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焦炉加热系统无泄漏组合煤气旋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焦炉加热系统煤气换向装置,特别是一种开闭煤气的旋塞。
目前焦炉加热系统煤气换向装置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交换旋塞式,另一种是铊式阀。旋塞式结构研磨面密封较好,但在运转过程中仍有少量煤气(一般<0.2%)沿旋塞密封面泄漏至操作环境中,污染环境、影响操作人员安全。铊式阀结构由于铊与阀体的接触面密封很差,会有大量煤气(2-5%)排泄至烟道中,造成燃料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比较上述两种结构形式人们倾向于采用旋塞式结构,并且通过加强旋塞密封的办法解决煤气泄漏问题。但是这样做会使旋塞结构复杂、成本提高、操作不方便,而且不能彻底根治煤气泄漏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焦炉加热系统无泄漏组合煤气旋塞,解决煤气向操作环境泄漏问题。
图1是无泄漏煤气旋塞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无泄漏煤气旋塞组合工作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无泄漏煤气旋塞包括旋塞外壳1、旋塞芯体2、压盖3、弹簧4、弹簧压盖5、油沟6,另外在旋塞芯体两端的油沟外侧各开一道环形沟槽7,芯体两端还设置了两个连通孔8。连通孔的一端与环形沟槽接通,当旋塞关闭时,连通孔的另一端与旋塞的出气口接通,当旋塞打开时,连通孔的另一端旋转到中间位置,通过旋塞芯体中部的凹形空间使两个连通孔接通。旋塞外壳上与环形沟槽对应处开孔,使环形沟槽与外部连通。环形沟槽通过外接头9连接排气管10,排气管另一端接另一个旋塞的环形沟槽外接头。两个旋塞为一组,交替开闭运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旋塞式换向装置相比,优点是旋塞工作时泄漏的少量煤气(0.2-0.4%)可通过环形沟槽和连通孔排入烟道,不污染环境,保证操作人员安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如
图1所示环形沟槽7开在油沟6外距芯体2端点20mm处,芯体大头的环形沟槽接外接头9及排气管10,小头的环形沟槽外部可以直接封闭,或者堵丝堵11以备必要时接引出管。
无泄漏旋塞两个为一组工作,工作时一个处在″开″状态,一个处在″关″状态,20-30分钟转换一次。″开″状态的旋塞从进气口进入旋塞,从出气口12进入焦炉加热系统,而从研磨面泄漏的煤气进入环形沟槽7,芯体大头沟槽内的泄漏煤气直接进入排气管10,芯体小头沟槽内的煤气通过连通管8进入大头沟槽,然后进入排气管10。如图2所示,从排气管10过来的泄漏煤气进入″关′状态旋塞的环形沟槽,再通过连通管8导入″关″状态旋塞出气口12,(这时的出气口与烟道相通),再进入烟道排出。
″关″状态的旋塞从研磨面泄漏的煤气进入环形沟槽7,通过连通孔8到旋塞出气口12排入烟道。20-30分钟后,″开″状态的旋塞变成″关″状态,重复上述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焦炉加热系统无泄漏组合煤气旋塞,包括旋塞外壳(1)、旋塞芯体(2)、压盖(3)、弹簧(4)、弹簧压盖(5)、油沟(6),其特征在于旋塞芯体两端的油沟外侧各开一道环形沟槽(7),芯体两端还设置了两个连通孔(8),连通孔的一端与环形沟槽接通,旋塞外壳上与环形沟槽对应处开孔,使环形沟槽与外部连通,环形沟槽通过外接头(9)连接排气管(10),排气管另一端接另一个旋塞的环形沟槽外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加热系统无泄漏组合煤气旋塞,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两道环形沟槽(7),其中旋塞芯体(2)大头那道沟槽与外部连通外接头(9)及排气管(10),芯体小头的那道沟槽外部用丝堵(11)封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焦炉加热系统无泄漏组合煤气旋塞,解决现有煤气旋塞工作时向操作环境泄漏煤气问题。无泄漏煤气旋塞两个为一组工作,旋塞包括外壳、芯体、压盖、弹簧、弹簧压盖、油沟,该旋塞的特征是在旋塞芯体两端的油沟槽外侧各开一道环形沟槽,使泄漏的少量煤气进入沟槽,然后排入烟道。该烟气旋塞不污染环境,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另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炼焦炉加热系统,做为煤气换向装置。
文档编号C10B21/00GK2238837SQ95232339
公开日1996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28日
发明者刘述祺, 蒋少有 申请人:鞍山钢铁学院