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氢燃料活化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42760发布日期:2023-10-06 08:05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氢燃料活化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碳氢燃料活化节能,尤其涉及一种碳氢燃料活化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1、碳氢燃料是一种以碳和氢为主要成分的燃料,常见的碳氢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碳氢燃料是一种化石燃料,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主要来源于古生物体的残骸和有机物质的沉积,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是一种常见燃料。

2、现有技术中的碳氢燃料燃烧时会产生碳氢化合物,由于其难以燃烧的特性导致其成为废弃物,从而导致碳氢燃料并不能得到充分燃料,其利用率较低,不利于节能环保,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新型的一种碳氢燃料活化节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碳氢燃料燃烧时会产生碳氢化合物,由于其难以燃烧的特性导致其成为废弃物,从而导致碳氢燃料并不能得到充分燃料,其利用率较低,不利于节能环保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碳氢燃料活化节能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氢燃料活化节能装置,包括:处理机构、超声波机构和进料机构,所述超声波机构设置在处理机构顶部,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处理机构的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处理机构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外表面靠近右侧底部的位置固定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部设置有泵体。

3、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机构包括调幅器和能量供应转换器,所述调幅器和能量供应转换器均固定安装在处理箱的顶部。

4、进一步地,所述调幅器的底部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外表面滑动贯穿处理箱的并延伸至内部,所述调幅器的顶部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与能量供应转换器电性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总管,所述进料总管与处理箱固定连通,所述进料总管的左端面设置有电磁计量泵。

6、进一步地,所述电磁计量泵的其中一个输入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的外部设置有第一进料管。

7、进一步地,所述电磁计量泵的另一个输入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外部设置有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的外部设置有第二进料管。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9、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将碳氢燃料和催化剂分别输送至处理箱中,并且通过电磁计量泵控制混合比例,处理箱中的催化剂通过促进碳氢化合物的分解和重组将其还原成易于燃烧的组分,起到了活化碳氢燃料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碳氢燃料的利用效率,起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10、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能量供应转换器将220v/50hz电能转化为20khz电能,在通过超声波换能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之后通过调幅器对超声波振幅进行调节,最后再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对内部混合物进行超声波处理,提高了碳氢化合物分子与催化剂之间的碰撞和活化,提高了碳氢化合物的反应速率和效率,加速了反应的进行,提高了碳氢燃料活化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碳氢燃料活化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机构(1)、超声波机构(2)和进料机构(3),所述超声波机构(2)设置在处理机构(1)顶部,所述进料机构(3)设置在处理机构(1)的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氢燃料活化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3)包括进料总管(301),所述进料总管(301)与处理箱(101)固定连通,所述进料总管(301)的左端面设置有电磁计量泵(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氢燃料活化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计量泵(302)的其中一个输入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303),所述第一电磁阀(303)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流量计(304),所述第一流量计(304)的外部设置有第一进料管(3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氢燃料活化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计量泵(302)的另一个输入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305),所述第二电磁阀(305)的外部设置有第二流量计(306),所述第二流量计(306)的外部设置有第二进料管(30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碳氢燃料活化节能装置,涉及碳氢燃料活化节能技术领域,包括:处理机构、超声波机构和进料机构,所述超声波机构设置在处理机构顶部,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处理机构的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处理机构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外表面靠近右侧底部的位置固定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部设置有泵体。本技术中,通过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将碳氢燃料和催化剂分别输送至处理箱中,并且通过电磁计量泵控制混合比例,处理箱中的催化剂通过促进碳氢化合物的分解和重组将其还原成易于燃烧的组分,起到了活化碳氢燃料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碳氢燃料的利用效率,起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叶涛,孙莉英,张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易(海南)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