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储油油库或罐区资源化油气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11665发布日期:2023-04-19 13:5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储油油库或罐区资源化油气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油气回收,尤其是一种用于储油油库或罐区资源化油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生产和消费石油的大国行列,不管是油品生产加工企业、储油油库或罐区,还是加油站以及运输载体在生产、加工、储存、装卸油品等过程中均会产生油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由于大多数储油油库或罐区、加油站等均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或其周围,因此油气的挥发不仅对周围环境危害极大,带来安全隐患;而且油气中的苯、二甲苯、乙基苯和有机活性化合物、氮氧化物等致癌物质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容易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包括呼吸道相关疾病患者的病情恶化等);另一方面油气的挥发也造成油品资源的浪费和大气环境的污染。

2、目前对挥发的油气已设置各种工艺的油气回收装置,但是现有的油气回收装置处理后的排放气体的排放浓度由于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而会变得越来越低。因此有必要对回收处理后的排放气体的排放浓度进一步降低,以利于环保,并达到相关标准。

3、通过检索未发现与本申请相关的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备集成,能耗小,运行成本低,操作费用低,投资周期短,占地面积小,油气排放浓度低且回收效益好的油气回收系统。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用于储油油库或罐区资源化油气回收系统,包括风机、脱硫罐、浅冷冷凝单元、吸附真空脱附单元、深冷冷凝单元、轻烃回收单元以及烟囱,所述风机一端为油气入口,另一端通过进气管与脱硫罐相连,所述脱硫罐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并联设置的浅冷冷凝单元和深冷冷凝单元连接,所述浅冷冷凝单元和深冷冷凝单元之间连通设置有吸附真空脱附单元,所述吸附真空脱附单元上部一端通过氮气进气管路与氮气入口相连,上部另一端通过排气管与烟囱连通,所述浅冷冷凝单元和深冷冷凝单元的液相出口均与轻烃回收单元连接;风机带动油气进入脱硫罐进行脱硫,脱硫后的油气依次通过浅冷冷凝单元、吸附真空脱附单元以及深冷冷凝单元形成冷凝液体,回收全部冷凝液体后,进入轻烃回收单元通过精馏全部回收。

4、而且,所述浅冷冷凝单元包括两组串联连接的冷凝组件,第一组冷凝组件包括第一冷凝器和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组冷凝组件包括第二冷凝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顶部设置有不凝气出口,底部设置有液相出口;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不凝气出口与第二冷凝器相连,第二气液分离器的不凝气出口与吸附真空脱附单元相连;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出口均通过管路与轻烃回收单元相连。

5、而且,所述吸附真空脱附单元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吸附罐以及真空泵;所述吸附罐包括罐体、制于罐体底部的油气气体入口和真空脱附出口、制于罐体顶部的气体出口以及氮气进口;所述氮气进口用于通入外界氮气,所述油气气体入口与通过管路与浅冷冷凝单元的不凝气出口相连通,所述顶部气体出口通过排气管与烟囱相连,所述底部真空脱附出口与深冷冷凝单元相连。

6、而且,所述深冷冷凝单元包括换热器和第三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三气液分离器具有顶部气相出口和底部液相出口,所述顶部气相出口与吸附真空脱附单元前端相连;所述底部液相出口与轻烃回收单元相连。

7、而且,所述轻烃回收单元包括脱乙烷组件和脱丁烷组件,所述脱乙烷组件包括脱乙烷塔,所述脱乙烷塔中部设置有进料口,该进料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气液分离器、第三气液分离器的底部液相出口相连通,所述塔顶安装有脱乙烷塔冷凝器和脱乙烷塔回流罐,塔底设置有脱乙烷塔再沸器,所述脱丁烷组件包括脱丁烷塔,所述脱丁烷塔中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脱乙烷塔再沸器与脱丁烷塔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脱丁烷塔的塔顶安装有脱丁烷塔冷凝器和脱丁烷塔回流罐,脱丁烷塔塔底设置有脱丁烷塔再沸器。

8、而且,排气管上设置有用于监测非甲烷总烃浓度的仪表;所述排气管上还分设有排气支管,所述排气支管与所述脱硫罐和浅冷冷凝单元连通设置的管路连通,形成循环回路,用于将不达标的气体回流至油气入口,重新进行冷凝以及吸附处理。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0、本系统结合了冷凝法和吸附法、精馏法的优点,满足排放标准,同时降低了能耗;冷凝温度的选择兼顾制冷和吸附、精馏的需要,使得整套油气回收系统的结构更加紧凑;排气无需再加热,直接进入烟囱;回收的油气最后直接完全回收,无需经过复杂的再处理,使能源得到了充分的资源化利用。

11、本系统配备有可监测非甲烷总烃浓度的在线仪表以及排气支管,若检测排放气体不达标,能回流至装置油气入口,重新进行冷凝以及吸附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储油油库或罐区资源化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脱硫罐、浅冷冷凝单元、吸附真空脱附单元、深冷冷凝单元、轻烃回收单元以及烟囱,所述风机一端为油气入口,另一端通过进气管与脱硫罐相连,所述脱硫罐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并联设置的浅冷冷凝单元和深冷冷凝单元连接,所述浅冷冷凝单元和深冷冷凝单元之间连通设置有吸附真空脱附单元,所述吸附真空脱附单元上部一端通过氮气进气管路与氮气入口相连,上部另一端通过排气管与烟囱连通,所述浅冷冷凝单元和深冷冷凝单元的液相出口均与轻烃回收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油油库或罐区资源化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冷冷凝单元包括两组串联连接的冷凝组件,第一组冷凝组件包括第一冷凝器和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组冷凝组件包括第二冷凝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顶部设置有不凝气出口,底部设置有液相出口;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不凝气出口与第二冷凝器相连,第二气液分离器的不凝气出口与吸附真空脱附单元相连;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出口均通过管路与轻烃回收单元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油油库或罐区资源化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真空脱附单元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吸附罐以及真空泵;所述吸附罐包括罐体、制于罐体底部的油气气体入口和真空脱附出口、制于罐体顶部的气体出口以及氮气进口;所述氮气进口用于通入外界氮气,所述油气气体入口通过管路与浅冷冷凝单元的不凝气出口相连通,所述顶部气体出口通过排气管与烟囱相连,所述底部真空脱附出口与深冷冷凝单元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油油库或罐区资源化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冷冷凝单元包括换热器和第三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三气液分离器具有顶部气相出口和底部液相出口,所述顶部气相出口与吸附真空脱附单元前端相连;所述底部液相出口与轻烃回收单元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油油库或罐区资源化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烃回收单元包括脱乙烷组件和脱丁烷组件,所述脱乙烷组件包括脱乙烷塔,所述脱乙烷塔中部设置有进料口,该进料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气液分离器、第三气液分离器的底部液相出口相连通,脱乙烷塔的塔顶安装有脱乙烷塔冷凝器和脱乙烷塔回流罐,塔底设置有脱乙烷塔再沸器,所述脱丁烷组件包括脱丁烷塔,所述脱丁烷塔中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脱乙烷塔再沸器与脱丁烷塔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脱丁烷塔的塔顶安装有脱丁烷塔冷凝器和脱丁烷塔回流罐,脱丁烷塔塔底设置有脱丁烷塔再沸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油油库或罐区资源化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气管上设置有用于监测非甲烷总烃浓度的仪表;所述排气管上还分设有排气支管,所述排气支管与所述脱硫罐和浅冷冷凝单元连通设置的管路连通,形成循环回路,用于将不达标的气体回流至油气入口,重新进行冷凝以及吸附处理。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储油油库或罐区资源化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所述风机一端为油气入口,另一端与脱硫罐相连,脱硫罐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并联设置的浅冷冷凝单元和深冷冷凝单元连接,所述浅冷冷凝单元和深冷冷凝单元之间连通有吸附真空脱附单元,所述吸附真空脱附单元上部一端与氮气入口相连,另一端与烟囱连通,所述浅冷冷凝单元和深冷冷凝单元的液相出口均与轻烃回收单元连接;风机带动油气进入脱硫罐进行脱硫,脱硫后的油气依次通过浅冷冷凝单元、吸附真空脱附单元以及深冷冷凝单元形成冷凝液体,回收冷凝液体后,进入轻烃回收单元实现精馏回收。本技术设备集成,能耗小,占地面积小,油气排放浓度低且回收效益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李鑫钢,尹莉,屠亦善,阎宇,高冬妹,李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洋国家精馏技术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