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捣固焦炉的燃烧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7717发布日期:2023-05-17 16:4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捣固焦炉的燃烧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焦炉,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捣固焦炉的燃烧室结构。


背景技术:

1、焦炉炼焦技术发展到室式结构已有近百年时间,立式焦炉的蓄热室、斜道、燃烧室及炉顶结构均已趋于稳定。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及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焦炉炼焦过程烟气中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排放量的控制越来越严格,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焦炉必须向大型化及低排放方向发展。

2、在焦炉大型化的发展过程中,焦炉的燃烧室结构仍普遍采用传统的结构形式,但在分段加热的方式方面有所创新。与传统小焦炉只采用废气循环方式改善炉体高向加热均匀性相比,大型化焦炉同时采用分段加热与废气循环组合的方式,以提高炉体高向加热的均匀性并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但对于一座焦炉而言,全炉燃烧室中分段加热气体出口的高度及焦炉的加热水平高度(焦炉炭化室顶标高与燃烧室跨越孔顶标高的差值)仍根据煤源的收缩情况和供热情况设计为固定值,废气循环孔的面积也大多相同。

3、在顶装焦炉的生产实践中,焦炉全炉采用固定的分段加热气体出口高度、固定的加热水平和相差不大的废气循环孔被证明是可行的,但在大型捣固焦炉的生产实践中发现,焦炉全炉采用固定的分段加热气体出口高度和固定的加热水平并不合理,需要进行结构改进。主要问题在于,受大型捣固焦炉的煤饼及开关炉门(捣固焦炉炉门打开时间明显多于顶装焦炉,热损失更大)的影响,容易出现全炉结焦时间不一致的问题,或者一个炭化室的部分区域出现顶部生焦,或者待全炉焦炭成熟后出现部分区域焦炭过火易碎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捣固焦炉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型捣固焦炉的燃烧室结构,将同一燃烧室内各对双联立火道的加热水平高度、分段加热气体出口高度、废气循环孔大小及位置作为可变参数值,各项可变参数可单独或组合应用,根据捣固焦炉炼焦过程的特点对燃烧室结构进行灵活设计,有效提高全炉加热的均匀性,使全炉焦炭的成熟时间一致,并能够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等关键排放物的生成量,改进后的燃烧室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大型捣固焦炉的燃烧室结构,沿机侧-焦侧方向,燃烧室由多对双联立火道组成,组成双联立火道的2个立火道顶部通过跨越孔连通,下部通过废气循环孔连通;双联立火道中,两侧的外隔墙上和/或2个立火道之间的中部隔墙上分别沿高向设置多段气体出口;焦炉的加热水平高度、各段气体出口高度、废气循环孔的面积、废气循环孔的位置均为可变参数,在同一燃烧室内的双联立火道沿机侧-焦侧方向分为多组,各组双联立火道中至少有一个可变参数设置为不同值。

4、进一步的,每组双联立火道至少包含1对双联立火道。

5、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水平高度为焦炉炭化室顶标高与燃烧室跨越孔顶标高的差值。

6、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出口为空气出口和/或煤气出口。

7、进一步的,所述大型捣固焦炉的炭化室高度≥5.5m。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在现有的焦炉分段加热和废气循环技术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的加热水平高度、不同的多段加热气体出口位置或不同面积的废气循环孔,适应捣固焦炉工艺操作和煤饼的特点,有效提高全炉加热的均匀性,使全炉焦炭的成熟时间趋于一致;

10、2)全炉加热均匀性的提高,可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等关键排放物的生成量;

11、3)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的加热水平高度、不同的多段加热气体出口位置、不同的废气循环孔面积、不同的废气循环孔位置,上述技术的组合应用,可有效解决制约现阶段捣固焦炉大型化发展的煤饼成熟不一致问题,对于实现捣固焦炉的大型化具有指导意义;

12、4)结构简单、设置灵活,易于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型捣固焦炉的燃烧室结构,沿机侧-焦侧方向,燃烧室由多对双联立火道组成,组成双联立火道的2个立火道顶部通过跨越孔连通,下部通过废气循环孔连通;双联立火道中,两侧的外隔墙上和/或2个立火道之间的中部隔墙上分别沿高向设置多段气体出口;其特征在于,焦炉的加热水平高度、各段气体出口高度、废气循环孔的面积、废气循环孔的位置均为可变参数,在同一燃烧室内的双联立火道沿机侧-焦侧方向分为多组,各组双联立火道中至少有一个可变参数设置为不同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捣固焦炉的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双联立火道至少包含1对双联立火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捣固焦炉的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平高度为焦炉炭化室顶标高与燃烧室跨越孔顶标高的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捣固焦炉的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出口为空气出口和/或煤气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捣固焦炉的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捣固焦炉的炭化室高度≥5.5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型捣固焦炉的燃烧室结构,沿机侧‑焦侧方向,燃烧室由多对双联立火道组成,双联立火道中,两侧的外隔墙上和/或2个立火道之间的中部隔墙上分别沿高向设置多段气体出口;焦炉的加热水平高度、各段气体出口高度、废气循环孔的面积、废气循环孔的位置均为可变参数,在同一燃烧室内的双联立火道沿机侧‑焦侧方向分为多组,各组双联立火道中至少有一个可变参数设置为不同值。本技术根据捣固焦炉炼焦过程的特点对燃烧室结构进行灵活设计,有效提高全炉加热的均匀性,使全炉焦炭的成熟时间一致,并能够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等关键排放物的生成量。

技术研发人员:肖长志,郑彭,赵殿辉,杨俊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