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发生站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2271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煤气发生站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发生站用部件,特别是一种煤气发生站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装在水夹套上方的余热回收器,该余热回收器的内筒体内盛放500~600度的煤炭,内筒体上均布装有煤气通道,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盛放有软化水。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余热回收器对煤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高温煤气的显热给余热回收器内的软化水进行加热,使其达到60度到90度,进行循环利用;保温效果不仅稳定同时降低了煤气出口温度,而且把煤其中热量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
【专利说明】煤气发生站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发生站用部件,特别是一种煤气发生站余热利用装置。【背景技术】
[0002]煤气发生站内需保温的地方比较多,如静电除焦油和静电除尘器内的底部都要加伴热,以保证焦油的流动性,同时焦油及水管道等都需要做保温处理,以防止冬季气温下降影响煤焦油的流动性及循环水结冰冻坏管道等。现在大多数的煤气发生站都采取蒸汽保温的方法,一般都采用增加蒸汽锅炉以保证其蒸气的供给,这样不仅增加设备投资,也浪费了能源。
[0003]原来各个煤气站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对相关设备和设施进行保温:
[0004]一是采用外置蒸汽锅炉,采用2飞吨锅炉进行蒸汽的供给,蒸汽压力在
0.3MPa~0.6MPa范围内,每天需要消耗热量4.08xl07^l.2xl08 Kcal/天的热量。
[0005]二是在炉体内设置水夹套,利用煤炭在氧化和还原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来给水加热,可产生0.2^0.3MPa的压力。由于采用蒸汽进行煤气炉探火,其蒸汽压力的波动很大,因而影响其保温效果。同时由于其保温用其一部分蒸汽,造成探火时的蒸汽压力不足,易造成煤气外泄,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给安全带来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节能降耗又能保证循环热水保温效果的煤气发生站余热利用装置。
[0007]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煤气发生站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装在水夹套上方的余热回收器,:该余热回收器的内筒体内盛放500~600度的煤炭,内筒体上均布有煤气通道,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盛放有软化水。
[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余热回收器的置于500~600度的煤炭层,余热回收器对煤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高温煤气的显热给余热回收器内的软化水进行加热,使其达到60度到90度,进行循环利用;保温效果不仅稳定同时降低了煤气出口温度,而且把煤其中热量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能够确保水夹套产生更多的蒸汽供探火使用,保证循环热水的保温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外筒体上设置有软化水进口和热水出口,软化水进口与软水泵连通;热水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预除焦和焦油池连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现有技术的设备结构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设备的连接结构图。[0014]图4是图2的俯视图。
[0015]图1中:集气包I,煤气发生炉2,预除焦3、电除焦4、电除尘5、隔断水封6、焦油池
7、软水池8、软水泵9、水夹套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0017]一种煤气发生站余热利用装置,参见附图2和附图3,图2至图3中:煤气通道1、内筒体2、软化水3、外筒体4、热水出口 5、软化水进口 6、煤炭7、煤气发生炉8、预除焦9、电除焦10、电除尘11、隔断水封12、焦油池13、软水池14、软水泵15、水夹套16、余热回收器17。
[0018]本实施例中,余热回收器17安装在水夹套16上方,余热回收器17的内筒体2内盛放有500?600度的煤炭7,内筒体2上均布装有煤气通道1,内筒体2与外筒体4之间盛放有软化水3。
[0019]外筒体4上设置有软化水进口 6和热水出口 5,软化水进口 6与软水泵15连通;热水出口 5分别通过管路与预除焦9和焦油池13连通。
[0020]余热回收器17对煤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高温煤气的显热(大约在400度到700度)给余热回收器17内的软化水3进行加热,使其达到60度到90度,进行循环利用。保温效果不仅稳定同时降低了煤气出口温度,而且把煤其中热量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煤气发生站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装在水夹套上方的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该余热回收器的内筒体内盛放500?600度的煤炭,内筒体上均布装有煤气通道,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盛放有软化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发生站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体上设置有软化水进口和热水出口,软化水进口与软水泵连通;热水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预除焦和焦油池连通。
【文档编号】C10J3/72GK203820733SQ201420262054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2日
【发明者】杨相福, 李博华 申请人:唐山科为工控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