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段式干粉气化炉的烧嘴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2331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段式干粉气化炉的烧嘴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两段式干粉气化炉的烧嘴罩,涉及粉煤气化生产领域,烧嘴罩包括盘状冷却管、防护层和耐火材料,盘状冷却管的腰部的下部插入气化炉,防护层设置于盘状冷却管的内侧,耐火材料浇筑于盘状冷却管的外侧,烧嘴罩还包括盘状换热管,盘状换热管由两个环形换热管构成,盘状换热管安装于盘状冷却管的下底部,盘状换热管与盘状冷却管构成一盘状组合体,盘状组合体的腰部的下部插入气化炉,插入深度为51-110mm,盘状组合体的圈数为9圈,环形冷却管和环形换热管的管壁壁厚为4.0mm;本实用新型全面改善烧嘴罩的冷却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延长了烧嘴罩的运行周期,减少了气化炉的故障率。
【专利说明】一种两段式干粉气化炉的烧嘴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煤气化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两段式干粉气化炉的烧嘴罩。

【背景技术】
[0002]烧嘴罩用于粉煤气化工艺中气化炉煤烧嘴头部冷却。
[0003]目前,在粉煤气化生产领域,所使用的烧嘴罩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烧嘴罩烧穿的现象,造成气化炉炉内环隙超温,炉内水冷壁挂渣损坏,导致炉内保温破坏,水冷壁受损,最终造成生产减负荷或系统停车,这对设备及正常生产造成极大威胁。
[0004]具体原因:其一是两段式干粉煤气化炉的烧嘴罩插入气化炉的部分为两个进水环形冷却管和两个出水环形冷却管,提高过热处的循环倍率,增加换热,盘状冷却管的冷端的最后两环形冷却管为一个进水环形冷却管和一个出水环形冷却管,减小冷端的循环倍率,变相增加插入端的循环倍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盘状冷却管的第三根和第四根水冷管极易损坏;再者就是盘状冷却管管壁的壁厚在5.6-6.3mm的情况下影响盘状冷却管的换热,其三就是目前所使用的盘状冷却管,在两段式干粉气化炉的运行过程中会发生二段水激冷炉膛渣层厚度增大的现象,影响了两段式干粉气化炉的操作弹性,缩短了烧嘴罩运行周期。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延长使用周期,稳定两段式干粉气化炉系统的烧嘴罩。
[0006]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我们将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0007]一种两段式干粉气化炉的烧嘴罩,所述的烧嘴罩包括盘状冷却管、防护层和耐火材料,所述的烧嘴罩通过盘状冷却管插入气化炉,所述的盘状冷却管是由多层环形冷却管构成,盘状冷却管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盘状冷却管腰部下部插入气化炉,盘状冷却管的腰部的下部为两个进水环形冷却管和两个出水环形冷却管,盘状冷却管的腰部的上部的最后两环形冷却管为一个进水环形冷却管和一个出水环形冷却管,防护层设置于盘状冷却管的内侦牝耐火材料浇筑于盘状冷却管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盘状换热管,所述的盘状换热管由两个环形换热管构成,盘状换热管安装于盘状冷却管的下底部,盘状换热管与盘状冷却管构成一盘状组合体,盘状组合体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0008]进一步,所述的盘状组合体的腰部的下部插入气化炉。
[0009]更进一步,所述的盘状组合体插入气化炉的部分包括盘状换热管和盘状冷却管的腰部的下部的一部分。
[0010]更进一步,所述的盘状组合体插入气化炉的深度为51-110mm。
[0011]进一步,所述的盘状组合体中环形冷却管和环形换热管的圈数为9圈。
[0012]进一步,所述的多层环形冷却管的壁厚为4.0mm。
[0013]进一步,所述的两个环形换热管:一个为进水环形换热管和一个为出水换热管。
[0014]有益效果
[0015]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烧嘴罩的优化设计,全面改善烧嘴罩的冷却效果,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大大延长了烧嘴罩的运行周期,大大减少了气化炉的故障率,从而达到解决生产过程中烧嘴罩易烧损而影响生产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盘状组合体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0019]按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两段式干粉气化炉的烧嘴罩I的结构如下:四个烧嘴罩I通过盘状组合体的腰部的下部插入气化炉,插入深度A为51mm,烧嘴罩I包括盘状组合体、防护层和耐火材料4,盘状组合体由盘状换热管3与盘状冷却管2构成,盘状组合体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盘状冷却管2是由多层环形冷却管构成,多层环形冷却管的管壁5壁厚为4.0mm0盘状冷却管2的腰部的下部为两个进水环形冷却管和两个出水环形冷却管,盘状冷却管2的腰部的上部的最后两环形冷却管为一个进水环形冷却管和一个出水环形冷却管;盘状换热管3由两个环形换热管构成,盘状换热管3安装于盘状冷却管2的下底部,环形换热管的管壁5壁厚为4.0mm,两个环形换热管:一个为进水环形换热管和一个为出水换热管;所述的盘状组合体中环形冷却管和环形换热管的圈数为9圈;防护层设置于盘状冷却管2的内侧;耐火材料4浇筑于盘状冷却管2的外侧。
[0020]烧嘴罩I的盘状冷却管2由之前的7圈改为9圈盘状组合体,盘状冷却管2及盘状换热管3的管壁5壁厚由之前的6.0mm改为4.0mm,盘状冷却管2的插入深度26_改为现在的盘状组合体插入气化炉的深度A为51_。
[0021]在设备制作过程中一次加工到位,烧嘴罩I的环形冷却管和环形换热管的进出水管路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合理布局,最大限度的保护第3-4圈烧嘴罩I的盘状冷却管2,同时保障盘状冷却管2最外两环的烧嘴罩I冷却能力。经过改造后的烧嘴罩1,使用效果良好,烧嘴罩I的使用周期是原烧嘴罩运行使用周期的5倍以上,完全满足生产需要。
【权利要求】
1.一种两段式干粉气化炉的烧嘴罩,所述的烧嘴罩包括盘状冷却管、防护层和耐火材料,所述的烧嘴罩通过盘状冷却管插入气化炉,所述的盘状冷却管是由多层环形冷却管构成,盘状冷却管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盘状冷却管腰部下部插入气化炉,盘状冷却管的腰部的下部为两个进水环形冷却管和两个出水环形冷却管,盘状冷却管的腰部的上部的最后两环形冷却管为一个进水环形冷却管和一个出水环形冷却管,防护层设置于盘状冷却管的内侦牝耐火材料浇筑于盘状冷却管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盘状换热管,所述的盘状换热管由两个环形换热管构成,盘状换热管安装于盘状冷却管的下底部,盘状换热管与盘状冷却管构成一盘状组合体,盘状组合体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段式干粉气化炉的烧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状组合体的腰部的下部插入气化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段式干粉气化炉的烧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状组合体插入气化炉的部分包括盘状换热管和盘状冷却管的腰部的下部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两段式干粉气化炉的烧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状组合体插入气化炉的深度为51-1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两段式干粉气化炉的烧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状组合体中环形冷却管和环形换热管的圈数为9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段式干粉气化炉的烧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环形冷却管和环形换热管的管壁壁厚均为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段式干粉气化炉的烧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环形换热管:一个为进水环形换热管和一个为出水换热管。
【文档编号】C10J3/50GK204079920SQ201420497220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5日
【发明者】聂成元, 张志刚, 朱冬梅, 安英宝 申请人: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世林化工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