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废润滑油再生脱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润滑油再生脱臭装置。
背景技术:
以先进的分子精馏设备处理废润滑油的再生工艺,在世界发达国家也是首选,但是分子精馏出来的产品气味大,颜色重,不符合基础油的标准,国外对分子精馏产品经过加氢工艺制得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产品,但是加氢工艺成本较高,不适合我国国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够得到无味标准基础油且成本较低的一种废润滑油再生脱臭装置。一种废润滑油再生脱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级脱臭塔和薄膜蒸发器,所述一级脱臭塔顶端与冷凝器相连接,底端通过输送泵与薄膜蒸发器的顶端相连接,所述一级脱臭塔的上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薄膜蒸发器的上部与另一个冷凝器相连接,薄膜蒸发器底部设置有输送泵,所述冷凝器与真空泵相连接,所述另一个冷凝器上部与真空泵相连接, 下部与输送泵相连接。所述一级脱臭塔包括塔体、设置在塔体内的分布器以及设置在分布器下端的陶瓷波纹填料,所述塔体下部设置有液位计。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积极效果是经分子蒸馏后的废润滑油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经一级脱臭塔和薄膜蒸发器再进行两次脱臭,将轻组部分除去,可以得到无味的标准润滑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得到的产品2010年4月9日经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验认定合格。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级脱臭塔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a真空泵、Ib输送泵、Ic输送泵、Id真空泵、Ie输送泵、2a冷凝器、 2b冷凝器、3加热器、4 一级脱臭塔、5电机、6转子、7薄膜蒸发器、8塔体、9液位计、10 分布器、11陶瓷波纹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一级脱臭塔4和薄膜蒸发器7,所述薄膜蒸发器7的型号为wef-15,所述一级脱臭塔4顶端与冷凝器加相连接,底端通过输送泵Ib与薄膜蒸发器7的顶端相连接,所述一级脱臭塔4的上部设置有加热器3,所述wef-15 薄膜蒸发器7的上部与冷凝器2b相连接,底部设置有输送泵lc,所述冷凝器加与真空泵 Ia相连接,所述冷凝器2b上部与真空泵Id相连接,下部与输送泵Ie相连接。[0011]如图2所示,所述一级脱臭塔4包括塔体8、设置在塔体8内的分布器10以及设置在分布器10下端的陶瓷波纹填料11,所述分布器为均勻设置有圆孔的刚板,所述塔体8下部设置有液位计9。塔体8高4000mm,直径为600mm,陶瓷波纹填料11的高度为2000mm,陶瓷波纹填料11下端距塔体8下端1000mm,分布器10高200mm,其上端距塔体8顶端500mm, 下端距陶瓷波纹填料11上端300mm。本实施例用于废润滑油脱臭时,经分子蒸馏后的废润滑油进入加热器3,温度达到 225-230°C,然后进入一级脱臭塔4,轻组部分变成气体上升进入冷凝器2a,生成1号轻质油产品由真空泵Ia输出。重组部分在一级脱臭塔4中通过填料下来用输送泵Ib输入wef-15 薄膜蒸发器,温度为210-220°C,轻组部分气体上升进入冷凝器2b,生成2号轻质油产品由输送泵Ie输出,与电机5相连接的转子6将重组部分即成品从薄膜蒸发器7的壁上刮下, 由输送泵Ic输出,冷凝器2b上部的真空泵Id使流程都是在真空状态下运行。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成本低,得到的基础油无味,2010年4月9日经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验认定合格。
权利要求1.一种废润滑油再生脱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级脱臭塔(4)和薄膜蒸发器(7), 所述一级脱臭塔(4)顶端与冷凝器(2a)相连接,底端通过输送泵(lb)与薄膜蒸发器(7)的顶端相连接,所述一级脱臭塔(4)的上部设置有加热器(3),所述薄膜蒸发器(7)的上部与另一个冷凝器(2b)相连接,薄膜蒸发器(7)底部设置有输送泵(lc),所述冷凝器(2a)与真空泵(la)相连接,所述另一个冷凝器(2b)上部与真空泵(Id)相连接,下部与输送泵(Ie) 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润滑油再生脱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脱臭塔 (4)包括塔体(8)、设置在塔体(8)内的分布器(10)以及设置在分布器(10)下端的陶瓷波纹填料(11),所述塔体(8 )下部设置有液位计(9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润滑油再生脱臭装置,其包括一级脱臭塔和薄膜蒸发器,所述一级脱臭塔包括塔体、设置在塔体内的分布器以及设置在分布器下端的陶瓷波纹填料,所述一级脱臭塔顶端与冷凝器相连接,底端通过输送泵与薄膜蒸发器的顶端相连接。经分子蒸馏后的废润滑油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经一级脱臭塔和薄膜蒸发器再进行两次脱臭,将轻组部分除去,可以得到无味的标准润滑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
文档编号C10M175/00GK202039048SQ20112008137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5日
发明者孙达, 赵占群, 赵敏仲 申请人:河北金谷油脂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