的出火口相通,所述第二火道上设置有出烟口;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裂解装置的出料口相连;储油装置,所述储油装置与所述冷却装置的出料口相连;炭黑分选装置,所述炭黑分选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裂解装置的出料口相连;炭黑储存装置,所述炭黑储存装置与所述炭黑分选装置的出料口相连。优选的,所述裂解装置中,所述可旋转裂解炉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可旋转裂解炉内设置有多个无缝钢管,所述各个无缝钢管沿所述可旋转裂解炉的直径方向贯穿所述可旋转裂解炉,所述各个无缝钢管与所述炉膛相通;所述可旋转裂解炉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渣口和出油气口 ;所述可旋转裂解炉设置有出渣口的一端还设置有储渣仓,经由所述出渣口与所述储渣仓相连的出渣螺旋,与所述出渣口相连且设置有排渣螺旋的排渣管道,所述排渣管道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可旋转裂解炉设置有出渣口的一端还设置有外齿轮,所述可旋转裂解炉通过所述外齿轮与减速器相连。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出油气口相连,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出料口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包括带有夹层的双层冷却罐体,所述冷却罐体上设置有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位于所述冷却罐体底面,所述第二出料口位于所述冷却罐体侧面底部,所述夹层中充有冷却水;设置在所述冷却罐体内部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包括冷却仓,所述冷却仓包括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出料口相连,所述第二冷却管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冷却管的出料口通过折返相连,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二冷却管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气压自动感应装置;所述冷却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优选的,在裂解装置和第一冷却装置之间还包括油气除尘装置,所述油气除尘装置包括 沉淀箱,所述沉淀箱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裂解装置的出油气口相连; 设置在所述沉淀箱内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沉淀箱隔成三个互相连通的区域;[0033]设置在所述沉淀箱底部的第一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和重油出料口,所述重油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之间,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方向相反。优选的,还包括气体隔火装置,所述气体隔火装置包括设置有进气口与出气口的主水箱,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的出料口相连,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裂解装置的加热室相连;通过溢流管与所述主水箱相连的副水箱,所述溢流管的水平面比所述主水箱的进
气口高。优选的,所述炭黑分选装置包括与所述废渣出料口相连的清洗槽;位于所述清洗槽上的出料口 ;位于所述清洗槽内的清洗螺旋杆;位于所述清洗槽上方的喷淋管;驱动所述清洗螺旋杆转动的电机。优选的,所述炭黑储存装置包括分别可与所述炭黑分选装置的出料口相连的第一炭黑池和第二炭黑池;与第一炭黑池和第二炭黑池相连的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的水平面低于第一炭黑池的底面和第二炭黑池的底面;设置在所述循环水池与第一炭黑池和第二炭黑池之间的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上设置有过滤布。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裂解装置的出烟口相连的水沫除尘装置,所述水沫除尘装置包括高低池,所述高低池上设置有进烟口和排烟管,所述进烟口与所述裂解装置的出烟口相连;设置在高低池中的分气网;与所述高低池相连的引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旧塑料、橡胶裂解回收装置包括裂解装置、 冷却装置、储油装置、炭黑分选装置和炭黑储存装置,其中,裂解装置包括可旋转裂解炉、外壳、加热室和灰渣室,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可旋转裂解炉形成炉膛,所述炉膛包括第一火道,所述第一火道与所述加热室相通;设置在第一火道上的分火道;多个由隔板构成的热传递通道,所述各个热传递通道的进火口分别通过所述分火道与所述第一火道相通;第二火道,所述第二火道与所述各个热传递通道的出火口相通,所述第二火道上设置有出烟口 ; 所述加热室与所述炉膛相通,所述灰渣室位于所述加热室的下方。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裂解装置中,当加热室中的燃料燃烧时,火苗以及产生的热量首先进入第一火道,然后通过设置在第一火道上的若干分火道进入热传递通道中,火苗及热量沿着热传递通道传递后进入第二火道,从第二火道的出烟口排出。在火苗及热量沿着热传递通道传递的过程中,火苗及热量与可旋转裂解炉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使得可旋转裂解炉受热较为均勻,不会由于产生局部高温而降低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在沿所述可旋转裂解炉的直径方向设置有多个可贯穿所述可旋转裂解炉的无缝钢管,在可旋转裂解炉的旋转过程中,热能可从无缝钢管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排出,从而将热量传递到可旋转裂解炉的中心部位,使裂解炉的炉壁、炉心温度一致,从而提高对废旧塑料或者橡胶的裂解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旧塑料、橡胶裂解回收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寿命较长,而且对废旧塑料、橡胶的回收再生效果较好。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裂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裂解装置的剖面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裂解装置的剖面右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裂解装置的剖面右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裂解装置中可旋转裂解炉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无缝钢管的裂解装置的剖面主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排渣装置的裂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外齿轮的裂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气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冷却装置的剖面主视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炭黑分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炭黑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沫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体隔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现有的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中,裂解装置是回收的主要装置,但是由于塑料盒橡胶的裂解温度较高,而且热量会经由最短的距离从加热室传递到出烟口,导致裂解炉受热不均,产生局部高温,从而降低了裂解炉的使用寿命,现有裂解炉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年左右,增加了对废旧塑料、橡胶进行回收利用的成本。基于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裂解装置进行改进得到了一种结构简单、裂解效果好、节省燃料、使用寿命长的废旧塑料、 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007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包括裂解装置,所述裂解装置包括可旋转裂解炉、外壳、加热室和灰渣室,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可旋转裂解炉形成炉膛,所述加热室与所述炉膛相通,所述灰渣室位于所述加热室的下方,所述炉膛包括第一火道,所述第一火道与所述加热室相通;设置在第一火道上的分火道;多个由隔板构成的热传递通道,所述各个热传递通道的进火口分别通过所述分火道与所述第一火道相通;第二火道,所述第二火道与所述各个热传递通道的出火口相通,所述第二火道上设置有出烟口;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裂解装置的出料口相连;储油装置,所述储油装置与所述冷却装置的出料口相连;炭黑分选装置,所述炭黑分选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裂解装置的出料口相连;炭黑储存装置,所述炭黑储存装置与所述炭黑分选装置的出料口相连。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1为自动进料装置,102为与进料装置101相连的裂解装置,103为与裂解装置102相连的油气除尘装置,104为与油气除尘装置103相连的第一冷却装置,105为与第一冷却装置104相连的第二冷却装置,106为与第二冷却装置105相连的气体隔火装置,107 为与第二冷却装置105相连的第二储油罐,108为与裂解装置102相连的水沫除尘装置,109 为与裂解装置102相连的炭黑分选装置,110为与炭黑分选装置103相连的炭黑储存装置。在所述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中,自动进料装置101的作用在于实现自动进料,在无需停炉、停火、降温的情况下,即可向裂解装置102中加入原料,能够节省人力资源、燃料和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裂解装置102是所述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的核心装置,废旧塑料和橡胶在裂解装置102中进行裂解,生成不同的产物,然后经过后续除杂、分离,分别得到燃油和炭黑。参见图2、图3、图4和图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裂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裂解装置的剖面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裂解装置的剖面右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裂解装置的剖面右视图。其中, 11为可旋转裂解炉,12为外壳,13为可旋转裂解炉11与外壳12形成的炉膛,14为与炉膛 13相通的加热室,15为位于加热室14下方的灰渣室,131为第一火道,132为设置在第一火道131上的分火道,133为通过分火道132与第一火道131相通的热传递通道,134为与热传递通道133相通的第二火道,135为设置在第二火道上的出烟口,136为形成热传递通道的隔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裂解装置中包括可旋转裂解炉11,所述可旋转裂解炉为常规可旋转裂解炉,包括进料口、出料口、固定轴、螺旋叶片、电机等部件。在可旋转裂解炉11外部设置有外壳12,外壳12与可旋转裂解炉11形成炉膛13, 炉膛13为密闭空间,主要作用是将热量传递给可裂解炉11,使得可裂解炉11内的物料在高温下发生裂解。[0089]所述可旋转裂解装置还包括加热室14,所述加热室14与所述炉膛13相通,燃料在加热室14燃烧产生的火苗、火星和热量可以在炉膛13内扩散,从而实现对可旋转裂解炉 11的加热。加热室14的下方设置有灰渣室15,用于回收燃料燃烧后剩余的废渣、灰渣等残余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裂解装置中,炉膛13分为三个区域第一火道131、多个热传递通道133和第二火道134,其中第一火道131为沿可旋转裂解炉11长度方向的通道,与加热室14相连,加热室14 产生的火苗、火星和热量可沿第一火道131传递;第一火道131上设置有多个分火道132, 分火道132的主要作用是将第一火道131中的火苗、火星和热量分流,增大其与可旋转裂解炉11的接触面积,减少局部高温对可旋转裂解炉11的危害。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对个分火道132,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有其他数量的分火道,只要能够达到分流热量的目的即可。热传递通道133为沿可旋转裂解炉11圆周方向的通道,由隔板136形成,各个热传递通道133分别通过分火道132与第一火道131相通。本实施例设置了 7块隔板136,形成了 8个热传递通道;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其他块隔板,形成其他个热传递通道。每个热传递通道133可通过一个分火道132与第一火道131相通,也可以通过多个分火道132与第一火道131相通,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热传递通道133通过3个分火道 132与第一火道131相通。第二火道134为沿可旋转裂解炉11长度方向的通道,直接与热传递通道133的另一端相通,第二火道134上设置有出烟口 135,火苗、活性和热量经由第一火道131传递到热传递通道133后,汇集到第二火道134,然后通过出烟口 135排出。由此可见,将所述炉膛13分区后,可以引导火苗、火星和热量充分与可旋转裂解炉11接触,从而使裂解炉受热均勻,提高裂解炉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裂解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各个热传递通道内的测温电热偶, 所述测温电热偶可测量各个热传递通道133的温度,操作人员可根据该温度对与该热传递通道133相通的分火道132进行调整,如调整分火道的个数等,从而使得每个热传递通道温度均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裂解装置中,可旋转裂解炉11内壁上还设置有螺旋叶片和多个无缝钢管,参见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裂解装置中可旋转裂解炉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7为设置在可旋转裂解炉11内壁上的螺旋叶片,16为设置在可旋转裂解炉11中的无缝钢管。螺旋叶片17沿着可旋转裂解炉11的内壁设置,作用在于旋转时对废旧塑料或橡胶产生剪切和搅拌作用,提高对废旧塑料或橡胶的裂解效果。另外,螺旋叶片17还可以将裂解后产生的废渣送往出料口。无缝钢管16为多个,所述各个无缝钢管16沿可旋转裂解炉11的直径方向贯穿可旋转裂解炉11,其两端与所述炉膛13相通。参见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无缝钢管的裂解装置的剖面主视图。本实施例中,在可旋转裂解炉11内部设置有3根无缝钢管16,每3根无缝钢管呈米字型分布,每根无缝钢管的两端均与炉膛13相通。无缝钢管16随可旋转裂解炉11的转动而转动,当其一端旋转至分火道132处时,第一火道131内的火苗、火星和热量可进入所述无缝钢管16中,在继续转动的过程中,火苗、火星和热量从无缝钢管16的一端向另一端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无缝钢管16的温度升高,其位于可旋转裂解炉内部的部分温度也随之升高,从而使得可旋转裂解炉中心部分的温度升高,使裂解炉炉心与炉壁的温度趋于一致,从而增加裂解炉的使用寿命,提高裂解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组米字型无缝钢管,沿可旋转裂解炉11的长度方向均勻分布,从而使裂解炉受热均勻,增加裂解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裂解效果。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裂解装置中,可旋转裂解炉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渣口和出油气口,废旧塑料或橡胶裂解后,产生油气和废渣,将油气和废渣通过不同的出料口排出时,有利于对油气的进一步净化。参见图4、图5和图6,18为设置在可旋转裂解炉11 一端的出口,191为设置在可旋转裂解炉11另一端的进料口,192为设置在进料口 191上的出油气口。当进料结束后,将进料口 191前端堵住,油气即可从出油气口 192中排出。出渣口 18设置在可旋转裂解炉11的一端,当裂解炉11反转时,在螺旋叶片17的作用下,裂解产生的废渣从出渣口 18中排出。出油气口 192设置在可旋转裂解炉11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出油气口 192与进料口 191共用一条通道,裂解后产生的油气经出油气口 191排出。在其他实施例中,出油气口 192与进料口 191可不共用一条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裂解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可旋转裂解炉内的储渣仓、通过出渣口 18与储渣仓相连的出渣螺旋、与出渣口相连且设置有排渣螺旋的排渣管道和设置在排渣管道上的进水口,参见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排渣装置的裂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8为出渣口,192为出油气口,20为储渣仓,21为出渣螺旋,22为排渣管道,23为排渣螺旋,M为进水口。储渣仓20与出渣口 18相连,用于收集和暂时存储裂解后产生的废渣。在本实施例中,储渣仓20为设置在可旋转裂解炉11内壁上的、扇形结构的储渣仓,储渣仓20单侧面开口,且开口面积小于单侧面全面积。当裂解炉11反转至储渣仓20位于底部时,可旋转裂解炉11内的螺旋叶片17将废渣送入储渣仓20中,当裂解炉11继续反转至储渣仓20位于顶部时,出渣螺旋21将储渣仓20内的废渣通过出渣口 18排出。出渣螺旋21通过出渣口 18与储渣仓20相连,当裂解炉11继续反转至储渣仓20 位于顶部时,出渣螺旋21在电机(未在图中示出)的作用下将储渣仓20内的废渣排出,排出的废渣进入排渣管道22。排渣管道22与出渣口 18相连,排渣管道22内设置有排渣螺旋23,排渣管道22上设置有进水口对。废渣进入排渣管道22后,排渣螺旋23在电机(未在图中示出)的作用下将废渣排出。排渣管道22上可以设置有多个进水口对,进水口 M的作用在于向排渣管道22中通入水,增加其中的废渣的湿度,从而减少废渣排出时飘起的灰尘,实现清洁生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裂解装置与上文所述的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可旋转裂解炉11的一端设置有外齿轮,可旋转裂解炉11通过外齿轮与减速器相连,从而减轻对减速器和外齿轮的压力,增加减速器和外齿轮的寿命。参见图9,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外齿轮的裂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为可旋转裂解炉,12为外壳,13为可旋转裂解炉11与外壳12形成的炉膛,14为与炉膛12相通的加热室,15为位于加热室14下方的灰渣室,25为外齿轮。外齿轮25设置在可旋转裂解炉11的外部,直接与减速器的齿轮(未在图中示出) 相连,在减速器的带动下实现裂解炉11的旋转。废旧塑料和橡胶在裂解装置102中裂解后,生成的燃油以油气形式通过出油气口进入油气除尘装置103,炭黑、金属等废渣则通过出渣口进入炭黑分选装置109。油气除尘装置103的进料口与裂解装置102的出油气口相连,其出料口与第一冷却装置104的进料口相连,参见图1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气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31为沉淀箱,1032为设置在沉淀箱1031上的进料口,1033为设置在沉淀箱1031上的出料口,1034为设置在沉淀箱1031内的第一隔板,1035为设置在沉淀箱1031 内的第二隔板,1036为设置在沉淀箱1031底部的第一螺旋叶片,1037为设置在沉淀箱1031 底部的第二螺旋叶片,1038为设置在第一螺旋叶片1036和第二螺旋叶片1037之间的重油出料口。沉淀箱1031被第一隔板1034和第二隔板1035隔离成3个互相连通的区域,其中, 第一隔板1034位于沉淀箱1031的上部,第二隔板2035位于沉淀箱1031的下部。进料口 1032设置在第一区域内,出料口 1033设置在第三区域内,从裂解装置102 的出油气口排出的油气经过进料口 1032进入沉淀箱1031中,依次经过3个区域后,从出料口 1033排出。在油气经过沉淀箱1031的过程中,其中的重油和杂质会发生沉淀,沉积到沉淀箱 1031底部,开启第一螺旋叶片1036和第二螺旋叶片1037,使重油经由重油出料口 1038排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螺旋叶片1036和第二螺旋叶片1037可以使用同一主轴、 同一电机,第一螺旋叶片1036和第二螺旋叶片1037的方向相反即可同时使重油排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螺旋叶片1036和第二螺旋叶片1037也可以分别使用主轴和电机,将重油分别排出。经过油气除尘装置103后,油气中的重油、杂质等发生沉淀从而去除,使得到的工业燃油纯度较高。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没有油气除尘装置103,第一冷却装置104的进料口直接与裂解装置102的出油气口直接相连,裂解后的油气直接进行冷却。第一冷却装置104的主要作用是将油气中的蜡油冷却,将重质油与轻质油分离, 第一冷却装置104的进料口与油气除尘装置103的出料口相连,具体来说,与其出料口 1033 相连。参见图11,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41 为带有夹层的双层罐体,1042为进料口,1043为设置在罐体1041侧面底部的第二出料口, 1045为设置在罐体1041底面的第一出料口,1044为设置在罐体1041内部且位于第一出料口 1045和第二出料口 1043之间的挡板,1046为出水口,1047为进水口。经过油气除尘装置103除去杂质后的油气通过进料口 1042进入带有夹层的双层罐体1042冷却,冷却后蜡油沉淀在罐体1042底部,经过第一出料口 1045排出,而轻质油不沉淀,以油气的形式通过第二出料口 1043进入第二冷却装置105。在罐体1041内部、第一出料口 1045和第二出料口 1043之间设置挡板1044,能够阻挡蜡油混在油气中经由第二出料口 1043进入第二冷却装置105,从而提高轻质燃油的纯度。第一冷却装置104上设置有进水口 1047和出水口 1046,分别与双层罐体1042的夹层相通,作用是向夹层中通入冷水,从而将罐体1042内的油气冷却。第二冷却装置105的主要使用是将轻质油冷却,从而最终实现资源回收。第二冷却装置105的进料口与第一冷却装置104的出料口相连,具体来说,与其第二出料口 1043 相连,参见图12,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51 为进料口,1052为冷却仓,1053为第一冷却管,1054为第二冷却管,1055为不可液化气体出口,1056为燃油出口,1057为进水口,1058为出水口,1059为气压自动感应装置口,10510为隔板。经过第一冷却装置104后得到的轻质油气经过进料口 1051进入冷却仓1052中。 冷却仓1052由两组冷却管组成,第一冷却管1053的进料口与第一冷却装置104的出料口连接,第二冷却管IOM的进料口与第一冷却管1053的出料口折返相连,即,第一冷却管 1053与第二冷却管IOM并排设置,油气呈U型依次流经第一冷却管1053和第二冷却管 1054,其中的轻质油沉淀,由燃油出口 1056流出,进入储油装置107,而不可液化的气体则经由不可液化气体出口 1055排出。冷却仓上还设置有进水口 1057和出水口 1058,为第一冷却管1053和第二冷却管 10 提供冷却源,经过冷却仓的水由出水口 1058接入第一冷却装置104上设置的进水口 1047。参见图13,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冷却装置的剖面主视图,在第一冷却管1053和第二冷却管IOM之间还设置有隔板10510,隔板10510的作用是将第一冷却管1053和第二冷却管IOM隔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却管1053和第二冷却管IOM均由15根冷却管组成,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由其他数量的冷却管组成。在第二冷却装置105中,还设置有气压自动感应装置,所述气压自动感应装置设置在不可液化气体出口 1059上,用于检测冷却仓1052的气压,根据该气压可对第二冷却装置进行调整。另外,第二冷却装置可呈15度倾斜放置,无需外加动力即可使沉淀的燃油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储油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冷却装置也可呈其他角度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包括一个冷却装置,其进料口与第一冷却装置103的出料口相连,其出料口与储油装置107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还包括气体隔火装置,所述气体隔火装置的进油气口与第二冷却装置105的出料口相连,当第二冷却装置包括不可液化气体出口时,所述气体隔火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不可液化气体出口相连,所述气体隔火装置的出气口与裂解装置102的加热室相连。参见图17,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体隔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61为进气管,162为主水箱,163为溢流管,164为副水箱, 165为出气口。主水箱162通过进气管161与第二冷却装置的不可液化气体出口相连,进气管161 没入主水箱162的水中,使气体首先进入水中后再通过设置在主水箱162上的出气口 165 排出,可以进入到裂解装置102的加热室进行燃烧。进气管161的出气口位于溢流管163的水平面的60mm以下,可防止气体直接进入裂解装置102的加热室进行燃烧时产生的回火, 同时能够保持裂解装置中裂解炉内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0132]副水箱164通过溢流管163与主水箱162相连,副水箱164能够保证主水箱162 的水位,从而不会发生由于气体在加热室里燃烧而产生的回火进入油气管道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隔火装置中,主水箱162的水位与溢流管163的水平面基本持平。在进入气体隔火装置中的不可液化气体中夹杂有少量轻质油,经过主水箱162 后,轻质油从水中析出,从而漂浮在水面上,由于主水箱163与副水箱164通过溢流管163 相连,轻质油可经由溢流管163流入副水箱164中排掉,从而防止压力增加、气体泄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还包括炭黑分选装置109,炭黑分选装置109的作用在于将炭黑与金属等其他杂质分离,其进料口与裂解装置102的出料口相连,当裂解装置102有出油气口和出渣口时,炭黑分选装置109的进料口与出渣口相连;当裂解装置102设置有排渣管道时,炭黑分选装置109的进料口与排渣管道终端相连。 参见图14,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炭黑分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91为与裂解装置102的出料口相连的清洗槽,1092为设置在清洗槽1091内的清洗螺旋杆,1093为位于清洗槽1091上的喷淋管,1094为炭黑出料口,1095为金属出料口。裂解后产生的废渣排入清洗槽1091中,清洗螺旋杆1092在电机(未在图中示出) 的驱动作用下进行搅拌,由于金属和炭黑的比重不同,较重的金属在清洗螺旋杆1092的作用下向金属出料口 1095聚集并排出,而炭黑则随着冲洗水由炭黑出料口 1094排出。设置在清洗槽1091上方的喷淋管1093的作用在于对沉淀后的金属进行再次清洗,以便回收得到纯度较高的金属。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炭黑储存装置110,炭黑储存装置110与炭黑分选装置109的出料口相连,当炭黑分选装置109包括金属出料口和炭黑出料口时,炭黑储存装置于炭黑出料口相连。参见图15,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炭黑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101第一炭黑池,1102为第二炭黑池,1103为循环水池,1104为设置在循环水池1104与第一炭黑池1101和第二炭黑池1102之间的活动挡板,1105为设置在活动挡板1104前的水沟。第一炭黑池1101与第二炭黑池1102为平列排列的两个炭黑池,经过炭黑分选装置109得到的炭黑水溶液可以流入第一炭黑池1101中,也可以流入到第二炭黑池1102中。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使炭黑水溶液流入第一炭黑池1101中,当第一炭黑池1101中积满炭黑水溶液后,使炭黑水溶液流入第二炭黑池1102中。第一炭黑池1101和第二炭黑池1102均留有放置活动挡板1104的空隙,且该两个空隙相邻。循环水池1103与第一炭黑池1101和第二炭黑池1102均相连,循环水池1103的水平面低于第一炭黑池1101和第二炭黑池1102的底面,第一炭黑池1101或第二炭黑池1102 中的水经过活动挡板1104过滤后通过水沟1105自然流入循环水池1103中,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活动挡板1104设置在第一炭黑池1101和第二炭黑池1102与循环水池1103之间,其上设置有过滤布(未在图中示出)。以第一炭黑池1101为例,其中的水经由活动挡板1104渗入到循环水池1103中,由于经过过滤布的过滤,渗透到循环水池1103中的水可以直接循环应用,如引入到炭黑分选装置109中的喷淋管中等。炭黑储存装置110的使用方法如下从炭黑分选装置109中流出的炭黑水溶液首先流入第一炭黑池1101中,其中的水经过活动挡板1104自然渗入到水沟1105流入循环水池1103中;当第一炭黑池1101满了之后,将从炭黑分选装置109中流出的炭黑水溶液引入第二炭黑池1102,此时,第二炭黑池1102也开始渗水,第一炭黑池1101的水继续渗透,至 3 4天后,打开或许哦能够挡板1104取出第一炭黑池1101中的炭黑,再将炭黑水溶液引入第一炭黑池1101中,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实现炭黑水溶液中炭黑的析出和水的回收和重复利用。所述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还包括水沫除尘装置108,水沫除尘装置108 的进烟口与裂解装置102的出烟口相连,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净化后排放,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参见图16,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沫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082为高低池,1081设置在高低池1082上的溢水口,1083为设置在高低池1082内的分气网,1084为设置在高低池1082上的排烟管,1085为与高低池1082相连的引风机,1086为与裂解装置102的出烟口相连的进烟口。高低池1082通过进烟口 1086与裂解装置102的出烟口相连,通过引风机1085的引力,烟气进入高低池1082形成气泡,气泡经过分气网1083时,受分气网1083孔径的影响,气泡变小,其中的杂质等沉淀在水中,使烟气得到净化,净化后的烟气由引风机1082通过排气管1084排出到烟窗。沉淀在水中的杂质逐渐沉降到高低池较深的部位。由于杂质能够沉淀到最低处,因此杂质的清理也比较容易。废旧塑料、橡胶经过自动进料装置101进入裂解装置102中,并在裂解装置102中裂解,裂解成为油气和废渣,其中油气中含有工业燃油,废渣中含有炭黑和金属;将所述油气经过油气除尘装置103进行除尘,再经过第一冷却装置104进行第一次冷却,将重质油沉淀、分离出来,得到含有轻质油和蜡油的油气;所述油气继续经过第二冷却装置105,将蜡油沉淀、分离,得到蜡油、轻质油和不可液化气体,其中,蜡油、轻质油可收集用作工业燃油, 而不可液化气体则可直接通入加热室进行燃烧;得到的废渣通过炭黑分选装置109进行分选后,将炭黑与金属和其他杂质分离,即可得到炭黑和金属;将炭黑存储在炭黑储存装置 110中,炭黑中的水即可实现循环利用,从而节约资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旧塑料、橡胶裂解回收装置包括裂解装置、 冷却装置、储油装置、炭黑分选装置和炭黑储存装置,其中,裂解装置包括可旋转裂解炉、外壳、加热室和灰渣室,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可旋转裂解炉形成炉膛,所述炉膛包括第一火道,所述第一火道与所述加热室相通;设置在第一火道上的分火道;多个由隔板构成的热传递通道,所述各个热传递通道的进火口分别通过所述分火道与所述第一火道相通;第二火道,所述第二火道与所述各个热传递通道的出火口相通,所述第二火道上设置有出烟口 ; 所述加热室与所述炉膛相通,所述灰渣室位于所述加热室的下方。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裂解装置中,当加热室中的燃料燃烧时,火苗以及产生的热量首先进入第一火道,然后通过设置在第一火道上的若干分火道进入热传递通道中,火苗及热量沿着热传递通道传递后进入第二火道,从第二火道的出烟口排出。在火苗及热量沿着热传递通道传递的过程中,火苗及热量与可旋转裂解炉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使得可旋转裂解炉受热较为均勻,不会由于产生局部高温而降低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在沿所述可旋转裂解炉的直径方向设置有多个可贯穿所述可旋转裂解炉的无缝钢管,在可旋转裂解炉的旋转过程中,火苗及热量可从无缝钢管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排出,从而将热量传递到可旋转裂解炉的中心部位,使裂解炉的炉壁、炉心温度一致,从而提高对废旧塑料或者橡胶的裂解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旧塑料、橡胶裂解回收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寿命较长,而且对废旧塑料、橡胶的回收再生效果较好。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裂解装置,所述裂解装置包括可旋转裂解炉、外壳、加热室和灰渣室,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可旋转裂解炉形成炉膛,所述加热室与所述炉膛相通,所述灰渣室位于所述加热室的下方,所述炉膛包括第一火道,所述第一火道与所述加热室相通; 设置在第一火道上的分火道;多个由隔板构成的热传递通道,所述各个热传递通道的进火口分别通过所述分火道与所述第一火道相通;第二火道,所述第二火道与所述各个热传递通道的出火口相通,所述第二火道上设置有出烟口 ;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裂解装置的出料口相连; 储油装置,所述储油装置与所述冷却装置的出料口相连; 炭黑分选装置,所述炭黑分选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裂解装置的出料口相连; 炭黑储存装置,所述炭黑储存装置与所述炭黑分选装置的出料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装置中,所述可旋转裂解炉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可旋转裂解炉内设置有多个无缝钢管,所述各个无缝钢管沿所述可旋转裂解炉的直径方向贯穿所述可旋转裂解炉,所述各个无缝钢管与所述炉膛相通; 所述可旋转裂解炉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渣口和出油气口;所述可旋转裂解炉设置有出渣口的一端还设置有储渣仓,经由所述出渣口与所述储渣仓相连的出渣螺旋,与所述出渣口相连且设置有排渣螺旋的排渣管道,所述排渣管道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可旋转裂解炉设置有出渣口的一端还设置有外齿轮,所述可旋转裂解炉通过所述外齿轮与减速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出油气口相连,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出料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包括带有夹层的双层冷却罐体,所述冷却罐体上设置有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 所述第一出料口位于所述冷却罐体底面,所述第二出料口位于所述冷却罐体侧面底部,所述夹层中充有冷却水;设置在所述冷却罐体内部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包括冷却仓,所述冷却仓包括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出料口相连,所述第二冷却管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冷却管的出料口通过折返相连,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之间设置有隔板; 所述第二冷却管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气压自动感应装置;所述冷却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裂解装置和第一冷却装置之间还包括油气除尘装置,所述油气除尘装置包括沉淀箱,所述沉淀箱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裂解装置的出油气口相连;设置在所述沉淀箱内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沉淀箱隔成三个互相连通的区域;设置在所述沉淀箱底部的第一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和重油出料口,所述重油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之间,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隔火装置,所述气体隔火装置包括设置有进气口与出气口的主水箱,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的出料口相连,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裂解装置的加热室相连;通过溢流管与所述主水箱相连的副水箱,所述溢流管的水平面比所述主水箱的进气口尚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炭黑分选装置包括与所述裂解装置的出料口相连的清洗槽; 位于所述清洗槽上的出料口; 位于所述清洗槽内的清洗螺旋杆; 位于所述清洗槽上方的喷淋管; 驱动所述清洗螺旋杆转动的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炭黑储存装置包括分别可与所述炭黑分选装置的出料口相连的第一炭黑池和第二炭黑池; 与第一炭黑池和第二炭黑池相连的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的水平面低于第一炭黑池的底面和第二炭黑池的底面;设置在所述循环水池与第一炭黑池和第二炭黑池之间的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上设置有过滤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 9任意一项所述的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裂解装置的出烟口相连的水沫除尘装置,所述水沫除尘装置包括高低池,所述高低池上设置有进烟口和排烟管,所述进烟口与所述裂解装置的出烟口相连;设置在高低池中的分气网; 与所述高低池相连的引风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旧塑料、橡胶的裂解回收装置,包括裂解装置,所述裂解装置包括可旋转裂解炉、外壳、加热室和灰渣室,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可旋转裂解炉形成炉膛,所述加热室与所述炉膛相通,所述灰渣室位于所述加热室的下方,所述炉膛包括第一火道,所述第一火道与所述加热室相通;设置在第一火道上的分火道;多个由隔板构成的热传递通道,所述各个热传递通道的进火口分别通过所述分火道与所述第一火道相通;第二火道,所述第二火道与所述各个热传递通道的出火口相通,所述第二火道上设置有出烟口;冷却装置;储油装置;炭黑分选装置;炭黑储存装置。
文档编号C10G1/00GK202107667SQ201120033889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1日
发明者林慕清 申请人:林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